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动磨损检测系统及列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667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列车制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动磨损检测系统及列车。制动磨损检测系统包括制动盘、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以及第一闸片;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与制动盘的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第一闸片设置在第一传感器和第一侧面之间,且第一闸片用于在贴合第一侧面时对制动盘进行制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为距离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闸片远离第一侧面的一侧与第一传感器之间的第三距离;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侧面与第二传感器之间的第二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制动磨损检测系统检测精度高,也可以避免漏检现象出现,同时保证了列车制动系统的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动磨损检测系统及列车


[0001]本技术属于列车制动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动磨损检测系统及列车。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世界上铁路里程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铁路干线的提使得高速列车得到迅猛发展,比如,当前动车组的速度已经达到350km/h。而动车组制动装置是动车安全减速或停车的重要部件,为了保证动车组的行车安全,制动装置需要保证在各种条件下都能确保动车组的制动性能。并且随着动车组的不断提速,对制动装置的制动要求也更高。
[0003]动车组在制动过程中,制动闸片将会有磨损,如果制动闸片的磨损程度不大,制动闸片还可以继续使用;如果制动闸片的磨损程度较大,制动闸片将不能在继续使用。现有技术中,制动闸片的磨损程度通常是靠人工进行定时检查,发现磨损程度较大后及时更换;但是,这种人工检查闸片磨损程度的方法,存在着漏检、检测精度低等问题,如此,将会导致列车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工检查闸片磨损程度的方法,所存在的漏检、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制动磨损检测系统及列车。
[0005]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动磨损检测系统,包括制动盘、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以及第一闸片;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制动盘的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闸片设置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一侧面之间,且所述第一闸片用于在贴合所述第一侧面时对所述制动盘进行制动;
[0006]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为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闸片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传感器之间的第一距离;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传感器之间的第二距离。
[0007]可选地,所述制动磨损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以及第二闸片;所述第三传感器和所述第四传感器均与所述制动盘上背离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闸片设置在所述第三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且所述第二闸片用于在贴合所述第二侧面时对所述制动盘进行制动;
[0008]所述第三传感器和所述第四传感器均为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闸片远离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三传感器之间的第三距离;所述第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四传感器之间的第四距离。
[0009]可选地,所述制动磨损检测系统还包括报警组件,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以及所述第四传感器均连接所述报警组件。
[0010]可选地,所述报警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第一磨损报警器,所述第一磨损报警器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一闸片的
磨损量达到第一磨损量时发出警报;和/或
[0011]所述报警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的第二磨损报警器,所述第二磨损报警器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二闸片的磨损量磨损达到第二磨损量时发出警报。
[0012]可选地,所述报警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拖刹报警器,所述第一拖刹报警器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一闸片与所述制动盘拖刹时发出警报;和/或
[0013]所述报警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三传感器的第二拖刹报警器,所述第二拖刹报警器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三传感器检测到在所述第二闸片与所述制动盘拖刹时发出警报。
[0014]可选地,所述报警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以及所述第四传感器的偏磨报警器,所述偏磨报警器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以及所述第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一闸片和所述第二闸片之间存在偏磨时发出警报。
[0015]可选地,所述报警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器的第三磨损报警器,所述第三磨损报警器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一侧面的磨损量达到第三磨损量时发出警报,和/或
[0016]所述报警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四传感器的第四磨损报警器,所述第四磨损报警器用于在通过所述第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二侧面的磨损量达到第四磨损量时发出警报。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三传感器和所述第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9]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列车,包括上述的制动磨损检测系统。
[0020]本技术的制动磨损检测系统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制动盘的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闸片设置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一侧面之间,且所述第一闸片用于在贴合所述第一侧面时对所述制动盘进行制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为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闸片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传感器之间的第一距离;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传感器之间的第二距离。该制动磨损检测系统可以通过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精准检测出第一闸片和制动盘的第一侧面是否发生磨损,同时也可以准确检测出第一闸片和第一侧面之间是否出现拖刹现象,其检测精度高,也可以避免漏检现象出现;且根据上述精准的检测结果可以提前对列车安全状态进行预警,保证了列车制动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制动磨损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制动磨损检测系统在第一闸片、第二闸片以及制动盘均未磨损,且处于制动状态时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制动磨损检测系统在第一闸片、第二闸片以及制动盘磨损后,且处于制动状态时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制动磨损检测系统在第一闸片、第二闸片以及
制动盘磨损后,且处于制动释放状态时的示意图。
[0026]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7]1、第一传感器;2、第三传感器;3、第二传感器;4、第四传感器;5、制动盘;51、第一侧面;52、第二侧面;6、第一闸片;7、第二闸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技术的限制。
[0030]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动磨损检测系统,包括制动盘5、第一传感器1、第二传感器3以及第一闸片6;第一传感器1和第二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磨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盘、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以及第一闸片;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制动盘的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闸片设置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一侧面之间,且所述第一闸片用于在贴合所述第一侧面时对所述制动盘进行制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为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闸片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传感器之间的第一距离;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传感器之间的第二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磨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磨损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以及第二闸片;所述第三传感器和所述第四传感器均与所述制动盘上背离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闸片设置在所述第三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且所述第二闸片用于在贴合所述第二侧面时对所述制动盘进行制动;所述第三传感器和所述第四传感器均为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闸片远离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三传感器之间的第三距离;所述第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四传感器之间的第四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磨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磨损检测系统还包括报警组件,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以及所述第四传感器均连接所述报警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磨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第一磨损报警器,所述第一磨损报警器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一闸片的磨损量达到第一磨损量时发出警报;和/或所述报警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的第二磨损报警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博东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