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118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用于插接一侧设有凹口的电子卡,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退卡机构,所述退卡机构包括与电子卡配合的滑块及固定在滑块上的锁卡件,所述锁卡件包括扣持电子卡凹口的钩部及与钩部相连的抵压部;当电子卡处于挂卡状态而向外拔出电子卡,所述锁卡件的抵压部与绝缘本体的侧壁相抵压,大大增加了抵持力,从而防止电子卡异常退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卡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退卡机构的电 子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2 006年11月22日公告的中国实用 新型专利第CN 2840381Y号,该专利揭示了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 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退卡机构及扣置于绝缘本体上 的金属遮蔽壳体,所述退卡机构包括与电子卡共同进退的滑块及固定在滑 块上的锁卡件,所述锁卡件包括扣持电子卡凹口的钩部;当电子卡插入时, 所述锁卡件发生弹性变形进而使钩部能够进入电子卡的凹口内;随着电子 卡的进一步插入,电子卡将与导电端子发生接触;当电子卡处于挂卡状态 (即电子卡处于工作的锁扣位置)时,此时若发生误操作,而直接将电子卡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使锁卡件再次发生变形,进而使钩部脱离电子卡的 凹口,所以电子卡容易从电子卡连接器内拔出,容易造成电子卡数据的丟 失。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电子卡连接器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固扣持电子卡的电子卡连接器。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 用于插接一侧设有凹口的电子卡,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退 卡机构,其中,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与电子卡配合的接触部;所述退卡机构 包括与电子卡配合的滑块及固定在滑块上的锁卡件,所述锁卡件包括扣持 电子卡凹口的钩部及与钩部相连的抵压部;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侧壁,电子 卡处于挂卡状态并拔出电子卡,所述锁卡件的抵压部与绝缘本体的侧壁相抵压。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通过设置与锁卡件抵压部 配合的侧壁,在挂卡状态下,若向外拔出电子卡,所述锁卡件的抵压部将 与绝缘本体的侧壁发生抵压,大大增加了抵持力,锁卡件不会发生弹性变 形,锁卡件依然会扣持在电子卡的凹口内,从而防止电子卡异常退出。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滑块及锁卡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刚插入电子卡的剖视图。 图7是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锁卡件锁扣电子卡时的剖视图。 图8是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处于挂卡状态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100用于插接电子卡8, 其包括绝缘本体l、若干导电端子2、退卡机构3及遮蔽壳体6,所述遮蔽壳体 6扣置于绝缘本体1上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用于收容电子卡8的收容空间10。 所述电子卡8设有位于其 一 侧的凹口 81 。所述绝缘本体l设有底面ll、位于底面ll一端的插入口 12、自底面ll两侧 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13及与插入口 12相对的后壁14。所述侧壁13设有收容退 卡才几构3的收容部131及位于收容部131末端且向前延伸入收容部131内的凸柱 132。所述侧壁13还包括限制收容部131的第一部分133、与第一部分133间隔 设置的第二部分134及位于第一、第二部分133、 134之间的凹槽135。所述凹 槽135与收容部131连通。此外,为了保证退卡机构3的正常工作,所述侧壁13 设有位于第二部分134末端的压持部136。所述导电端子2沿电子卡8插入方向排成两排,其中,位于后排的导电端 子2用以与电子卡8配合;而靠近前排的导电端子2用以与不同于电子卡8的另 一种电子卡配合(未图示)。每一根导电端子2均包括接触部21及用以焊接于电 路板上的焊接部22,所述接触部22呈悬臂状且向上延伸入收容空间10内用以与对应电子卡电性接触。请参照图3至图8所示,所述退卡机构3包括收容于绝缘本体1收容部131 内并可在收容部131内沿插卡或拔卡方向滑动的滑块31、与滑块31相抵靠的弹 簧32及控制滑块31插卡后定位的连杆33。其中,滑块31包括贴置于绝缘本体 第一、第二部分133、 134上的导引部311及自导引部311末端侧向延伸入收 容空间10内的突出部312,所述导引部311包括第一侧面313、第二侧面314 及贯穿第一、第二侧面313、 314的通槽315,所述第一侧面313是贴置于绝 缘本体1第一、第二部分133、 134上,以保证电子卡8平稳插入。如图4所示, 所述通槽315内设有位于第一、第二侧面313、 314之间的配合部316。所述 第一侧面313凹设有位于通槽315后方的心形槽317。所述退卡机构3还包括 与电子卡8配合的锁卡件34,所述锁卡件34包括固定于滑块31上的固持部341、 自固持部341延伸的钩部342及位于钩部342末端的抵压部343。在本实施方式 中,所述固持部341镶埋成型于滑块31上,所述钩部342穿过通槽315进而自 第二侧面314延伸入收容空间10内。由于钩部342及抵压部34 3组成一个具有 较大弹性的弹臂,当该弹臂发生较大变形时,所述抵压部34 3抵靠于配合部 316上,进而防止该弹臂的过度变形。所述连杆33大致呈弯折的长条状,包 括一弯折的基体部331及由基体部331的两端分别侧向弯折形成的用以扣持于 侧壁13上的第一弯折部332及可在心形槽317内滑动的第二弯折部333。所述弹 簧32—端套接于绝缘本体1的凸柱132上,另一端套接于滑块31的收容孔318 (如图6所示)内,以提供电子卡8退出电子卡连接器100时所需的弹力。所述遮蔽壳体6是由金属片冲压、弯折而成,其包括一顶面61及自顶面 61两侧向下弯折的用以扣持于绝缘本体1侧壁13上的卡持翼62。请参照图6至图8所示,当电子卡8插入电子卡连接器100的收容空间10内 时,所述锁卡件34在电子卡8的抵压下发生弹性变形,所述抵压部343向外移 动而进入侧壁13的凹槽135里,进而使钩部342能够卡入电子卡8侧面的凹口 81内(如图7所示),此时,电子卡8的前端抵靠在滑块31的突出部312上。随着 电子卡8的进一步插入,电子卡8带动滑块31—起向后运动,绝缘本体1侧壁13 的压持部136压住连杆33的基体部331,以防止连杆33脱落,所述连杆33的第 二弯折部333在心形槽317限定的轨道内滑动;当电子卡8完全插入电子卡连接 器100内时,电子卡8与后排导电端子2接触,连杆33的第二弯折部3 3 3位于心形槽317的锁扣位置(由于Push-Push结构的退卡机构在业界属于现有技术,其 工作原理在此不再敖述),此时,电子卡8处于挂卡状态。请参照图8所示,在 电子卡8处于挂卡状态下,若发生误操作而直接将电子卡8向外拔出时,锁卡 件34的抵压部343将与绝缘本体1的第二部分134发生抵压,进而使锁卡件3481内,大大增加了电子卡8向外拔出的抵持力,从而使电子卡8无法从电子卡 连接器100内拔出。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用于插接一侧设有凹口的电子卡,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退卡机构,其中,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与电子卡配合的接触部;所述退卡机构包括与电子卡配合的滑块及固定在滑块上的锁卡件,所述锁卡件包括扣持电子卡凹口的钩部;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卡件还包括与钩部相连的抵压部,电子卡处于挂卡状态并拔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用于插接一侧设有凹口的电子卡,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退卡机构,其中,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与电子卡配合的接触部;所述退卡机构包括与电子卡配合的滑块及固定在滑块上的锁卡件,所述锁卡件包括扣持电子卡凹口的钩部;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卡件还包括与钩部相连的抵压部,电子卡处于挂卡状态并拔出电子卡,所述锁卡件的抵压部与绝缘本体的侧壁相抵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方跃赵期俊尹华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