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报警器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以2019年8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9
‑
157263号为基础申请,该基础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申请。
[0003]本说明书中的公开涉及一种发出警报声的车辆用报警器。
技术介绍
[0004]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报警器。车辆用报警器在触点部闭合的状态下,通过磁吸引力将可动铁芯吸引到固定铁芯侧,振动板凹陷,可动铁芯与固定铁芯碰撞时的振动声传递到共鸣板。车辆用报警器通过共鸣板使该振动声共鸣并放大从而发出声音。喇叭开关接通期间,电流流过线圈,可动铁芯被拉向固定铁芯从而可动铁芯按压触点部,由此触点部断开,电流被切断,振动板复原。当振动板复原后,触点部闭合,电流再次流过线圈。这样,可动铁芯与固定铁芯的碰撞反复进行,振动板和共鸣板以高频振动,声波向前方侧发出,警告声向外部发出。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用报警器,所述车辆用报警器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具有开口部(112a);线圈(20),所述线圈被容纳于所述外壳,且通过通电而产生磁力;固定铁芯(22),所述固定铁芯被容纳于所述外壳;可动铁芯(4),所述可动铁芯通过对所述线圈通电所产生的磁吸引力而沿轴向朝向所述固定铁芯位移;振动板(3),所述振动板被设置成覆盖所述开口部,从而伴随着所述可动铁芯的轴向位移而振动;共鸣板(6),所述共鸣板使所述可动铁芯与所述固定铁芯碰撞时产生的声音放大;固定触点支承板(8),所述固定触点支承板的一端侧部(81)被固定并被容纳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固定触点支承板具有固定触点部(80);可动触点支承板(7),所述可动触点支承板被容纳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具有可动触点部(70),当对所述线圈的通电被切断时,所述可动触点部与所述固定触点部接触,当对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可动触点部从所述固定触点部离开;以及支承构件(93、193),所述支承构件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在所述轴向上支承所述固定触点支承板的所述另一端侧部(82);其中,所述支承构件具备:基板部(930),所述基板部在与所述固定触点支承板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上覆盖所述另一端侧部;以及弯曲凸部(932、1932),所述弯曲凸部从所述基板部局部地突出,并具有与所述固定触点支承板的所述另一端侧部接触而支承所述另一端侧部的弯曲凸面(932a、1932a)。2.一种车辆用报警器,所述车辆用报警器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具有开口部(112a);线圈(20),所述线圈被容纳于所述外壳,且通过通电而产生磁力;固定铁芯(22),所述固定铁芯被容纳于所述外壳;可动铁芯(4),所述可动铁芯通过对所述线圈通电所产生的磁吸引力而沿轴向朝向所述固定铁芯位移;振动板(3),所述振动板被设置成覆盖所述开口部,从而伴随着所述可动铁芯的轴向位移而振动;共鸣板(6),所述共鸣板使所述可动铁芯与所述固定铁芯碰撞时产生的声音放大;固定触点支承板(108),所述固定触点支承板的一端侧部(81)被固定并被容纳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固定触点支承板具有固定触点部(80);可动触点支承板(7),所述可动触点支承板被容纳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具有可动触点部(70),当对所述线圈的通电被切断时,所述可动触点部与所述固定触点部接触,当对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可动触点部从所述固定触点部离开;以及支承构件(293),所述支承构件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在与所述固定触点支承板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上覆盖所述固定触点支承板的另一端侧部(82),并且具有在所述轴向上支承所述另一端侧部的基板部(930);其中,...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