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花针生产用全自动墩粗检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572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花针生产用全自动墩粗检测机,包括底箱和工作台,所述底箱位于工作台的底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从前至后均依次栓接有存放框,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栓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腔的左侧栓接有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电机、第一丝杆、第一螺纹套、安装板、第二电机、旋转轴和机箱的配合,带动固定的麻花针转动,从而便于对麻花针全方位进行拍摄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将合格的麻花针和不合格的麻花针分开存储,通过第三电机、第二丝杆、第二螺纹套、移动板、活动杆、连接杆和限位板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麻花针进行固定夹持,在对麻花针检测时,防止麻花针偏移,防止影响麻花针的检测结果,提高了检测准确度。提高了检测准确度。提高了检测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花针生产用全自动墩粗检测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麻花针
,具体涉及一种麻花针生产用全自动墩粗检测机。

技术介绍

[0002]麻花针用在航空航天领域里,是航天器的核心部件,形似麻花辫、细如头发丝,是由10股铜合金丝绞制而成,是高端电子元器件上主要的连接器配件。
[0003]麻花针生产后需要用到墩粗检测机对麻花针进行检测,然而传统麻花针生产用全自动墩粗检测机检测时,对麻花针的固定效果差,导致检测过程中,麻花针容易偏移或掉落,导致麻花针检测结果不准确,同时对麻花针的检测精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花针生产用全自动墩粗检测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对麻花针固定效果差,检测精度差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麻花针生产用全自动墩粗检测机,包括底箱和工作台,所述底箱位于工作台的底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从前至后均依次栓接有存放框,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栓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腔的左侧栓接有第一固定板,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花针生产用全自动墩粗检测机,包括底箱(1)和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位于工作台(2)的底部,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从前至后均依次栓接有存放框(3),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栓接有固定框(4),所述固定框(4)内腔的左侧栓接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的右侧栓接有视觉相机(5),所述固定框(4)内腔顶部的右侧通过固定块栓接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丝杆(8),所说第一丝杆(8)的正面栓接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的顶部与固定框(4)顶部右侧的正面栓接,所述第一丝杆(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9),所述第一螺纹套(9)的底部通过支架栓接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的左侧栓接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栓接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左侧栓接有机箱(12),所述机箱(12)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机构(7),所述工作台(2)的右侧栓接有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花针生产用全自动墩粗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7)包括第三电机(71)、第二丝杆(72)、第二螺纹套(73)、移动板(74)、活动杆(75)、连接杆(76)和限位板(77),所述机箱(12)内腔右侧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三电机(71),所述第三电机(71)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二丝杆(72),所述第二丝杆(7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73),所述第二螺纹套(73)的顶部和底部均栓接有移动板(74),所述移动板(74)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3),所述第一滑槽(1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4),所述机箱(12)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左侧均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75),所述活动杆(75)相向的一侧通过活动座与第一滑块(14)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4)远离第二螺纹套(73)的一侧栓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远离第一滑块(14)的一侧与第一滑槽(13)内腔远离第二螺纹套(73)的一侧栓接,所述第一滑块(14)相向的一侧栓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左侧栓接有连接杆(76),所述机箱(12)的左侧开设有通槽,所述连接杆(76)的左侧贯穿通槽并栓接有限位板(7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花针生产用全自动墩粗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内腔的底部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部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光谷精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