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863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装置,其包括测试晶片模块用电连接器、装于电连接器上的驱动机构及与驱动机构配合的支撑件。支撑件包括一框体及支撑框体的若干柱体。框体包括中央位置设置的开口、一对相对的槽道及两收容孔。驱动机构包括收容于对应槽道中的一对第一凸轮、收容于框体收容孔中的一对心轴、连接两第一凸轮的驱动杆、与心轴一体设置的第二凸轮。驱动机构可对电连接器产生一保持力,以保证对晶片模块的测试工作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装置,尤指一种包括测试用电连接器及驱动机构的电连接器装置。
技术介绍
预烧插座已广泛应用于承接及测试晶片模块。一种通用的预烧插座一般包括基体,设于基体上可移动的盖体,压板及若干驱动压板在基体上移动的驱动杆。当通过机器或人工将压板压至最低位置时,可动盖体处于开放状态,此时,将晶片模块放于基体上,但晶片模块并不与基体内的导电端子电性连接。当压板移动到最高位置时,可动盖体处于闭合状态,此时,晶片模块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1993年2月16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5,186,642号及1997年11月25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5,690,281号均揭示了此类预烧插座。但是,如果使用过程中施于压板上的下压力不足或不适当,晶片模块装于基体上时,晶片模块的导电片及设于基体内的导电端子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2003年6月6日申请的申请号为10/455921的美国专利中揭示了另一类预烧插座。请参阅图5,预烧插座90包括基体901,盖体902,一对操作件903,四个弹簧904及压板905。若干导电端子(未图示)设于基体901内。盖体902可动的装于基体901上,其包括与本体内导电端子对应的垂直贯穿盖体的通孔(未标号)。弹簧904设于基体四个角上,可提供弹性力驱动盖体902从开放状态到闭合状态。基体相对两侧的中间部位各设有一操作件903,其位于压板905与盖体902之间。操作件903可以将压板905的垂直移动转换成盖体902相对于基体901的水平移动。使用过程中,预烧插座90处于测试状态。当压板905处于较高位置时,可将晶片模块(未图示)从基体901插入或取出,此时,晶片模块导电片与端子不接触。然后,通过机器或人工(未图示)施力于压板905上,使压板905连同操作件903一起向下移动到较低位置。操作件903驱动盖体902水平移动,从开放状态转换到闭合状态,此时,晶片模块导电片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使用过程中,若手工对压板905施力,易产生该力不连续或不均匀的问题,此时,对晶片模块的测试工作会受干扰,中断甚至完全失败。若通过机器对压板905施力,机器本身会占去测试环境的空间,这给测试工作带来不便,并会增加测试晶片模块的成本。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电连接器装置以克服上述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电连接器于开放与闭合之间持续均匀动作的电连接器装置。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所占空间的电连接器装置。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装置,其包括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测试用电连接器、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支撑件、与支撑件配合使用的驱动机构及散热器。测试用电连接器包括一容置有若干端子的基体,可动装设于基体上的盖体,与基体配合的压板,与基体及盖体相接的一对驱动件。支撑件包括一框体及支撑框体的若干柱体。框体包括中央位置设置的一开口、一对相对的槽道及两收容孔。驱动机构包括收容于对应槽道中的一对第一凸轮、收容于框体收容孔中的一对心轴、连接两第一凸轮的驱动杆、与心轴一体设置的第二凸轮。第一凸轮在旋转时推动压板在垂直方向移动以开合盖体,第二凸轮旋转时推动散热器与晶片模块之接触与脱离。当驱动机构处于第一位置时,压板处于最高位置且盖体处于开放状态,此时,晶片模块导电片与基体内的端子不导接;当驱动机构处于第二位置时,压板处于最低位置且盖体移动至闭合状态,此时,晶片模块的导电片与端子机械及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对电连接器压板提供持续均匀的作用力,保证晶片模块的测试顺利完成,同时,可以节省电连接器测试环境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装置的驱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装置的电连接器及驱动机构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组装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装置的电连接器及驱动机构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组装图。图5是与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装置相关的现有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装置10与散热器20、按压件82、印刷电路板30、晶片模块40及支撑板60一起构成了一测试系统。电连接器装置包括一驱动机构12、一测试用电连接器14及一支撑件16。散热器20包括若干散热片22及设于散热片22中央位置的连接部24。连接部24设有四个阵列排布的盲孔26。印刷电路板30装于支撑板60上,且印刷电路板30上设有矩形排布的四个装配孔32。支撑板60用来支撑并保护印刷电路板30。四个第一螺孔62设于支撑板60上,其与印刷电路板30的装配孔32对应。大体成I形的按压件82装于支撑件16上,其包括两相对的端部822及连接两端部822的中间部820。每一端部822包括一对第二通孔8220。按压件82末端与散热器20的盲孔26对应设有四个盲孔(未图示)。四个第二弹簧50分别容设于按压件82的盲孔与散热器20的盲孔26之间。四个第一螺钉70用来紧固按压件82于支撑件16上。电连接器14包括压板140、盖体142、基体144、一对操作部146及基体144与压板140间的四个第一弹簧148,其中,基体144内设有若干端子(未图示),压板140装于盖体142上并可相对于基体144垂直移动。操作部146分别与基体144及盖体142连接,其可将压板140的垂直移动状换成盖体142相对于基体140的水平移动。没有外力施加于压板140时,压板140处于最高位置,此时,盖体142处于开放状态,可将晶片模块40以零插入力放入基体144或从中取出,并且晶片模块40的导电片(未图示)与基体144内的端子(未图示)不导接。当外力施加于压板140时,将压板140压至最低位置,此时,操作部146将压板140的垂直移动转换成盖体142相对于基体140的水平移动,使盖体142处于关闭状态,晶片模块40的导电片与基体144内的端子机械及电性导接。请一并参阅图2,驱动机构12与支撑件16相配合,可对电连接器14的压板140产生压力。驱动机构12包括一对较大的第一凸轮120、一对较小的第二凸轮122、一驱动杆124及一对心轴126。其中,驱动杆124包括一对第一驱动杆1240及连接两第一驱动杆1240的第二驱动杆1242。每一第一驱动杆1240及与的相连的第一凸轮120系一体设置,且二者厚度相同。第一凸轮120大体成圆形。一D形凹槽1202设于第一凸轮120外围接近第一驱动杆1240处。凹槽1202中央设有一轴孔1204,其可容置与的对应的心轴126。本实施例中,心轴26和与的相连的第二凸轮122系一体设置,即,心轴126与第二凸轮122可作为一个零件。第二凸轮122横截面大体成D形,即,第二凸轮122包括一圆弧部1220及一平面部1222,其中圆弧部1220的周长远大于平面部1222的长度。心轴126包括一沿其外围设置的水平部1262及于其外端设置的环状槽1260。一C形柔性垫片128装于环状槽1260上,用来保证第一凸轮120不从心轴126上脱离。支撑件16装设于印刷电路板30上,其包括一框体162及用来支撑框体的四个柱体160,其中,每一柱体中央设有第一通孔1602,框体162中央设有一开口1620,开口1620相对两侧平行设有一对槽道1622。散热器20可从框体162的开口1620中放入或取出。每一槽道16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装置,用以测试晶片模块,其包括测试用电连接器、驱动机构、支撑件及散热器,其中,电连接器包括容置有若干端子的基体、设于基体上可动的盖体、与基体配合的压板、与基体及盖体相接的驱动部;驱动机构用以驱动电连接器的压板上下运动,支撑件与驱动机构配合;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一对第一凸轮、一对第二凸轮、驱动杆及一对心轴;第一凸轮在旋转时推动压板在垂直方向移动,第二凸轮旋转时推动散热器与晶片模块的接触与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鲁伽图索侯松沛朱俊杰许修源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