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764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用以连接相机模块及传递讯号,包括一绝缘本体、复数导电端子及一金属壳件;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底壁及环立于该底壁上方的四侧壁,该底壁与四侧壁之间构成一收容空间,且该四侧壁间隔设有复数用于收容导电端子的收容槽,导电端子一端伸入该收容空间,另端则露于绝缘本体之外;该金属壳件系包覆于绝缘本体外表,用以遮蔽该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四侧壁中至少有相邻第一及第二侧壁的交界端设一凹槽,该第一侧壁相邻于凹槽端自其顶缘向下设有一阶部,该第二侧壁相邻该凹槽端自其顶缘设一延伸入凹槽的抵部,使该金属壳件自第一侧壁的顶部包覆面延伸至阶部,再朝凹槽方向横设一容于凹槽的接地片,接地片的顶缘抵于前述抵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一种用于安装相机模块的连接器,可 使相机模块与其它装置达成导电性连接及讯号传递。
技术介绍
电子连接器的功能在提供一可分离的接口,来连接电子系统内部的两个子 系统(或装置),其主要的作用方式,乃是藉由连接器与该系统(或装置)相互装配 时,在接触接口上产生的正向接触力,从而达到传递讯号之目的。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许多消费性电子产品,例如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化随身助理(PDA)、平板型计算机或笔记型计算机等,均会在装置内安装 具有影像撷取功能的相机模块;而该相机模块即是加载于适配的连接器,用以 与其连接之装置达成导电性连接及讯号传递的作用。图1所示为一种常用的相机模块连接器,该连接器通常包含一绝缘本体10, 复数导电端子11,及一金属壳件12,该绝缘本体内具有一收容空间13用以容许 相机模块加载,且该绝缘本体10的侧壁间隔设有复数用以收容导电端子11的收 容槽IOI,而金属壳件12则系包覆于绝缘本体10外表,用以遮蔽该绝缘本体, 当相机模块(请参考后叙的其它图式)插入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13后,由该相机 模块的接触端与导电端子ll构成导电性连接而得以传递讯号;其中,该金属壳 体12设有一接地片121伸入该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13,其弹性接触端122用以抵住相机模块, 一则用以与外部电路板连接接地,另一则可以卡抵住相机模块 产生固持作用。如图1所示的接地片121是直接从绝缘本体1的侧壁顶缘转折而伸入收容空间13,由于该转折处123并没有受到拘束,而且常态下完全暴露在外,则易受 到外力干扰产生变形或折损;尤其在插拔该相机模块时更可能受到模块的干涉 或将接地片上拖而导致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且提供一种不易受到外 力干扰的、不易破损、使用寿命比较长的连接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复数导电端 子,及金属壳件;所述的绝缘本体具有一底壁及环立于该底壁上方的四侧壁, 该底壁与四侧壁之间构成一收容空间,且该四侧壁间隔设有复数用以收容导电 端子的收容槽;该导电端子具有伸入前述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的弹性接触端, 及另端露于绝缘本体之外的导通端;所述的金属壳件系包覆于绝缘本体外表, 其至少设有一伸入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的接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本 体四侧壁中至少于相邻第一及第二侧壁的交界端设一凹槽,该第一侧壁相邻于 凹槽端,自其顶缘向下设有一阶部,该第二侧壁相邻该凹槽端,自其顶缘设一 延伸入凹槽的抵部,且该阶部的位置相对低于该抵部;该接地片系自金属壳件 位于前述第一侧壁的顶部包覆面延伸至该阶部,再沿凹槽方向横设一容于凹槽 的弹片,该弹片的顶缘抵于前述的抵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因接地片被定位于侧壁的阶 部,可受到侧壁的保护而不直接暴露在外,使本技术不易受到外力的干扰; 再由于该接地片的顶缘受到抵部的拘束就不会产生上移、或被拖出的情形,使 连接器能维持正常使用寿命(比现有技术的连接器寿命长),不易破损。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常用相机模块连接器的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器具体实施例的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器用以连接相机模块及外部电路板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绝缘本体2底壁20侧壁21收容空间22收容槽23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2凹槽213阶部214抵部215定位槽216导电端子3接触端30导通端31电路板4预定电路40金属壳件接地片50包覆面51接地片的顶缘501相机模块6导电部60凸缘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连接器 包括一绝缘本体2,复数导电端子3,及一金属壳件5;该绝缘本体2具有一底壁20及环立于该底壁20上方的四侧壁21,该底璧 20与四侧壁21之间构成一收容空间22,且该四侧壁21间隔设有复数用以收容 导电端子3的收容槽23;该导电端子3包括一伸入前述绝缘本体2的收容空间22的弹性接触端30, 及另端露于绝缘本体2之外的导通端31,该接触端30系用以与插入连接器的电 子模块6(本实施例所揭为一相机模块)的导电部60接触,该导通端31则用于与 外部装置的电路板4的预定电路40导电性连接;该金属壳件5系包覆于绝缘本体2外表,用以遮蔽该绝缘本体2,其至少设 有一伸入绝缘本体2的收容空间22的弹性接地片50,该接地片除用以与外部电 路板4连接接地外,另可以卡抵住相机模块6产生固持作用;上述中,该绝缘本体2四侧壁21中至少于相邻第一 211及第二侧壁212的 交界端设一凹槽213,该第一侧壁211相邻于凹槽213端,自其顶缘向下设有一 阶部214;该第二侧壁212相邻该凹槽213端,自其顶缘设一延伸入凹槽213的 抵部215,且该阶部214的位置相对低于该抵部215;接地片50的形成,系自金属壳件5位于第一侧壁211的顶部包覆面51延伸 至该阶部214,再朝凹槽213方向横设一容于凹槽213的弹片所致;如此,该接 地片50的顶缘501即可受到前述抵部215的拘束,而不会产生上移、或甚至被 拖出的情形;再者,由于接地片50被定位于相对位置较低的阶部214,使受到 侧壁21的保护而不直接暴露在外,便不易受到外力的干扰而产生折损;上述外,为配合相机模块6的型式及防呆(防错,意即在过程失误发生之 前即加以防止),在该绝缘本体2的侧壁21顶缘设有若干定位槽216,用以对应 相机模块6外部的凸缘61,使该相机模块6欲插入绝缘本体2的收容空间22时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以防止错插。如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 的权利范围。凡是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依本技术所作的等效修 饰或变化,都仍涵盖于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复数导电端子,及金属壳件;所述的绝缘本体具有一底壁及环立于该底壁上方的四侧壁,该底壁与四侧壁之间构成一收容空间,且该四侧壁间隔设有复数用以收容导电端子的收容槽;该导电端子具有伸入前述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的弹性接触端,及另端露于绝缘本体之外的导通端;所述的金属壳件系包覆于绝缘本体外表,其至少设有一伸入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的接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本体四侧壁中至少于相邻第一及第二侧壁的交界端设一凹槽,该第一侧壁相邻于凹槽端,自其顶缘向下设有一阶部,该第二侧壁相邻该凹槽端,自其顶缘设一延伸入凹槽的抵部,且该阶部的位置相对低于该抵部;该接地片系自金属壳件位于前述第一侧壁的顶部包覆面延伸至该阶部,再沿凹槽方向横设一容于凹槽的弹片,该弹片的顶缘抵于前述的抵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可载有电子模块,所述的电子模块可以是相机模块。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侧壁顶缘设有若干个用于对应相机模块外部凸缘的、可使该相机模块插入绝缘本体收容空 间时具有一定方向性的定位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用以连接相机模块及传递讯号,包括一绝缘本体、复数导电端子及一金属壳件;该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复数导电端子,及金属壳件;所述的绝缘本体具有一底壁及环立于该底壁上方的四侧壁,该底壁与四侧壁之间构成一收容空间,且该四侧壁间隔设有复数用以收容导电端子的收容槽;    该导电端子具有伸入前述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的弹性接触端,及另端露于绝缘本体之外的导通端;    所述的金属壳件系包覆于绝缘本体外表,其至少设有一伸入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的接地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绝缘本体四侧壁中至少于相邻第一及第二侧壁的交界端设一凹槽,该第一侧壁相邻于凹槽端,自其顶缘向下设有一阶部,该第二侧壁相邻该凹槽端,自其顶缘设一延伸入凹槽的抵部,且该阶部的位置相对低于该抵部;    该接地片系自金属壳件位于前述第一侧壁的顶部包覆面延伸至该阶部,再沿凹槽方向横设一容于凹槽的弹片,该弹片的顶缘抵于前述的抵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长兴
申请(专利权)人:璞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