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28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密度电连接器,具有屏蔽壳体,并包括:第一绝缘壳体,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至少一第一锁固部、至少一第一套接部及多个第一端子槽道;第二绝缘壳体,具有第三开口、第四开口、至少一第二锁固部、至少一第二套接部及多个第二端子槽道,其中,第三开口与第二开口对接,第一套接部套接于第二套接部;多个端子,插接于第一及第二端子槽道;至少一锁固元件,装设于第一锁固部及第二锁固部中,用以锁固第一及第二绝缘壳体。(*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密度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整高度的高密度电连接器。随着个人电脑的功能大幅增加,以及硬件设备变得更为轻巧易于操作,在电脑机壳逐渐缩小的空间内,必须以堆叠电路板的方式容纳比原来更多的电子元件。与此同时,板与板之间的电连接器的体积也必须缩小。因此在保持原有电连接器的功能下,开发出了高密度电连接器,其具有较小的体积及较多数量的端子,以便传输更多的信号。然而,由于一般高密度电连接器的高度大多为固定的,且外形固定,当电连接器所连接的电路板之间的距离改变或电路板之间相对位置改变时,便必须改换不同高度、不同规格的高密度电连接器。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申请人的台湾技术专利申请所公开的高密度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可与另一对接电连接器(图未示)对接,该电连接器与其对接的电连接器分别装设于不同的电路板上,其中电连接器的高度与电路板所形成的空间可以安装其他的装置。当其他装置的体积超出前述空间时或电路板间的高度改变时,则必须改用不同规格的电连接器以配合其他装置的装设。因此,增加了电连接器的种类,并造成了在选用电连接器时的不方便。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密度电连接器,当电路板间的距离改变时,该电连接器以一既有的高密度电连接器通过一绝缘壳体改变其高度,在电路板之间构成连接,以增加电连接器的使用弹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高密度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具有屏蔽壳体,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一锁固部、至少一第一套接部及多个第一端子槽道;第二绝缘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二锁固部、至少一第二套接部及多个第二端子槽道,其中,所述第一锁固部与所述第二锁固部相互结合并固定所述第一及第二绝缘壳体,所述第一套接部套接于所述第二套接部;多个端子,插接于所述第一及第二端子槽道。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所提供的高密度电连接器可以通过绝缘壳体改变其高度,因此同一连接器可以连接间距不同或发生变化的电路板,不仅减少了电连接器的规格,同时也降低了成本。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的高密度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高密度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高密度电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表示电连接器的下方部位;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高密度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图2所示第一电连接元件的立体图;图6为图2所示第一电连接元件的另一立体图;图7为图2所示第二电连接元件的立体图;图8为图2所示第二电连接元件的另一立体图;图9为图1沿Ⅸ-Ⅸ的剖面图;图10为图1沿Ⅹ-Ⅹ的剖面图;图1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2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3和4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高密度电连接器99,包括第一电连接元件10、第二电连接元件20、多个端子30及二锁固元件40。其中,第一电连接元件10具有第一绝缘壳体12及第一屏蔽壳体14;第二电连接元件20具有第二绝缘壳体22及至少一第二屏蔽壳体24;端子30插接于第一绝缘壳体12及第二绝缘壳体22内;锁固元件40具有接合部42、卡固部44、螺锁部46及铆合部48,接合部42用以与对接电连接器(图未示)接合并构成接地,卡固部44用以卡固第一电连接元件10,铆合部48位于接合部42的相对一端,用以与第二电连接元件20铆合,螺锁部46为位于相对接合部42另一端的螺孔,用以将根据本技术的电连接器99锁固于电路板上,同时构成接地的回路。请参阅图4、5及6,第一电连接元件10的第一绝缘壳体12大致呈一长方体形,其上具有相互通连的第一开口121及第二开口122,于第一开口121及第二开口122间所形成的通道123中进一步设有多个第一端子槽道124用以接插端子30。于绝缘壳体12的纵长方向两端各设有沿第一开口121至第二开口122方向贯穿的通孔,即第一锁固部125,用以配合锁固元件40的装设。第一屏蔽壳体14包覆于前述第一绝缘壳体12的外部,其两端与第一绝缘壳体12的第一锁固部125相应的位置处设有孔141,孔141内设置有压片142,可装设于第一锁固部125靠第一开口122侧的开口1251。锁固元件40的卡固部44则可将压片142压固于第一锁固部125。第一绝缘壳体12于第一锁固部125靠第二开口122侧的开口1252周缘设有第一套接部126,用以套接第二绝缘壳体22。请参阅图4、7及8,第二电连接元件20的第二绝缘壳体22也大致呈长方体形,具有一定的高度,可增加前述第一电连接元件10的高度,从而适合不同的装配状况。该绝缘壳体22具有互相通连的第三开口221及第四开口222,于第三开口221与第四开口222相连的通道223中进一步设有多个第二端子槽道224,用以与前述的第一端子槽道124共同接插端子30。于第二绝缘壳体22的纵长方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锁固部225,该第二锁固部225为沿第三开口221至第四开口222方向贯穿绝缘壳体22的通孔,其中可装设锁固元件40。锁固元件40的铆合部48铆合于第二锁固部225靠第四开口222一侧的开口2252周边。此外,于第二锁固部225靠第三开口221一侧的开口2251周缘设有第二套接部226,用以与第一电连接元件10的第一套接部126套接(如图9所示)。其中,第一套接部126为凹槽,而第二套接部226为互补形的凸块。通过第一、第二锁固部125、225与锁固元件40的装设,可将第一电连接元件10与第二电连接元件20锁固。第二绝缘壳体22设有多个第一及第二装设部227、228。其中,第一装设部227为一横向槽道并贯穿第二套接部226而与第二锁固部225的通孔通连。第二装设部228位于绝缘壳体22侧壁面230,并贯穿底壁面232。于绝缘壳体22纵长方向两端的侧壁面234另设有收容槽道229。第二屏蔽壳体24包覆于第二绝缘壳体22外部,具有第一、第二接地固定片241、242以及滑轨243。其中,第一接地固定片241装设于第一装设部227,第二接地固定片242装设于第二装设部228。当两个第二屏蔽壳体24以相对方向包覆绝缘壳体22时,位于屏蔽壳体24两端缘的滑轨243则与另一屏蔽壳体24两端缘的滑轨243相互抵靠,一并收纳于前述的收容槽道229中,并形成完整的屏蔽效果。如图10所示,锁固元件40通过其螺锁部46及螺栓77将电连接器99锁固于电路板88并构成接地回路。第一接地固定片241可与锁固元件40接触,而第二接地固定片242可焊接于电路板88的接地线路上。因此,形成多位置接地的回路,可快速排放堆积于屏蔽壳体14、24的电荷。又如图11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99′的立体分解图。其中,第二屏蔽壳体24′为片状金属一体冲压成型,其滑轨243′收容于第二绝缘壳体22′收容槽229′中,其中位于两端缘的滑轨243′相互抵靠,共同收纳于收容槽229′之中。如图12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99″,其中,第二电连接元件20″仅具有第二绝缘体22″,可调整电连接器99″的高度。该第二绝缘壳体22″可视需求的规格而变更模具设计,并配合不同长度的端子30以及原有的第一电连接元件10即可快速达到不同使用的需求目标,并可减少生产的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密度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具有屏蔽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一锁固部、至少一第一套接部及多个第一端子槽道;第二绝缘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二锁固部、至少一第二套接部及多个第二端子槽道,其中,所述第一锁固部与所述第二锁固部相互结合并固定所述第一及第二绝缘壳体,所述第一套接部套接于所述第二套接部;多个端子,插接于所述第一及第二端子槽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灿
申请(专利权)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