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铜复合结构换向器钎焊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8121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碳铜复合结构换向器钎焊成型方法,涉及碳换向器成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电阻率不稳定、结构单一和添加固定装置的问题,以及成本高、设备要求高、产品使用寿命短,难以连接的弊端。它的步骤如下:一、碳板表面金属化处理;二、制备钎料:Cu:70~80%、Ni:5~15%、Sn:4~10%、P:7~8%,将钎料加工成所需形态;三、碳板金属镀层和铜换向叶片待焊部位清理;四、钎料添加到碳板和铜换向叶片之间并装夹于对心装置中,在轴向方向上施加0.0001~10MPa的压力,将其置于钎焊设备中,然后进行钎焊。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采用将碳材料表面金属化,然后进行钎焊的一种成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适用,高效易操作,设备要求简单,工艺稳定,成本低廉的生产碳换向器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换向器的成型方法。技术背景换向器是直流电机中最主要的部件之一,也是直流电机中制造工艺最复 杂、加工难度最大的结构件。换向器质量的优劣是衡量直流电机性能和质量的 重要指标。铜与同族元素银和金有中等相似性,对热和电有高度的传导性,因此铜广 泛应用于电工领域。其优异的性能使得铜及其合金在换向器制造中有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可以说目前大多数换向器都是采用铜质的。但是由于乙醇、液化石 油等对电机换向器的铜换向叶片产生强烈的腐蚀作用,使换向器火花增大,同 时由于铜与碳刷间的润滑不足,磨损严重,使用寿命降低。因此采用铜碳相结 合的结构,来解决铜换向器的弊端。石墨材料具有高温强度高、导电传热、抗 热震性、耐腐蚀性、润滑性好等优点,它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结 构材料、高温材料、导电材料、抗磨材料和功能材料。石墨在非氧化性介质中 是化学惰性的,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除了强酸和强氧化性介质外,石墨不受 其它酸碱盐的腐蚀,不与任何有机化合物反应。石墨材料己广泛应用于冶金、 化工、电子、电器、机械以及核能和航空航天工业等部门。目前国外先进的 汽车电动燃油泵电机采用了碳换向器,而在我国尚未见到这方面的相关报道。 即使是可以査阅的一些涉及碳换向器的专利,也是几乎没有采用钎焊方法来实现这种新型换向器的连接的。如中国专利号为ZL03239176.5,授权公告号为 CN2607682,授权公告日为2004.03.24的平面碳换向器的公开文献采用了胶结 结构将碳块和银铜合金镀层连接成型,但是胶结存在涂层不均匀,使得电阻率 不稳定等缺点;中国专利号为ZL200520073003.4,授权公告号为CN2821946, 授权公告日为2006.09.27的碳平面换向器和专利号为ZL99806948.5,公开号 为CN1304576,公幵日为2001.07.18的碳换向器的公开文献都涉及到碳换向 器,结构单一,需要辅助结构来减少电阻或者添加固定装置。而实现这种复合 结构的制造难点在于碳材料的难于润湿,普通钎料对其不润湿或者润湿性差, 碳与铜的物理性能差异较大,用一般的方法很难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涂层不均匀,使得电阻率不稳定等缺点 和结构单一,需要辅助结构来减少电阻或者添加固定装置的问题,以及操作复杂、效率低、成本高、设备要求高、产品使用寿命短,难以连接的弊端,提供 一种。本专利技术碳换向器的制造方法的步骤如下(一)碳板表面金属化处理将 碳板表面镀上一层厚度为0.001 lmm的金属镀层;(二)制备钎料钎料按重 量百分比由以下元素组成Cu: 70~80%、 Ni: 5~15%、 Sn: 4~10%、 P: 7~8%, 将钎料加工成所需形态;(三)对碳板金属镀层和铜换向叶片待焊部位表面清理;(四)将钎料添加到碳板和铜换向叶片之间并装夹于对心装置中,在轴向方向上施加0.0001 10MPa的压力,将其置于钎焊设备中,然后进行钎焊。 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将碳材料表面金属化,然后采用自钎钎料进行钎焊的一种成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适用,高效易操作,设备要求简单,工艺稳定,成本低廉的生产碳铜换向器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步骤如下(一)碳板表面金属化处理 将碳板表面镀土一层厚度为0.001 lmm的金属镀层;(二)制备钎料钎料按 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元素组成Cu: 70~80%、Ni: 5~15%、 Sn: 4~10%、 P: 7~8%, 将钎料加工成所需形态;(三)对碳板金属镀层和铜换向叶片待焊部位表面清 理;(四)将钎料添加到碳板和铜换向叶片之间并装夹于对心装置中,在轴向 方向上施加0.0001 10MPa的压力,将其置于钎焊设备中,然后进行钎焊。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一) 中镀层的方法采用电镀、化学镀、溅射或高温反应生产碳化物层。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碳板表面的金属镀层为镀铜、镍、银、锡、金或铬及钛金属。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 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二) 中钎料形态为非晶态或晶态的钎料箔或粉末钎料,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 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二) 中将钎料加工成厚度为5 50|im的非晶态或晶态的钎料箔。其它步骤与具体实 施方式四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二) 中将非晶态或晶态的钎料箔加工成与焊接接头相同的形状,非晶态或晶态的钎 料箔的内径与铜换向叶片和碳板的内径相同,非晶态或晶态的钎料箔的外径比铜换向叶片或者碳板中的最大外径大0 2mm。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 同。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三)中增加了非晶态或晶态的钎料箔清理后直接置于铜换向叶片和碳板金属镀层 的待焊表面之间。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二)中将钎料的原料放入球磨机中,在保护气体或者空气中球磨0 24h,制成粉末形态的钎料。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二) 中粉末形态的钎料,经黏结剂混合成膏体后涂抹于铜换向叶片和碳板的待焊表 面之间或粉末压坯成形置于铜换向叶片和碳板的待焊表面之间部位,钎料厚度都不大于2mm。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中在轴向方向上施加0.5 9MPa的压力。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 中在轴向方向上施加1 8MPa的压力。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i"^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中在轴向方向上施加2MPa的压力。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 中采用高频感应设备进行焊接,首先通入保护气l~12s,然后以50。C/s的速率 将铜换向叶片和碳板均匀加热到650 750。C并保持此温度8~12s,然后停止加 热并继续通入保护气,待钎料凝固后撤去压力。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十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三的不同点在于通入保 护气2-lls,然后以50°C/s的速率将材料加热到660 740'C,保持此温度9~lls。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三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十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的不同点在于通入保 护气10s,然后以50°C/s的速率将材料加热到720°C,保持此温度10s。其它 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十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 中采用真空加热设备进行焊接,首先以20'C/min的速率将铜换向叶片和碳板 均匀加热到钎料熔点或黏结剂挥发的温度后保温2 10min,然后以10°C/min 的速率升温到高于钎料熔点20 10(TC的温度后保温不大于15min,待钎料凝固 后撤去压力。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碳铜复合结构换向器钎焊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步骤如下:(一)碳板表面金属化处理:将碳板表面镀上一层厚度为0.001~1mm的金属镀层;(二)制备钎料:钎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元素组成:Cu:70~80%、Ni:5~15%、Sn:4~10%、P:7~8%,将钎料加工成所需形态;(三)对碳板金属镀层和铜换向叶片待焊部位表面清理;(四)将钎料添加到碳板和铜换向叶片之间并装夹于对心装置中,在轴向方向上施加0.0001~10MPa的压力,将其置于钎焊设备中,然后进行钎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吉才何鹏谢凤春张九海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