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46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包覆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和装设在绝缘本体上的退卡机构,该退卡机构包括滑动部,弹簧和可设于滑动部外侧面的滑杆,于滑动部上与前述外侧面相临的另一侧面向滑动部内部开有一用于收容弹簧的收容腔,收容腔前端口宽度大于腔体本身的宽度,该结构可使弹簧运动自如,防止滑动部被损坏,且组装简便,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退卡机构的电子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子卡连接器电性安装于电路板上,并提供电子卡插置其中以达成电子卡于电路板的电讯传输,插入电子卡连接器内的电子卡通常是由电子卡连接器的退卡机构将其退出。现有电子卡连接器的退卡机构多借由弹簧抵推滑块而将电子卡退出,弹簧的一端为固持于连接器上,另一端为部分收容于滑块中,在滑块上设有与弹簧外径相当尺寸的收容腔,当插入电子卡至定位位置时,弹簧被压缩而收容于中收容腔中,退卡时弹簧抵退滑块将电子卡弹出,现有退卡机构的缺陷在于,当弹簧受压力而缩进滑块收容腔时,由于弹性变形,弹簧相临的两节在抵靠后会产生错位而使弹簧的外径尺寸变大,而滑块收容腔的径向尺寸不会变化,导致收容腔的壁面会干涉弹簧的运动,尤其是在收容腔开口位置处,这种干涉的情况更为严重。若干涉现象长期存在会降低弹簧的使用寿命,并容易损坏滑块,弹簧所能承受的力也将减弱,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子卡连接器进行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组装简便,可防止弹簧与滑块收容腔发生干涉的电子卡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包覆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和装设在绝缘本体上的退卡机构,该退卡机构包括滑动部,弹簧和可设于滑动部外侧面的滑杆,于滑动部上与前述外侧面相临的另一侧面向滑动部内部开有一用于收容弹簧的收容腔,收容腔前端口宽度大于腔体本身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前端口与收容腔内壁的圆弧半径相同,并且半径长度均大于弹簧的外径,因此弹簧自由端可自由在收容腔内收缩,又因前端口向弹簧弯曲方向倾斜且端口壁面与收容腔内壁面为平滑过渡的,可保证弹簧在横向摆动时避免与弯曲方向的收容腔发生干涉,确保了弹簧运动自如,防止滑动部被损坏,且成本低廉,组装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的于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退卡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当电子卡未插至定位位置的状态图。图6是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当电子卡插至定位位置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2、包覆绝缘本体2的遮蔽壳体3、收容于绝缘本体2内的开关端子组4、退卡机构5以及设于绝缘本体2内的若干导电端子6。请参阅图1、图2所示,绝缘本体2包括第一、第二侧壁20、21,连接第一、第二侧壁20、21的后壁22及底壁23,该第一、第二侧壁20、21,后壁22及底壁23共同围成了一收容电子卡7的收容空间24。第一、第二侧壁20、21相对于收容空间24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扣组201和第二卡扣组211,于第一侧壁20前半段处开有一开口202,该开口202将收容空间24与第一侧壁20外侧导通,在开口202前断面靠近收容空间24一侧凸设有一“V”形斜面25,用以与滑动部51前端的斜面513相接,该斜面25垂直于底壁23并在远离第一侧壁20一侧的壁面上开有一豁口250,底壁23靠近开口202处开有呈凸轮面的滑槽26,该滑槽26大致与第一侧壁20相平行,并沿电子卡连接器100的前后方向延伸,后壁22在靠近第一侧壁20的一端设有向收容空间24内侧延伸的定位杆27,第二侧臂21前半段还设有一插槽212。遮蔽壳体3包括顶壁30、自顶壁30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凸出片组31及第二凸出片组32。并且在每个凸出片组31、32临近下端缘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卡孔组311、321。于第一、第二凸出片组31、32靠近前端的凸出片均设有沿水平方向弯折设置的焊接片312、322,于第一凸出片组31对应开口202部位还设有一弹性指部313,第二凸出片组32对应插槽212处还设有一插片323。开关端子组4包括第一端子41及第二端子42,第一端子41包括第一固持部411、自第一固持部411延伸设置的第一弹性部413以及设于第一弹性部413一端的第一接触部412。第二端子42包括第二固持部421、自第二固持部421延伸设置的第二弹性部423以及设于第二弹性部423一端的第二接触部422。请参阅图4所示,退卡机构5包括大致呈“L”形的滑动部51、滑杆52以及部分收容于滑动部51内的弹簧53,其中滑动部51外侧壁上设有心形凹槽(未标号),滑动部51的短边靠近外侧壁处向滑动部51内开有收容腔510,该收容腔510为一圆柱筒形,弹簧53被压缩后可容置于该筒内,其前端口510a为一向Y方向拉长的长条孔,于其长轴的两端设有与收容腔510的内壁半径相同的两段圆弧510a′、510a″,前端口510a靠近外侧壁一端的壁面与收容腔510的内壁面平齐,与其相对的另一端的壁面是与收容腔510内壁平滑过渡的,该收容腔510上边有挖空的逃料(未标号)。请参照图2、图3、图5及图6所示,组装时,导电端子6组装在绝缘本体2的后壁22内,退卡机构5组装在第一侧臂20一侧,其中收容腔510的中心位置相对定位杆27是向第一侧壁20方向偏置的,弹簧53的一端套设在定位杆27上,另一端也为偏置收容于收容腔510内,滑动部51的外侧壁为抵靠在第一侧臂20的内表面上,其底面的滑块512为嵌设于凸轮面滑槽26内,卡扣臂511为收容在豁口250内,滑杆52的一端为容置在心形凹槽内,另一端为可上下转动的设置于卡口202的前端,第一、第二端子41、42分别收容于第一例臂20邻近后壁22的第一、第二狭槽(未标号)内且第一、第二固持部411、421的自由端分别延伸出第二侧臂21,遮蔽壳体3的第一、第二卡孔组311、321分别与绝缘本体2的第一、第二卡扣组201、211相卡扣,并且插片323为插在第二侧臂21的插槽212内。使用时,该电子卡连接器100可安装在印刷电路板(未图示)上,遮蔽壳体3的各焊接片312、322以及第一、第二固持部411、421的自由端(未标号)可分别与印刷电路板上的接触点电性相连,当电子卡7插入时,其前端抵推“L”形滑动部51的短边与电子卡7同步向后滑动,由于滑动部51底面的滑块512为沿着凸轮面滑槽26滑动,因此滑动部51在向后运动的同时也依凸轮面滑槽26的轨迹向远离第一侧壁20的方向横向运动,当电子卡7插至定位位置时,收容腔510为运行至与定位杆27同轴的位置,滑杆52卡持于心形凹槽的定位位置处,卡扣臂511横向运动插入电子卡7一侧的缺口内而防止电子卡7在定位位置处被误拔出,此时弹簧53由初始时偏置弯曲状态横向运行为竖直状态并受压缩收容于收容腔510内。退卡时,沿插卡方向推电子卡7,滑杆52从心形凹槽的定位位置处滑开,弹簧53释放压力,抵推滑动部51延插卡方向反向退出,滑动部51又带动卡扣臂511沿滑槽26的轨迹作向第一侧壁20方向横向运动,使卡扣臂511由电子卡7的缺口内退出,收容腔510再次运行至与定位杆27偏置的位置,弹簧53又恢复为初始时偏置弯曲的状态,由于收容腔510的前端口510a的圆弧与收容腔510内壁的圆弧半径形同,并且半径长度均大于弹簧53的外径,因此弹簧53自由端可自由在收容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包覆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和装设在绝缘本体上的退卡机构,该退卡机构包括滑动部,弹簧和可设于滑动部外侧面的滑杆,于滑动部上与前述外侧面相临的另一侧面向滑动部内部开有一用于收容弹簧的收容腔,其特征在于:收容腔前端口宽度大于腔体本身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新耀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