电气对接导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929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对接导套,其特征在于,其为套筒结构,其设置在电气插头安装孔内,所述套筒的外径比电气插头安装孔的内径小1~2mm,所述套筒的高度比安装孔的深度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模具电气插头安装孔中增加套筒,这样在螺丝拧紧后公插头(或母插头)相对于母插头(或公插头)的插头有一定的活动间隙,这样即使插头的位置有所偏差,也能自动调节准确的对接好,方便对接。(*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向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实现电气系统公、母插头对接稳定 的电气对接导套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模具内都有输送系统等装置,因此需要电气联接。 一般电气母插头 装在模具平台上,公插头安装在压机下平台上,换模时通过气缸运动来实现对接。以往方式 多为手动插接或自动对接,由于存在对接不稳定的缺陷,无法满足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接稳定的电气对接导向装置,以 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气对接导套,其特征在于,其为套筒结构,其设置在电气插头安装孔内,所述套 筒的外径比电气插头安装孔的内径小1 2mm,所述套筒的高度比安装孔的深度大。本技术通过在模具电气插头安装孔中增加套筒,这样在螺丝拧紧后公插头(或母插头) 相对于母插头(或公插头)的插头有一定的活动间隙,这样即使插头的位置有所偏差,也能 自动调节准确的对接好,方便对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电气对接导套l,其为套筒结构,其设置在电气插头安装孔内, 所述套筒的外径比电气插头安装孔的内径小1 2mm,所述套筒的高度比安装孔的深度大lmra。 所述导套可以设置在电气插头公插头的安装孔内。也可以设置在母插头的安装孔内。如图1中所示,将电气对接导套1设置于公插头2的安装孔201内,导套l的外径比公 插头安装孔201的内径小lmm,导套的高度比安装孔的孔深大lmm,从而使螺丝4拧紧后公插 头2有一定的活动间隙,在与母插头3对接中公插头导向柱202碰到母插头3的导向孔301 后,即使母插头因安装存在一点位置偏差,由于公插头的活动有些余量,因此可以自动调节 适应母插头的位置而实现与母插头的对接稳定。权利要求1. 一种电气对接导套,其特征在于,其为套筒结构,其设置在电气插头安装孔内,所述套筒的外径比电气插头安装孔的内径小1~2mm,所述套筒的高度比安装孔的深度大。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对接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高度比安装孔的深度 大lmmQ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的电气对接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设置在电气插头 公插头的安装孔内。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的电气对接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设置在电气插头 母插头的安装孔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对接导套,其特征在于,其为套筒结构,其设置在电气插头安装孔内,所述套筒的外径比电气插头安装孔的内径小1~2mm,所述套筒的高度比安装孔的深度大。本技术通过在模具电气插头安装孔中增加套筒,这样在螺丝拧紧后公插头(或母插头)相对于母插头(或公插头)的插头有一定的活动间隙,这样即使插头的位置有所偏差,也能自动调节准确的对接好,方便对接。文档编号H01R13/629GK201243125SQ200820151059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1日专利技术者岑根生 申请人: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气对接导套,其特征在于,其为套筒结构,其设置在电气插头安装孔内,所述套筒的外径比电气插头安装孔的内径小1~2mm,所述套筒的高度比安装孔的深度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根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