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生产用隧道式杀青机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062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杀青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茶叶生产用隧道式杀青机及加工方法,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微波发生器,所述外壳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布料槽,所述外壳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出料槽,所述外壳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立柱,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玻璃管,所述玻璃管之间通过连接器相互连接,所述玻璃管内同轴向设置有注气管,所述注气管的侧壁开设有喷气孔,所述注气管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软毛,所述玻璃管内壁设有螺旋线状的螺梯,通过螺梯和软毛的配合使茶叶在玻璃管内向出料槽的方向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生产用隧道式杀青机及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杀青
,具体为一种茶叶生产用隧道式杀青机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社会上的隧道式杀青机的工作原理主要为:以传送带承载茶叶通过杀青机内部的微波环境,使茶叶迅速升温达到钝化鲜叶内的酶,防止茶叶因酶促反应变红,由于微波加热的效率非常高,能有效的钝化酶,随着加热时间的缩短,鲜叶的叶绿素也被较好的保留下来,使茶叶呈现更好的品质

[0003]可是传送带不具备翻动茶叶的能力,当某些地方的茶叶堆积稍高,热量就会积累,随之而来的水闷气等问题都会降低茶叶品质,且由于杀青机为防止微波泄漏,密封性都比较好,内部的微波环境大,在外部无法有效的获取机器内部茶叶的杀青状态,一旦功率设置不合理,茶叶容易出现高火香或杀青不足等问题,也因为传统微波杀青机内部的微波环境大,茶叶散发的味道吸附在杀青机内部,如果要更换杀青品种,机器的除味清理也比较困难,尤其是针对风味种类繁多的单丛茶,为防止香味混杂,每一种都要单独制作,频繁的清洗杀青机会降低工作效率,为了能处理多种味型配置多台杀青机也不现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隧道式杀青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叶生产用隧道式杀青机及加工方法,将机器内部的杀青空间缩小,方便清洗,避免杀青机在更换杀青品种时因清洗不到位而产生茶叶串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具备在茶叶杀青过程中翻动茶叶的功能,使茶叶均匀受热杀青效果更好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生产用隧道式杀青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微波发生器,所述外壳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布料槽,所述外壳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出料槽,所述外壳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立柱,所述外壳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上方的外壳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主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主动皮带带动主动轴旋转,所述主动轴两端固定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上方设置有压轮,所述压轮的转轴固定安装在外壳的侧面上,所述外壳的侧面设有分动皮带,所述压轮用以将分动皮带压紧在主动轮的环形侧边上,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相互贯通的玻璃管,靠近所述布料槽的玻璃管的一端与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头管的另一端与布料槽的侧面固定连接,靠近所述出料槽的玻璃管的一端与尾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尾管的另一端与出料槽的侧面固定连接,通过微波发生器发射微波加热玻璃管内部的茶叶完成杀青

[0006]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玻璃管通过连接器相互连接,所述连接器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玻璃管相邻的端口处外壳的侧壁上,所述套筒的开口在外壳的内部,所述套筒用以套接玻璃管的一端,所述外壳外部的连接器的上侧面固定安装有
温度计,所述温度计用以测量连接器的内部温度

[0007]优选的,所述玻璃管内部设有同轴向的注气管,两个相邻的所述注气管的端口与弯管活动套接,弯管用以将注气管首尾连接成完整的管道,所述注气管的侧壁开设有喷气孔,靠近所述布料槽的注气管的一端与软管的一端活动套接,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管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的侧壁开设有溢气孔

[0008]优选的,所述注气管靠近连接器的一端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平齿轮,所述注气管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软毛,所述玻璃管的内壁上呈螺旋线状设有螺梯,所述螺梯用以配合软毛使玻璃管内的茶叶向出料槽的方向运动,所述连接器的侧面设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与平齿轮通过齿轮啮合传动,所述锥齿轮通过分动杆与分动轮固定连接,所述分动轮用以带动锥齿轮旋转,所述外壳同侧的分动轮通过分动皮带摩擦传动,所述主动轮通过分动皮带带动分动轮转动,所述连接器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角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角动杆的两端固定安装有皮轮,所述皮轮呈圆台状,所述皮轮的侧壁与注气管的侧壁摩擦传动,所述皮轮用以带动角动杆旋转,所述连接器的内壁与玻璃管同样设置有螺梯,所述角动杆的侧面与注气管同样设置有软毛

[0009]一种茶叶生产用隧道式杀青机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
向所述布料槽内添加待杀青的茶叶;
[0011]S2、
向所述进气管送风,气流从所述溢气孔注入茶叶间隙,使茶叶整体蓬松;
[0012]S3、
打开所述微波发生器向外壳内部释放微波准备加热进入玻璃管的茶叶;
[0013]S4、
启动所述电机通过动力结构带动分动轮转动,所述分动轮通过锥齿轮带动注气管转动,茶叶在所述软毛的拨动下,在所述玻璃管内部顺螺梯的路径向出料槽的方向旋转移动,同时翻转茶叶使之受热均匀;
[0014]S5、
观察所述温度计的温度显示,对比茶叶的杀青温度,调节所述微波发生器的输出功率;
[0015]S6、
杀青完毕的茶叶由所述尾管排出到出料槽内部摊凉

[0016]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
本专利技术通过缩小茶叶的杀青空间防止茶叶的气味大范围的污染杀青机内的部环境,在杀青机需要切换加工多种茶叶时能够更方便的完成除味清洗等操作

[0018]2、
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传统带式平铺输送变更为管式螺旋输送,可使得茶叶在受热时不停翻动,且茶叶在输送时,形成互为揉捻效果,从而提高杀青效果,保证茶叶杀青后的质量

[0019]3、
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玻璃管弯曲设置并将弯曲点设置在杀青机外部,在弯曲点设置温度计,可以获取杀青机内茶叶的杀青温度,根据示数调节机器的功率防止因为杀青温度不合适而降低茶叶品质

[0020]4、
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玻璃管内设置注气管,避免了因为采用管道运输茶叶而发生茶叶粘附在管道内壁上的现象,同时注气管的气流也促进杀青过程产生的水汽和青臭气的排出,防止产生水闷气影响茶叶品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局部放大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剖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俯视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玻璃管和连接器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的内部剖视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局部放大图

[0028]图中:
1、
外壳;
2、
微波发生器;
3、
布料槽;
4、
出料槽;
5、
立柱;
6、
连接器;
60、
温度计;
61、
套筒;
62、
锥齿轮;
63、
分动杆;
64、
分动轮;
65、
角动杆;
66、
皮轮;
67、
固定杆;
7、
玻璃管;...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茶叶生产用隧道式杀青机,包括外壳
(1)
,所述外壳
(1)
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微波发生器
(2)
,所述外壳
(1)
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布料槽
(3)
,所述外壳
(1)
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出料槽
(4)
,所述外壳
(1)
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立柱
(5)
,所述外壳
(1)
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电机
(86)
,所述电机
(86)
上方的外壳
(1)
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
(81)
,所述固定块
(81)
与主动轴
(82)
转动连接,所述电机
(86)
通过主动皮带
(85)
带动主动轴
(82)
旋转,所述主动轴
(82)
两端固定安装有主动轮
(8)
,所述主动轮
(8)
的上方设置有压轮
(84)
,所述压轮
(84)
的转轴固定安装在外壳
(1)
的侧面上,所述外壳
(1)
的侧面设有分动皮带
(83)
,所述压轮
(84)
用以将分动皮带
(83)
压紧在主动轮
(8)
的环形侧边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
(1)
的内部设有若干玻璃管
(7)
,多个所述玻璃管
(7)
首尾连通并平铺在外壳
(1)
内,靠近所述布料槽
(3)
的玻璃管
(7)
的一端与头管
(72)
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头管
(72)
的另一端与布料槽
(3)
的侧面固定连接,靠近所述出料槽
(4)
的玻璃管
(7)
的一端与尾管
(73)
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尾管
(73)
的另一端与出料槽
(4)
的侧面固定连接,通过微波发生器
(2)
发射微波加热玻璃管
(7)
内部的茶叶完成杀青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用隧道式杀青机,其特征在于:首尾相邻的两个所述玻璃管
(7)
通过连接器
(6)
相互连通,所述连接器
(6)
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套筒
(61)
,所述套筒
(61)
固定安装在两个相邻的玻璃管
(7)
的端口处且位于外壳
(1)
的侧壁上,所述套筒
(61)
的开口伸入外壳
(1)
的内部,所述套筒
(61)
用以套接玻璃管
(7)
的一端,位于所述外壳
(1)
外部的连接器
(6)
的上侧面固定安装有温度计
(60)
,所述温度计
(60)
用以测量连接器
(6)
的内部温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用隧道式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
(7)
内部设有同轴向的注气管
(9)
,两个相邻的所述注气管
(9)
的端口活动套接有弯管
(92)
,弯管
(92)
用以将注气管
(9)
首尾连接成完整的管道,所述注气管
(9)
的侧壁开设有喷气孔
(94)
,靠近所述布料槽
(3)
的注气管
(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重阳吴成建陆芳清陈晓君郑婷婷廖允宁黄志夫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霖晨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