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高叉车下有人安全停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606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堆高叉车下有人安全停降系统,包括车身门架、货叉架、液压系统、操纵行驶系统、箱体、人体红外检测装置和急停装置,人体红外检测装置设置于货叉架的两侧,急停装置包括齿条、卡块、吸附卡块的电磁铁,齿条设置于车身门架,卡块铰接于货叉架,卡块靠近齿条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梯形卡口,和齿条配合时,齿条给梯形卡口的上内壁一个阻力,从卡块的铰接点作一条竖直朝下的参考线一,重心处于参考线一靠近电磁铁的一侧,卡块的重力产生力矩一,从卡块的铰接点到最下方梯形卡口上阻力的作用点,作一条参考线二,阻力处于参考线二靠近齿条的一侧,阻力产生力矩二,力矩一和力矩二均使卡块朝向齿条,限制货叉架下移,达到急停效果。急停效果。急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堆高叉车下有人安全停降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堆高叉车,特别涉及一种堆高叉车下有人安全停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堆高叉车一般包括车身门架、货叉架、液压系统、操纵行驶系统、箱体,通过液压系统配合货叉架,带动货物升降,再配合操纵行驶系统,转移货物,对货物进行堆叠码放。
[0003]堆高叉车在使用过程中,货物以及货叉架抬升后,会影响到操作者的视线,操作者很难观察到货叉架下方的情况,如果货叉架下方有人,在货叉架升降过程中,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堆高叉车下有人安全停降系统,通过人体红外检测装置、急停装置,当红外线检测装置检测到货叉架下有人时,通过急停装置限制货叉架的下移,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堆高叉车下有人安全停降系统,包括车身门架、货叉架、液压系统、操纵行驶系统、箱体,还包括人体红外检测装置和急停装置,所述人体红外检测装置设置有若干个,分成两组,分别设置于货叉架的两侧,包括用于连接的外壳体、安装于外壳体的人体红外线传感器,所述急停装置包括齿条、卡块、由人体红外检测装置控制的电磁铁,齿条设置于车身门架,卡块铰接于货叉架,电磁铁设置于卡块远离齿条的一侧,并用于吸附卡块,使其和齿条分离,卡块靠近齿条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配合齿条的梯形卡口,当梯形卡口和齿条配合时,齿条给梯形卡口的上内壁一个阻力,阻力沿上内壁的法向量倾斜朝上,从卡块的铰接点作一条竖直朝下的参考线一,重心处于参考线一靠近电磁铁的一侧,从卡块的铰接点到最下方梯形卡口上阻力的作用点,作一条参考线二,阻力处于参考线二靠近齿条的一侧。
[0006]所述梯形卡口的上内壁、下内壁均呈弧形。
[0007]所述卡块远离齿条的侧面设置有配重部分,配重部分的用于使卡块的重心向配重部分这一侧偏移。
[0008]所述配重部分也可以被电磁铁吸附,用于增大电磁铁对卡块的作用面积。
[0009]所述外壳体包括连接壳体、向下倾斜的倾斜壳体,连接壳体用于连接到承重条,倾斜壳体用于安装人体红外线传感器。
[0010]所述遮挡壳体呈半锥桶状,开口朝下,外壳体处于遮挡壳体内。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红外线检测装置检测到货叉架下有人时,通过急停装置限制货叉架的下移,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后侧示图;图3为车身门架的示意图;图4为货叉架的示意图;图5为液压系统的示意图;图6为操纵行驶系统的示意图;图7为箱体的示意图;图8为人体红外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9为人体红外检测装置的仰视图;图10为人体红外检测装置沿C

C向的剖视图;图11为图4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图13为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2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图15为图13中卡块和齿条配合状态下,对其重力的分析示意图;图16为图13中卡块和齿条配合状态下,对其最下方梯形卡口上阻力的分析示意图;图17为图13中卡块和齿条配合状态下,对其上方的梯形卡口上阻力的分析示意图。
[0013]图中,1、车身门架;101、水平底板;102、导向臂;103、下横梁;105、安装孔一;107、加固条一;108、连接柱;109、连接耳二;112、防护条;113、把手;115、转接块一;117、加固杆;118、移动条;121、上横梁;2、货叉架;201、承重条;203、连接条一;205、连接条二;206、连接块三;207、连接柱一;208、连接耳一;209、安装孔二;210、连接块二;3、液压系统;301、油箱;302、泵;303、换向阀;307、缸体;308、链条;310、伸缩杆;311、横杆;312、链轮;4、操纵行驶系统;401、操纵杆;402、蓄电池;407、转向轮;413、叉车控制器;5、箱体;501、壳体部分;502、盖体部分一;504、穿出孔;505、盖体部分二;6、人体红外检测装置;601、遮挡壳体;602、外壳体;6021、连接壳体;6022、倾斜壳体;603、保护罩;604、人体红外线传感器;7、急停装置;701、齿条;702、卡块;7021、梯形卡口;7023、配重部分;7024、重心;703、电磁铁;704、参考线一;705、力矩一;706、参考线二;707、力矩二;708、参考线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在图1和图2中,一种堆高叉车下有人安全停降系统,包括车身门架1、货叉架2、液压系统3、操纵行驶系统4、箱体5、人体红外检测装置6和急停装置7。
[0015]在图3中,车身门架1包括下横梁103、俩个水平底板101、两个竖直的导向臂102、两个竖直的移动条118、上横梁121。其中两个水平底板101固设于下横梁103前侧面的左右两侧位置,两个竖直的导向臂102固设于下横梁103顶面的左右两侧位置。考虑到两个导向臂102的长度较长,仅依靠下横梁103来连接,稳定性不足,因此在两个导向臂二102后侧面靠中间的位置固设有加固条一107,两个导向臂二102的外侧面固设有转接块一115,两个转接块一115向后超出导向臂二102,且两个转接块一115的超出部分之间固设有加固杆117。
[0016]上横梁121固设于两个移动条118的顶部,两个移动条118分别和两个导向臂二102
上下滑动连接。两个移动条118的内侧面设置有上下两处安装孔一105,安装孔一105用于后续和货叉架2连接。这样,通过上横梁121、两个移动条118,液压系统3带动货叉架2上下移动。两个移动条118后侧面的下半部分空出,用于设置操纵行驶系统4。两个移动条118后侧面的上半部分均固设有把手113,把手113在加固条一107和加固杆117之间,方便人工作用于整个叉车。另外两个移动条118后侧面在对应把手113的位置上,还固设有若干防护条112,在握持把手113时,避免误触到液压系统3。
[0017]在图4中,货叉架2包括两个竖直的连接条一203、两个水平的连接条二205、两个用于承载货物的承重条201。两个承重条201分别固设于两个连接条一203的底部,并朝向前侧。两个连接条二205呈一上一下固设于两个连接条一203的后侧面。两个连接条二205的后侧面还均固设有两个连接块二210,连接块二210上设有配合安装孔一105的安装孔二209。另外,下方的连接条二205后侧面在两个连接块二210之间的位置上固设有两个连接块三206,两个连接块三206的顶面均固设有连接柱一207,连接柱一207的顶部固设有连接耳一208,连接耳一208用于后续和液压系统3的连接。
[0018]在图5中,液压系统3包括液压缸、油箱301、设置于油箱301上方的泵302和换向阀303。液压缸的缸体307上的上下两处连接孔和换向阀303连接,通过泵302对液压缸供油,结合换向阀303的换向,实现液压缸的伸缩杆310上升或者下降。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高叉车下有人安全停降系统,包括车身门架(1)、货叉架(2)、液压系统(3)、操纵行驶系统(4)、箱体(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体红外检测装置(6)和急停装置(7),所述人体红外检测装置(6)设置有若干个,分成两组,分别设置于货叉架(2)的两侧,包括用于连接的外壳体(602)、安装于外壳体的人体红外线传感器(604),所述急停装置(7)包括齿条(701)、卡块(702)、由人体红外检测装置(6)控制的电磁铁(703),齿条(701)设置于车身门架(1),卡块(702)铰接于货叉架(2),电磁铁(703)设置于卡块(702)远离齿条(701)的一侧,并用于吸附卡块(702),使其和齿条(701)分离,卡块(702)靠近齿条(701)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配合齿条(701)的梯形卡口(7021),当梯形卡口(7021)和齿条(701)配合时,齿条(701)给梯形卡口(7021)的上内壁一个阻力,阻力沿上内壁的法向量倾斜朝上,从卡块(702)的铰接点作一条竖直朝下的参考线一(704),重心(7024)处于参考线一(704)靠近电磁铁(703)的一侧,从卡块(702)的铰接点到最下方梯形卡口(7021)上阻力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国标徐柏松况剑金立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车智能物流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