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底壳集成驱动轴中间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28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底壳集成驱动轴中间轴结构,主要由油底壳、中间轴、卡簧Ⅰ、轴承、油封Ⅰ以及油封Ⅱ构成,中间轴和轴承集成在油底壳上,轴承与中间轴配合,卡簧Ⅰ安装在中间轴上,轴承采用双密封轴承,其两侧分别采用油封Ⅰ、油封Ⅱ与中间轴配合,使得轴承处于油底壳、中间轴、油封Ⅰ和油封Ⅱ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油底壳为一体铸造,彻底规避现有结构个别情况容易出现机油渗漏问题;中间轴轴承采用双密封轴承,确保几乎任何工况下,外界环境中的泥水很难进入到轴承内部结构中,极大提升轴承的工作可靠性;中间轴、轴承等结构集成在油底壳上,同时油封采用大直径密封唇,确保安装中间轴时,油封不被划伤,提升结构工艺性。提升结构工艺性。提升结构工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底壳集成驱动轴中间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传动
,具体涉及一种油底壳集成驱动轴中间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汽车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代步工具。人们除了对汽车有智能化、网联化需求之外,还希望自己的汽车越野、脱困能力较强,满足这个需求就涉及到四轮驱动技术,其中,纵置四驱是一个主要的结构形式。
[0003]纵置四驱动力传递路线为发动机

变速器

分动器,然后动力分成两路,一路经过前传动轴

前主减

驱动轴,传递到前轮,另一路通过后传动轴

后主减

驱动轴,传递到后轮。前主减布置在动力总成的一侧,动力要传递到动力总成的另一侧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抬高动力总成,驱动轴中间轴从动力总成下面穿过,另一种是发动机油底壳做一个空腔结构,驱动轴中间轴从油底壳空腔结构内穿过(简称穿缸结构)。
[0004]对于越野车来说,车身高度较高,发动机舱空间较大,可以采用第一种方案;但是对于城市SUV和轿车来说,由于车身高度偏低,发动机舱空间偏小,需要采用第二种方案,即穿缸结构。由于道路条件越来越好,同时人们对车辆平顺性、NVH等方面要求不断提高,城市SUV和轿车越来越受欢迎,目前,穿缸结构在纵置四驱车型中应用占主导地位,随着时间推移,占比会稳步提升。
[0005]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盘结构,其在机油盘(也称为油底壳)基体的中部垂直贯穿一根阶梯形穿轴管来实现穿缸结构,阶梯形穿轴管两端与机油盘基体两侧的压装孔过盈配合实现密封,主减速器输出轴从阶梯形穿轴管穿过。实际应用时,驱动轴中间轴从油底壳穿过时,中间轴轴承暴露在环境中,两侧没有密封保护,车辆涉泥水时,轴承容易进水。并且,轴承与油底壳形成的腔体内容易存水,轴承存在较长时间泡泥水情况,进而容易引发轴承异响甚至失效;此外,阶梯形穿轴管两端与油底壳两侧的压装孔通过过盈配合进行密封,由于阶梯形穿轴管与油底壳结构壁厚不同,热膨胀变形不同,个别情况容易出现渗漏问题。
[0006]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分体式贯穿油底壳结构前驱动桥总成,前驱动桥总成中的主减速器总成和内半轴总成被连接在发动机油底壳上,成为一个整体,取消了单独的前驱动桥总成的悬置结构,有效地解决前桥总成布置空间狭小的问题。实际应用中,当车辆涉泥水特别是脱困泡泥水时,泥水会从轴承外圈与内半轴总成轴承座的间隙以及内半轴总成与油底壳安装面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油底壳腔体内,并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慢慢排出,这个过程中泥水向左流动到轴承油封,向右流动到前驱动桥油封时,形成长时间泡泥水工作场景,会降低密封系统寿命,此外,现有技术没有明确提出轴承的密封结构形式以及关键的性能参数,这些都会影响到系统的密封和寿命。
[0007]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过渡轴的主减速器:包括减速器主体和过渡轴;减速器主体包括半轴齿轮和油封,且半轴齿轮与油封之间形成连接腔室;过渡轴的一端穿过减速器主体靠近发动机油底壳一侧的连接腔室,并与半轴齿轮连接,过渡轴的另一端穿过减速器主体中的油封并连接驱动轴;过渡轴连接半轴齿轮的端部外圆面上设置有外花键,外
花键连接半轴齿轮;过渡轴连接驱动轴的端部内圆面上设置有内花键,内花键连接驱动轴,并将驱动轴部分置于过渡轴的内部。但是,其并未公开穿缸结构,以及集成中间轴、轴承等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油底壳集成驱动轴中间轴结构,以解决现有结构出现机油渗漏,结构工艺性及轴承的工作可靠性差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0]一种油底壳集成驱动轴中间轴结构,主要由油底壳1、中间轴2、卡簧Ⅰ3、轴承4、油封Ⅰ5以及油封Ⅱ6构成;
[0011]所述中间轴2和轴承4集成在油底壳1上,轴承4与中间轴2配合;所述卡簧Ⅰ3安装在中间轴2上;所述轴承4采用双密封轴承,其两侧分别采用油封Ⅰ5、油封Ⅱ6与中间轴2配合,使得轴承4处于油底壳1、中间轴2、油封Ⅰ5和油封Ⅱ6形成的密闭空间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油底壳1为一体铸造而成,其中部开有供中间轴2穿过的空腔结构。
[0013]进一步地,所述油底壳1一侧设有用于安装轴承4的轴承座孔以及用于安装油封Ⅰ5的油封座孔,另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油封Ⅱ6的油封座孔以及与前主减壳体配合的定位面11。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轴2一侧设有花键Ⅰ21、油封档Ⅰ22和轴承档23,另一侧设有油封档Ⅱ24、支撑档25和花键Ⅱ26。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花键Ⅰ21与驱动轴内花键配合,且配合处安装卡簧27。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轴承4的内圈与轴承档23为过盈配合,一侧通过油封档Ⅰ22的挡肩限位,另一侧通过卡簧Ⅰ3限位,轴承4外圈与油底壳1的轴承座孔为过盈配合,一侧通过油底壳1的挡肩限位,另一侧通过过盈保证限位。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轴承4为双密封宽轴承,最大工作倾角大于1度。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油封档Ⅱ24、支撑档25、花键Ⅱ26分别与前主减速器差速器相应结构配合。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轴2上还开有卡簧槽,卡簧Ⅰ3安装在中间轴2的卡簧槽内。
[0020]进一步地,所述油封Ⅰ5和油封Ⅱ6设有密封唇。
[0021]更进一步地,所述油封Ⅰ5、油封Ⅱ6的外圈与油底壳1的油封座孔均为过盈配合,密封唇分别与油封档Ⅰ22、油封档Ⅱ24配合。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油底壳为一体铸造,彻底规避现有结构个别情况容易出现机油渗漏问题;
[0024]2、中间轴轴承两侧分别采用油封Ⅰ、油封Ⅱ与中间轴配合,使得轴承处于油底壳、中间轴、油封Ⅰ、油封Ⅱ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此为第一道密封;轴承采用双密封轴承,轴承自身的密封为第二道密封;两道密封确保几乎任何工况下,外界环境中的泥水很难进入到轴承内部结构中,极大提升轴承的工作可靠性;
[0025]3、中间轴、轴承等结构集成在油底壳上,同时油封采用大直径密封唇,确保安装中间轴时,油封不被划伤,提升结构工艺性。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7]图1现有纵置四驱结构简图;
[0028]图2现有机油盘结构图示意图;
[0029]图3本专利技术油底壳集成驱动轴中间轴结构的结构图;
[0030]图4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油底壳 2.中间轴 3.卡簧Ⅰ4.轴承 5.油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底壳集成驱动轴中间轴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油底壳(1)、中间轴(2)、卡簧Ⅰ(3)、轴承(4)、油封Ⅰ(5)以及油封Ⅱ(6)构成;所述中间轴(2)和轴承(4)集成在油底壳(1)上,轴承(4)与中间轴(2)配合;所述卡簧Ⅰ(3)安装在中间轴(2)上;所述轴承(4)采用双密封轴承,其两侧分别采用油封Ⅰ(5)、油封Ⅱ(6)与中间轴(2)配合,使得轴承(4)处于油底壳(1)、中间轴(2)、油封Ⅰ(5)和油封Ⅱ(6)形成的密闭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底壳集成驱动轴中间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1)为一体铸造而成,其中部开有供中间轴(2)穿过的空腔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底壳集成驱动轴中间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1)一侧设有用于安装轴承(4)的轴承座孔以及用于安装油封Ⅰ(5)的油封座孔,另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油封Ⅱ(6)的油封座孔以及与前主减壳体配合的定位面(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底壳集成驱动轴中间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2)一侧设有花键Ⅰ(21)、油封档Ⅰ(22)和轴承档(23),另一侧设有油封挡Ⅱ(24)、支撑档(25)和花键Ⅱ(26);所述花键Ⅰ(21)与驱动轴内花键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凤张益智徐立辉于东洋魏长城郝能伟刘越李锋袁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