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间皮素抗体及其免疫缀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04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4
本文公开了抗间皮素抗体及包含此类抗体的缀合物,以及此类缀合物在治疗疾病(如癌症)中的用途。中的用途。中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抗间皮素抗体及其免疫缀合物
[0001]本申请要求2019年6月19日递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863,463号的优先权权益,其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中,用于任何目的。背景
[0002]美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癌症。癌症治疗的常规方法(如化学疗法、手术或放射疗法)往往对癌症具有高毒性或为非特异性的,或两者兼有,导致疗效有限和有害的副作用。然而,免疫系统有可能成为对抗癌症的强大而具有特异性的工具。在许多情况下,肿瘤可以特异性表达基因,其产物是诱导或维持恶性状态所必需的。这些蛋白质可以作为抗原标志物,用于开发和建立更具特异性的抗癌免疫应答。这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增强有可能成为一种强大的抗癌疗法,其比癌症治疗的常规方法更有效,并且副作用更少。
[0003]间皮素基因(MSLN)编码71千道尔顿(kDa)的前体蛋白,标记物被加工成称为间皮素的40

kDa的蛋白,其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糖基

磷脂酰肌醇锚定糖蛋白(Chang等人,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6)93:136

40)。间皮素是一种分化抗原,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表达仅限于衬于体腔内壁膜(如胸膜、心包膜和腹膜)的间皮细胞。间皮素在几种不同的人类癌症(包括间皮瘤、胰腺癌、卵巢癌、胃腺癌和肺腺癌)中也有高表达(Hassan等人,Eur J Cancer(2008)44:46

53)。
[0004]间皮素是用于疾病治疗方法的合适的靶标,并且需要靶向间皮素的有效免疫缀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了这个和其他需要。概述
[0005]本专利技术尤其提供了与人间皮素特异性结合的抗间皮素抗体。
[0006]在一些方面,所述抗间皮素抗体经由连接子与细胞毒剂或免疫刺激化合物缀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子是可切割的连接子。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子是不可切割的连接子。
[0007]在一些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缀合物包含与人间皮素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所述抗体经由连接子与苯并氮杂卓化合物缀合。所述苯并氮杂卓化合物可以例如是式(IA)的化合物:或其盐,其中*表示与所述连接子连接的点。所述连接子可以例如是可切割的或不可切割的连接子。
[0008]本文还提供了用于治疗表达间皮素的癌症的方法和在患有表达间皮素的癌症的对象中引发靶向免疫刺激的方法,其包括向所述对象施用本文所公开的缀合物。
[0009]还提供了包含本文所述的缀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附图的简要说明
[0010]本公开的新颖特征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别陈述。通过参考以下陈述说明性方面的详细描述,其中利用了本公开内容的原理和附图,将获得对本公开内容的特征和优点的更好理解,其中:
[0011]图1证明了抗间皮素抗体能够与表达间皮素的肿瘤细胞系Ovcar 3结合。
[0012]图2A

2C证明了抗间皮素TLR8激动剂缀合物能够以与未缀合的抗间皮素抗体相似的EC
50
与表达间皮素的肿瘤细胞结合,并类似地与食蟹猴(cynomolgus)MSLN结合。与转染的食蟹猴MSLN细胞(2A)、OVCAR3细胞(2B)和NCI

N87细胞(2C)结合。
[0013]图3A

3B证明了抗间皮素TLR8激动剂缀合物能够在存在用人MSLN转染的HEK293细胞(3A)下但不在缺乏MSLN表达的非转染的HEK293细胞(3B)中,增加由人PBMC产生的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
[0014]图4A

4C证明了抗间皮素TLR8激动剂缀合物能够在表达间皮素的各种肿瘤细胞系(如NCI

N87细胞系(4A)和Ovcar 3细胞系(4B))存在下,但不在非MSLN表达细胞系(如HEK

293(4C))中,增加由人PBMC产生的TNFα。
[0015]图5A

5B证明了抗间皮素TLR8激动剂缀合物能够在用食蟹猴MSLN转染的HEK293细胞存在下(5A),但不在缺乏MSLN表达的非转染的HEK293细胞中(5B),增加由食蟹猴PBMC产生的TNFα。专利技术详述
[0016]虽然本文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此类实施方案仅通过实例的方式提供。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现在将想到许多变化、改变和替换。应当理解,在实践本专利技术时可以采用本文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各种替代。以下权利要求旨在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由此涵盖这些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方法和结构及其等同物。
[0017]本公开提供了抗间皮素结合结构域以及包含此类结合结构域的缀合物和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疾病或调节免疫应答。定义
[0018]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本文引用的所有专利和出版物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0019]如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个/种(a/an)”和“所述(the)”包括复数参考物,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0020]如本文所用的,术语“抗体”是指特异性结合特定抗原或对特定抗原具有免疫反应性的免疫球蛋白分子。术语抗体包括例如多克隆、单克隆、单结构域、基因工程化的抗体,及以上的抗原结合片段。抗体可以是例如鼠的、嵌合的、人源化的、异缀合物、双特异性的、双抗体、三抗体或四抗体。抗原结合片段可以包括例如Fab、Fab

、F(ab

)2、Fv、rIgG、scFv、V
HH
、V
NAR
或纳米抗体。
[0021]如本文所用的,“抗原”是指可在宿主中引发免疫应答的抗原性物质。抗原可以是可被抗体识别的肽、多肽、蛋白质、多糖、脂质或糖脂。免疫细胞暴露于这些抗原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引发快速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应答,从而形成暴露的T细胞和B细胞的克隆。B细胞可以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又可以产生与抗原选择性结合的抗体。
[0022]如本文所用的,“MSLN”和“间皮素”是指由在细胞中的MSLN表达和加工产生的任何天然MSLN。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该术语包括来自任何脊椎动物来源的MSLN,包括哺乳动物如灵长类动物(例如人类和食蟹猴)以及啮齿动物(例如小鼠和大鼠)。该术语还包括天然存在的MSLN变体,例如,剪接变体或等位基因变体。UniProtKB登录号Q13421中显示了一种示例性人MSLN前体蛋白(具有信号肽,第1

36位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
[0023]如本文所用的,“肿瘤抗原”是指存在于癌细胞上的抗原性物质,其可以被抗体识别,并且与正常(非癌的)细胞相比,优先存在于癌细胞上。
[0024]如本文所用的,“Fc结构域”是指来自抗体Fc部分的结构域或者可以与Fc受体(如Fcγ受体或FcRn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来自非抗体分子的结构结构域。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缀合物,其包含与人间皮素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所述抗体经由连接子与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缀合:其中:R1、R2和R3独立地选自:氢、任选取代的C1‑
10
烷基、任选取代的C2‑
10
烯基、任选取代的C2‑
10
炔基、任选取代的C3‑
12
碳环和任选取代的3

12元杂环,其中每个任选地被独立地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素、

CN、

NO2、

NH2、=O、=S、

C(O)OCH2C6H5、

NHC(O)OCH2C6H5、C1‑
10
烷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C3‑
12
碳环、3

12元杂环和卤代(C1‑
10
烷基);R4为任选取代的稠合5

5、稠合5

6或稠合6

6双环杂环,并且其中R4的任选的取代基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卤素、

OR
10


SR
10


C(O)N(R
10
)2、

N(R
10
)C(O)R
10


N(R
10
)C(O)N(R
10
)2、

N(R
10
)2、

C(O)R
10


C(O)OR
10


OC(O)R
10


NO2、=O、=S、=N(R
10
)和

CN;C1‑
10
烷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其中每个任选地被独立地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取代:卤素、

OR
10


SR
10


C(O)N(R
10
)2、

N(R
10
)C(O)R
10


N(R
10
)C(O)N(R
10
)2、

N(R
10
)2、

C(O)R
10


C(O)OR
10


OC(O)R
10


NO2、=O、=S、=N(R
10
)、

CN、C3‑
12
碳环和3

12元杂环;以及C3‑
12
碳环和3

12元杂环,其中每个任选地被独立地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素、

OR
10


SR
10


C(O)N(R
10
)2、

N(R
10
)C(O)R
10


N(R
10
)C(O)N(R
10
)2、

N(R
10
)2、

C(O)R
10


C(O)OR
10


OC(O)R
10


NO2、=O、=S、=N(R
10
)、

CN、C1‑6烷基、C2‑6烯基和C2‑6炔基;其中所述连接子为结合的R4或R4任选的取代基;并且其中所述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具有SEQ ID NO:1中所示的重链可变区CDR的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具有SEQ ID NO:10中所示的轻链可变区CDR的氨基酸序列的CDR。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缀合物由式(II)表示:其中:Ab为所述抗体,L为所述连接子;D为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并且p为1至20。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缀合物,其中式(I)的化合物具有式(IA):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表示与所述连接子连接的点。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连接子为可切割的连接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连接子可被溶酶体酶切割。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连接子由式(V)表示:其中L4表示所述肽的C

末端,并且L5选自键、亚烷基和杂亚烷基,其中L5任选地被独立地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R
32
;RX
*
包含与所述抗体的残基结合的键、琥珀酰亚胺部分或水解的琥珀酰亚胺部分,其中RX*上的表示与所述抗体的残基连接的点,并且另一个表示与式(I)的化合物连接的点;并且R
32
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卤素、

OH、

CN、

O

C1‑
10
烷基、

SH、=O、=S、

NH2、

NO2;以及C1‑
10
烷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其中每个任选地被独立地选自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素、

OH、

CN、

O

C1‑
10
烷基、

SH、=O、=S、

NH2、

NO2。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连接子的肽为Val

Cit或Val

Ala。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连接子由式(VI)或(VII)表示: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连接子和式I的化合物由式(VII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表示:
其中RX
*
包含与所述抗体的残基结合的键、琥珀酰亚胺部分或水解的琥珀酰亚胺部分,其中RX*上的表示与所述抗体的残基连接的点。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连接子和式I的化合物由式(IX)表示:11.如权利要求2

10中任一项所述的缀合物,其中p为1至8。12.如权利要求1

11中任一项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为人源化抗体。13.如权利要求1

12中任一项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其包含具有SEQ ID NO:9中所示的重链可变区CDR的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14.如权利要求1

12中任一项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其包含具有SEQ ID NO:2中所示的重链可变区CDR的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15.如权利要求1

14中任一项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CDR残基根据Kabat进行鉴定。16.如权利要求1

12中任一项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16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HC)CDR1、含有SEQ ID NO:17或18的氨基酸序列的HC CDR2、含有SEQ ID NO:19的氨基酸序列的HC CDR3、含有SEQ ID NO:20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LC)CDR1、含有SEQ ID NO:21的氨基酸序列的LC CDR2和含有SEQ ID NO:22的氨基酸序列的LC CDR3。17.如权利要求1

16中任一项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1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2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3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4中所示的氨基酸
序列的重链可变区。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5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6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7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8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25.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9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26.如权利要求1

25中任一项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10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11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12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13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14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31.如权利要求1

25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15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32.如权利要求1

16中任一项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1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和含有SEQ ID NO:10或SEQ ID NO:15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33.如权利要求1

16中任一项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8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和含有SEQ ID NO:11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34.如权利要求1

16中任一项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9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和含有SEQ ID NO:11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35.如权利要求1

16中任一项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9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和含有SEQ ID NO:15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36.如权利要求1

11中任一项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25或SEQ ID NO:27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和含有SEQ ID NO:26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37.如权利要求1

36中任一项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为IgG1抗体。38.如权利要求1

37中任一项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23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恒定区和含有SEQ ID NO:24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恒定区。39.如权利要求1

36中任一项所述的缀合物,其中所述抗体包含野生型IgG1 Fc结构
域,或包含对FcγRI、FcγRII和FcγRIII具有与野生型IgG1 Fc结构域相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伦达
申请(专利权)人:希沃尔拜克治疗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