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微冻辅助加工低盐食用菌酱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807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微冻辅助加工低盐食用菌酱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微冻辅助加工低盐食用菌酱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冻辅助加工低盐食用菌酱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可食用的大型高等真菌的统称。食用菌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多糖、膳食纤维等营养和功能物质。随着食用菌种植量的不断扩大,食用菌加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食用菌酱作为食用菌加工产品之一,使用方便,并可赋予不同口感。
[0003]食盐是酱产品重要的辅料,然而过多的食盐摄入会导致不良的生理反应,影响人来的健康。长期高钠盐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肾病的风险,同时与中风、心室肥大、肾结石、骨质疏松的发生也有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食盐适宜摄入量为9

12 g/d,我国是传统高盐饮食国家,我国北方人群的食盐摄入量甚至达到12

18g/d。而在调查发现日常生活中人们摄入的食盐,77% 来自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添加。因此食品加工业的降盐研究和开发迫在眉睫。
[0004]微冻技术是作为一种继冷藏和冷冻技术之后新型的保鲜方法。目前较多应用于肉制品的贮藏。然而在果蔬方面,因为果蔬往往还有较高的水分,对温度和冻结变化较为敏感,在保鲜方面有着局限性。微冻对果蔬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比如细胞壁中的果胶结构降解,分子量降低,造成组织软化;细胞膜结构破坏,造成胞内汁液流失,离子泄露等。但因为微冻的冻结温度没有冻结贮藏温度低,冻结水量占总含水量不超过30%,而且不同的食品原料一般都具有复杂的组成,在冷冻过程中也伴随着复杂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如能合理利用,也可以获得有益的加工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微冻技术,促进风味氨基酸和风味肽的溶出,膜技术强化风味,水溶性膳食纤维改变食盐在口腔的驻留时间,同时利用食用菌风味和营养特性基础上,开发了食用菌低盐酱制品。
[0006]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最终获得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微冻辅助加工低盐食用菌酱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新鲜食用菌,放置在

2 ~

6 ℃的温度进行冷冻1~2天;2)取步骤1)的食用菌切片得食用菌片,将食用菌片添加到质量浓度0.1%的柠檬酸水溶液中进行超声提取,温度50

60 ℃,功率为50

100 w,时间为0.5~1 h,提取液冷却后用3~4层纱布过滤得提取液,食用菌片沥水备用;所述食用菌片与0.1%的柠檬酸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2;3)取步骤2)的提取液,经150 KDa陶瓷膜过滤澄清,得到透过液;所述陶瓷膜过滤时的操作温度为40 ℃、压力0.6

0.8 bar;
g,沸腾后小火熬制1 h后过滤,得过滤液;6)取步骤5)的过滤液,按过滤液0.5%的质量比例加入魔芋精粉,60 ℃溶胀 30 min;7)食用油倒入锅中加热,使油温快速升温后加入切碎的葱、姜、蒜末炸出微香,加入步骤2)中的大球盖菇1000 g,中小火翻炒20 min后,按大球盖菇40%质量比例加入步骤6)所得的溶液,继续翻炒 10 min,加入适量熟芝麻,趁热罐装,脱气,杀菌,即成。
[0014]实施例21)新鲜双孢菇,放置在

2 ℃的温度进行冷冻1天;2)取步骤1)的食用菌切片得食用菌片,将食用菌片添加到质量浓度0.1%的柠檬酸水溶液中进行超声提取,其中食用菌片与0.1%的柠檬酸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2,超声提取温度50 ℃,功率为100 w,时间为0.5 h,提取液适度冷却后用4层纱布过滤得提取液,双孢菇片沥水备用;3)取步骤2)的提取液,经150 KDa陶瓷膜过滤澄清得透过液,操作温度为40 ℃、压力0.6 bar;4)取步骤3)的透过液,再进行150 Da的有机膜进行分离,得到浓缩液,操作温度和压力各设置为35℃、2.0 bar;5)取步骤4)所得的浓缩液1000 g,加入八角15g,香叶5g,桂皮8 g,食盐40 g,红糖 20 g,沸腾后小火熬制1 h,过滤,得过滤液;6)取步骤5)的过滤液,按过滤液0.3%的质量比例加入魔芋精粉,60 ℃溶胀 30 min;7)食用油倒入锅中加热,使油温快速升温后加入切碎的葱、姜、蒜末炸出微香,加入步骤2)中的双孢菇片1000 g,中小火翻炒20 min后,按上述双孢菇片30%质量比例加入步骤6)所得的溶液,继续翻炒 10 min,加入适量熟芝麻,趁热罐装,脱气,杀菌,即成。
[0015]试验一为了说明微冻对食用菌鲜味及味道厚感的提升作用,以大球盖菇为原料,经

6 ℃的温度进行冷冻2天后,解冻,冷冻干燥,进行氨基酸测定分析,并和新鲜大球盖菇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
[0016]表1氨基酸含量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经微冻融处理后,水解氨基酸总量提高了27.67%,其中鲜味氨基酸提高了34.70%,甜味氨基酸提高了24.15%;经微冻融处理后,游离氨基酸增加了96.68%,鲜味氨基酸增加了78.28%,甜味氨基酸增加了118.73%。鲜味和甜味对咸味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可减少盐的使用量。同时,从游离氨基酸、水解氨基酸含量来看,鲜味、甜味等味感除了以游离氨基酸形式存在外,还以多肽形式存在。
[0017]试验二为了说明微冻的温度选择,以大球盖菇为例,分别进行了

2 ℃、

6 ℃、

10℃冷冻2d,室温下解冻。感官评价:

10℃汁液损失严重,更重要的是风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经不适应再加工,具体见说明书附图1。
[0018]试验三为了说明陶瓷膜和超滤膜对风味的强化作用,以双胞菇为原料,对比了膜处理前后,溶液的风味变化。对经过超滤膜的浓缩液进行感官评定,味道为鲜、咸、苦,对浓缩液进行电子舌分析,发现浓缩液的咸度相当于3%的食盐溶液。
[0019]试验四为了说明微冻对食用菌酱中食用菌的影响,以大球盖菇为原料,采用实施例1,加工食用菌酱作为方法一,大球盖菇不经过微冻处理,直接从步骤2)开始加工食用菌酱作为方法二,发现方法一加工的产品中,大球盖菇质感更加饱满,舒滑爽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微冻辅助加工低盐食用菌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新鲜食用菌,放置在

2 ~

6 ℃的温度进行冷冻1~2天;2)取步骤1)处理后的食用菌切片得食用菌片,将食用菌片添加到质量浓度0.1%的柠檬酸水溶液中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温度为50

60 ℃,功率为50

100 w,时间为0.5~1 h,提取液冷却后用纱布过滤得提取液,食用菌片沥水备用;所述食用菌片与0.1%柠檬酸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2;3)取步骤2)的提取液,经陶瓷膜过滤澄清,得到透过液;所述陶瓷膜过滤时的操作温度为40 ℃、压力0.6

0.8 bar;4)取步骤3)的透过液,使用的有机膜进行分离,得到浓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淑静李露杨德卢琪姚芬史德芳王轶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