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安瓜片颗粒化自动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078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六安瓜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六安瓜片颗粒化自动成型工艺,S1.采摘新叶;S2.对采摘的新叶进行清洗烘干;S3.对清洗烘干的新叶进行板片;S4.对板片后的叶片进行炒制;S5.对炒制后的叶片进行烘焙;S6.对烘焙后的叶片进行封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通过从采摘扳片到炒制、烘焙的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控,进而可以保证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进而可以提高六安瓜片的质量。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六安瓜片颗粒化自动成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六安瓜片
,尤其涉及一种六安瓜片颗粒化自动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六安瓜片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茶叶单片不带梗芽,色泽宝绿,起润有霜,形成汤色澄明绿亮、香气清高、回味悠长等特有品质。传统的六安瓜片茶,采用人工炒制的方法完成杀青、做形工序;用人工炭火烘焙的方法来完成毛火、小火、老火。
[0003]但是现有的六安瓜片在制备上还存在不足,例如,一种炒把,生熟锅一次成功,谷雨后从芽稍上一把捋含芽头或采二、三叶留芽头,因此容易导致在原料及制备上存在缺点,导致制备出的六安瓜片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的六安瓜片在制备上还存在不足,例如,一种炒把,生熟锅一次成功,谷雨后从芽稍上一把捋含芽头或采二、三叶留芽头,因此容易导致在原料及制备上存在缺点,导致制备出的六安瓜片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六安瓜片颗粒化自动成型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六安瓜片颗粒化自动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采摘新叶;
[0007]S2.对采摘的新叶进行清洗烘干;
[0008]S3.对清洗烘干的新叶进行板片;
[0009]S4.对板片后的叶片进行炒制;
[0010]S5.对炒制后的叶片进行烘焙;
[0011]S6.对烘焙后的叶片进行封装。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1中采摘新叶,需注意如下
[0013](1).采摘期为谷雨前后至小满后;
[0014](2).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
[0015](3).采摘期间分为4~6批。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中对采摘的新叶进行清洗烘干,需注意如下:
[0017](1).将采摘的新叶送入清洗机喷淋清洗,所述喷淋出水口的压力为0.12

0.15Mpa,喷淋清洗时间为5

8min;
[0018](2).将喷淋清洗后的新叶送入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脱水转速为2400

2800rpm,脱水时间为2

4min。
[001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3中对清洗烘干的新叶进行板片,需注意如下:
[0020](1).将新叶按照老叶、嫩叶、芽和梗进行严格板片,分普通和精品;
[0021](2).普通:老叶和嫩叶的比例为1:2;
[0022](3).精品:老叶和嫩叶的比例为1:3。
[002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4中对板片后的叶片进行炒制,需注意如下:
[0024](1).准备口径为70cm左右的斜锅和炒把,所述炒把采用细竹丝制成;
[0025](2).炒制时斜锅需倾斜20~30
°

[0026](3).炒片分生锅和熟锅,先炒生锅,后炒熟锅;
[0027](4).生锅温度为175~185℃,熟锅温度为155~165℃
[0028](5).生锅炒制:炒把手心向上,把柄推动叶片在锅内不停旋转,且旋转时需与挑抛结合,炒制1~2min,当叶片变软,叶片颜色变暗扫入熟锅;
[0029](6).熟锅炒制:边炒边拍,嫩叶小力,老叶大力,直到叶边叠成片状,符合要求;
[0030](7).嫩叶炒制三成干起锅,然后立即薄摊,挑除漂叶,老叶炒制四成干起锅,然后立即薄摊,挑除漂叶。
[003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5中对炒制后的叶片进行烘焙,需注意如下:
[0032](1).准备小烘蓝、中烘蓝和大烘蓝,所述小烘蓝用毛火烘焙,所述中烘蓝用小火烘焙,所述大烘蓝用老火烘焙,所述烘焙燃料为栗碳;
[0033](2).小烘蓝的烘焙温度为95~105℃,小烘蓝的承载为1kg,烘焙期间,薄摊勤,烘到八成干即可下蓝,然后剔除黄叶、漂叶及杂质,最后均摊;
[0034](3).中烘蓝的烘焙温度为115~125℃,中烘蓝的承载为1.5~2kg,烘焙期间,时间2~3d;
[0035](4).大烘蓝抬动走烘45~65次,烘到九成干即可下蓝,然后摊凉成型为茶叶,最后装桶进行封装。
[003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6中对烘焙后的叶片进行封装,需注意如下:
[0037](1).封装的茶叶手捏成粉末;
[0038](2).封装时需分层踏实进行密封封装。
[0039]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40]本专利技术通过从采摘扳片到炒制、烘焙的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控,进而可以保证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进而可以提高六安瓜片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42]本实施例的六安瓜片颗粒化自动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43]S1.采摘新叶;
[0044]S2.对采摘的新叶进行清洗烘干;
[0045]S3.对清洗烘干的新叶进行板片;
[0046]S4.对板片后的叶片进行炒制;
[0047]S5.对炒制后的叶片进行烘焙;
[0048]S6.对烘焙后的叶片进行封装。
[0049]所述步骤S1中采摘新叶,需注意如下:
[0050](1).采摘期为谷雨前后至小满后;
[0051](2).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
[0052](3).采摘期间分为4~6批。
[0053]所述步骤S2中对采摘的新叶进行清洗烘干,需注意如下:
[0054](1).将采摘的新叶送入清洗机喷淋清洗,所述喷淋出水口的压力为0.12

0.15Mpa,喷淋清洗时间为5

8min;
[0055](2).将喷淋清洗后的新叶送入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脱水转速为2400

2800rpm,脱水时间为2

4min。
[0056]所述步骤S3中对清洗烘干的新叶进行板片,需注意如下:
[0057](1).将新叶按照老叶、嫩叶、芽和梗进行严格板片,分普通和精品;
[0058](2).普通:老叶和嫩叶的比例为1:2;
[0059](3).精品:老叶和嫩叶的比例为1:3。
[0060]所述步骤S4中对板片后的叶片进行炒制,需注意如下:
[0061](1).准备口径为70cm左右的斜锅和炒把,所述炒把采用细竹丝制成;
[0062](2).炒制时斜锅需倾斜20~30
°

[0063](3).炒片分生锅和熟锅,先炒生锅,后炒熟锅;
[0064](4).生锅温度为175~185℃,熟锅温度为155~165℃
[0065](5).生锅炒制:炒把手心向上,把柄推动叶片在锅内不停旋转,且旋转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安瓜片颗粒化自动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新叶;S2.对采摘的新叶进行清洗烘干;S3.对清洗烘干的新叶进行板片;S4.对板片后的叶片进行炒制;S5.对炒制后的叶片进行烘焙;S6.对烘焙后的叶片进行封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安瓜片颗粒化自动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采摘新叶,需注意如下:(1).采摘期为谷雨前后至小满后;(2).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3).采摘期间分为4~6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安瓜片颗粒化自动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对采摘的新叶进行清洗烘干,需注意如下:(1).将采摘的新叶送入清洗机喷淋清洗,所述喷淋出水口的压力为0.12

0.15Mpa,喷淋清洗时间为5

8min;(2).将喷淋清洗后的新叶送入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脱水转速为2400

2800rpm,脱水时间为2

4min。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安瓜片颗粒化自动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对清洗烘干的新叶进行板片,需注意如下:(1).将新叶按照老叶、嫩叶、芽和梗进行严格板片,分普通和精品;(2).普通:老叶和嫩叶的比例为1:2;(3).精品:老叶和嫩叶的比例为1: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安瓜片颗粒化自动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对板片后的叶片进行炒制,需注意如下:(1).准备口径为70cm左右的斜锅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松陈阳阳李婷熊登全陈亚俊潘孝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金寨县金龙玉珠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