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性系茶苗的无土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833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性系茶苗的无土培育方法,涉及幼苗培养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幼苗整体生长差异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健康优良的茶树,进行培养,同时进行伤口处理,使得分化出新芽;S2:选取未分化完全的芽,放置到处理液中浸泡2~3h;S3:冲洗、干燥;S4:放置到培养箱内,然后进行恒温预分化2~3天,其中定时喷洒诱导剂;S5:将预分化的好的嫩芽放置到集中培养箱中,进行后期的培养;S6:取出,进行沙土栽培;S7:定期浇水,维护,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使的幼苗可以经受不同位置的光照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保证幼苗的稳定生长,流动的营养液,可以增加内部的氧气含量,减少对根系的影响,促进生长的进行。进行。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性系茶苗的无土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幼苗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无性系茶苗的无土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土栽培,是指以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且可随时调节。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滩、荒岛,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便可进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
[0003]其中在茶树的栽培过程中,尤其早期的幼苗,利用无土栽培可以较好的对幼苗进行诱导生长,早日成苗,但是现有的栽培装置一般都是顶点式的,整体的幼苗因为位置的不同,长势有一定的差异,使得出苗率不一,影响后期的栽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性系茶苗的无土培育方法,解决了幼苗整体生长差异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无性系茶苗的无土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选取健康优良的茶树,进行培养,同时进行伤口处理,使得分化出新芽;
[0008]S2:选取未分化完全的芽,放置到处理液中浸泡2~3h;
[0009]S3:冲洗、干燥;
[0010]S4:放置到培养箱内,然后进行恒温预分化2~3天,其中定时喷洒诱导剂;
[0011]S5:将预分化的好的嫩芽放置到集中培养箱中,进行后期的培养;
[0012]S6:取出,进行沙土栽培;
[0013]S7:定期浇水,维护。
[0014]优选的,处理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混合而成:3

吲哚丁酸1.6~1.9%、拌种咯0.2~0.5%、嘧菌酯1~2%、嘧啶磷0.6~0.8%、麦穗宁0.12~0.17%、三聚磷酸钾1.3~1.9%、无水硫酸镁2.2~2.6%,余量为水。
[0015]优选的,步骤S6中的沙土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混合而成:粗砂10%~15%,细沙20%~30%,有机肥20%~25%,黄土10%~30%。
[0016]一种无性系茶苗的无土培育装置,包括:
[0017]循环道,所述循环道内设置有工作槽,所述循环道上设置有导向道;
[0018]滑动箱,其放置在所述导向道内;
[0019]培养箱,其设置在所述滑动箱;
[0020]推动机构,其与循环道相连接;
[0021]第一光能板,其转动连接在所述循环道的中间;
[0022]第二光能板,其转动连接在循环道的两侧;以及
[0023]连接杆,其螺纹套接在两个所述循环道之间。
[0024]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
[0025]暂存箱,其固定连接在循环道的中间;
[0026]循环泵,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暂存箱内,其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
[0027]分隔板,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暂存箱的中间,所述分隔板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
[0028]喷射板,其设置有两个,且位于工作槽内,两个所述喷射板分别与进水管和进水管相连接;以及
[0029]加热管,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暂存箱内。
[0030]优选的,所述培养箱包括:
[0031]放置箱,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放置箱拼接成一个圆心整体,所述圆心整体与滑动箱转动连接;
[0032]旋转杆,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放置箱的底部,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旋桨;
[0033]放置板,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放置箱的顶部。
[0034]优选的,放置箱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放置箱的顶部采用圆形结构。
[0035]优选的,所述工作槽的内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下方设置有暂存道,所述暂存道的下方设置有与循环道固定连接的玻璃板,所述玻璃板的下方设置有与循环道固定连接的辅助灯。
[0036]优选的,所述第一光能板和第二光能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照射灯,所述第一光能板和第二光能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定条,所述循环道上设置有与限定条相配合的容积槽。
[0037]优选的,所述滑动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推动板,所述滑动箱上滚动镶嵌有多个滚珠。
[003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9]1:通过循环泵的动力提供,使得整个装置培养装置进行一定的旋转和移动,在培养过程中,可以使的幼苗可以经受不同位置的光照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保证幼苗的稳定生长,流动的营养液,可以增加内部的氧气含量,减少对根系的影响,促进生长的进行。
[0040]2:通过多个拼装的零部件,可以方便装置的拼装或者拆卸,适应不同的生产需要,方便后续的维修和收纳。
附图说明
[004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性系茶苗的无土培育方法的俯视示意图;
[004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性系茶苗的无土培育方法的主视示意图;
[0043]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性系茶苗的无土培育方法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0044]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性系茶苗的无土培育方法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45]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性系茶苗的无土培育方法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46]图中标号:1、循环道;2、工作槽;3、导向道;4、第一光能板;5、连接杆;7、培养箱;8、循环泵;9、出水管;10、喷射板;11、进水管;12、分隔板;13、暂存箱;14、容积槽;15、限定条;16、照射灯;17、第一光能板;19、过滤板;20、玻璃板;21、辅助灯;22、滑动箱;23、放置箱;24、加热管;26、螺旋桨;27、推动板;28、旋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8]参照图1

5,S1:选取健康优良的茶树,进行培养,同时进行伤口处理,使得分化出新芽,选取优秀的茶树,保证后续繁衍的需要。
[0049]S2:选取未分化完全的芽,放置到处理液中浸泡2~3h,处理液对伤口进行处理,同时促进必要的分化。
[0050]S3:冲洗、干燥,保证伤口的稳定。
[0051]S4:放置到培养箱内,然后进行恒温预分化2~3天,其中定时喷洒诱导剂,预分化保证分化的完全。
[0052]S5:将预分化的好的嫩芽放置到集中培养箱中,进行后期的培养,保证茶树中期的稳定。
[0053]S6:取出,进行沙土栽培,完成后期的稳定成长。
[0054]S7:定期浇水,维护。
[0055]处理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混合而成:3

吲哚丁酸1.6~1.9%、拌种咯0.2~0.5%、嘧菌酯1~2%、嘧啶磷0.6~0.8%、麦穗宁0.12~0.17%、三聚磷酸钾1.3~1.9%、无水硫酸镁2.2~2.6%,余量为水。
[0056]步骤S6中的沙土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混合而成:粗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性系茶苗的无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健康优良的茶树,进行培养,同时进行伤口处理,使得分化出新芽;S2:选取未分化完全的芽,放置到处理液中浸泡2~3h;S3:冲洗、干燥;S4:放置到培养箱内,然后进行恒温预分化2~3天,其中定时喷洒诱导剂;S5:将预分化的好的嫩芽放置到集中培养箱中,进行后期的培养;S6:取出,进行沙土栽培;S7:定期浇水,维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性系茶苗的无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混合而成:3

吲哚丁酸1.6~1.9%、拌种咯0.2~0.5%、嘧菌酯1~2%、嘧啶磷0.6~0.8%、麦穗宁0.12~0.17%、三聚磷酸钾1.3~1.9%、无水硫酸镁2.2~2.6%,余量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性系茶苗的无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的沙土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混合而成:粗砂10%~15%,细沙20%~30%,有机肥20%~25%,黄土10%~30%。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性系茶苗的无土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道(1),所述循环道(1)内设置有工作槽(2),所述循环道(1)上设置有导向道(3);滑动箱(22),其放置在所述导向道(3)内;培养箱(7),其设置在所述滑动箱(22);推动机构,其与循环道(1)相连接;第一光能板(17),其转动连接在所述循环道(1)的中间;第二光能板(4),其转动连接在循环道(1)的两侧;以及连接杆(5),其螺纹套接在两个所述循环道(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性系茶苗的无土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暂存箱(13),其固定连接在循环道(1)的中间;循环泵(8),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暂存箱(13)内,其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彬陈明松陈阳阳李婷毛长荣陈祖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金寨县金龙玉珠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