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模机的运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201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模机的运模装置,涉及脱模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上方设置有偏转器,所述底架的侧面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底架的中间转动连接有承重辊,所述底架的左端设置有定位架,所述底架的上方设置有开合板,所述开合板的侧面开设有模具槽,所述模具槽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模具槽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侧面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开合板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横梁,所述偏转器的内部设置有定位轴;通过设置开合板带动模具移入移出脱模机工位,在移动过程中配合开合板的靠近和远离完成模具夹持动作,减少了常见的脱模机模具上下料和固定所需的步骤,提高了脱模机连续工作的效率。提高了脱模机连续工作的效率。提高了脱模机连续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模机的运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脱模机设备
,具体为一种脱模机的运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脱模指将钢锭从钢锭模内脱出的一系列操作。常用的脱模机为桥式(或半龙门式、地上走行式)脱模起重机,有的钢厂也装有地上(固定式)脱模装置。桥式脱模起重机的工作能力一般用强制脱模能力、自由脱模(起重)能力和辅钩起重能力表示
[0003]现有的脱模机,多数依靠静力作用在起重机械上装配的夹扯和推顶专用工具。通过夹钳的开闭与提升运动和钢锭、钢锭模的重力作用完成各种自由脱模、脱帽和脱锭作业,利用推顶工具的顶、挡及与夹扯工具之间的相对直线运动而进行强制脱模(脱锭)作业,这些改装而来的脱模机设备缺乏运模结构,给连续快速脱模作业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脱模机的运模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脱模机的运模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上方设置有偏转器,所述底架的侧面设置有驱动电机;
[0006]所述底架的中间转动连接有承重辊,所述底架的左端设置有定位架,所述底架的上方设置有开合板,所述开合板的侧面开设有模具槽,所述模具槽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模具槽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侧面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开合板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横梁;
[0007]所述偏转器的内部设置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外侧传动连接有阻尼带,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螺纹杆。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架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承重辊转动连接在两个底架中间并均匀设置,且承重辊的上表面突出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开合板对套筒为中线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在套筒两侧向远离偏转器的一侧偏转,所述套筒螺纹连接在螺纹杆外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横梁的两端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在开合板内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偏转器包括两组定位轴和阻尼带,两组结构对称设置,所述阻尼带在定位轴作用下形成梯形结构,所述偏转器靠近装置上游的一侧呈喇叭状。
[0012]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与定位架转动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脱模机的运模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该脱模机的运模装置,通过设置开合板带动模具移入移出脱模机工位,在移动过程中配合开合板的靠近和远离完成模具夹持动作,减少了常见的脱模机模具上下料和固定所需的步骤,提高了脱模机连续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开合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偏转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架;11、承重辊;12、定位架;13、开合板;14、模具槽;15、支撑板;16、连接杆;17、套筒;18、横梁;2、偏转器;21、定位轴;22、阻尼带;3、驱动电机;31、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脱模机的运模装置,包括底架1,所述底架1的上方设置有偏转器2,所述底架1的侧面设置有驱动电机3;
[0021]所述底架1的中间转动连接有承重辊11,所述底架1的左端设置有定位架12,所述底架1的上方设置有开合板13,所述开合板13的侧面开设有模具槽14,所述模具槽1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所述模具槽14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的侧面转动连接有套筒17,所述开合板13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横梁18;
[0022]所述偏转器2的内部设置有定位轴21,所述定位轴21的外侧传动连接有阻尼带22,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螺纹杆31。
[0023]具体的,所述底架1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承重辊11转动连接在两个底架1中间并均匀设置,且承重辊11的上表面突出设置。
[0024]本实施方案中,底架1对承重辊11起到固定作用,利用均匀设置的承重辊11对开合板13进行搭载,减少开合板13直线运动过程中的阻力。
[0025]具体的,所述开合板13对套筒17为中线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16在套筒17两侧向远离偏转器2的一侧偏转,所述套筒17螺纹连接在螺纹杆31外部。
[0026]本实施方案中,当螺纹杆31转动时,套筒17由于受到开合板13的限制无法转动,从而使得自身发生前后移动,带动开合板13做直线运动,连接杆16在套筒17两侧向远离偏转器2的一侧偏转,提高开合板13与偏转器2接触时的流畅性,减少阻力。
[0027]具体的,所述横梁18的两端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在开合板13内部。
[0028]本实施方案中,当开合板13移出偏转器2时,开合板13两侧压力小时,利用横梁18两端的弹簧带动开合板13扩张复位,解除对模具槽14内模具的锁定。
[0029]具体的,所述偏转器2包括两组定位轴21和阻尼带22,两组结构对称设置,所述阻尼带22在定位轴21作用下形成梯形结构,所述偏转器2靠近装置上游的一侧呈喇叭状。
[0030]本实施方案中,定位轴21对阻尼带22的形状起到固定作用,利用梯形结构的阻尼带22在上游侧形成喇叭状开口,方便开合板13滑入。
[0031]具体的,所述螺纹杆31远离驱动电机3的一端与定位架12转动连接。
[0032]本实施方案中,定位架12与驱动电机3在螺纹杆31两侧形成支撑结构,提高螺纹杆31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0033]在使用时,开合板13位于左端起始位置,将带有物料的模具防止在支撑板15上方,启动驱动电机3,带动螺纹杆31转动,进而带动开合板13右移,移动过程中与阻尼带22发生接触,并被挤压,使两个开合板13向模具靠近,并最终将模具固定在开合板13中间,此时处于脱模机工作位置,进行脱模作业,脱模完成后驱动电机3翻转,开合板13回到初始位置,并解除对模具的夹持锁定状态,取下模具。
[0034]综上所述,该脱模机的运模装置,通过设置开合板13带动模具移入移出脱模机工位,在移动过程中配合开合板13的靠近和远离完成模具夹持动作,减少了常见的脱模机模具上下料和固定所需的步骤,提高了脱模机连续工作的效率。
[00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模机的运模装置,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上方设置有偏转器(2),所述底架(1)的侧面设置有驱动电机(3);所述底架(1)的中间转动连接有承重辊(11),所述底架(1)的左端设置有定位架(12),所述底架(1)的上方设置有开合板(13),所述开合板(13)的侧面开设有模具槽(14),所述模具槽(1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所述模具槽(14)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的侧面转动连接有套筒(17),所述开合板(13)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横梁(18);所述偏转器(2)的内部设置有定位轴(21),所述定位轴(21)的外侧传动连接有阻尼带(22),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螺纹杆(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模机的运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承重辊(11)转动连接在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高节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