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滚针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78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滚针轴承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便于拆卸的滚针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外圈,所述第一轴承外圈为环状,且所述第一轴承外圈的内壁环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滚道;第一保持架,所述第一保持架设置在所述轴承的内圆孔中,所述第一保持架为环状,且所述第一保持架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有矩形的第一放置孔;滚针,每个所述第一放置孔内设置有一个滚针,且所述滚针为圆柱形;第一轴承内圈,所述第一轴承内圈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持架的内圆孔内,且所述第一轴承内圈的内壁为锥面,所述第一轴承内圈的外壁与所述滚针接触。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轴承内圈为锥面,当需要拆卸时只需要单次敲击,即可将轴承去除,减小滚针损坏的可能性。减小滚针损坏的可能性。减小滚针损坏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滚针轴承


[0001]本技术涉及滚针轴承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便于拆卸的滚针轴承。

技术介绍

[0002]滚针轴承是带圆柱滚子的滚子轴承,相对其直径,滚子既细又长。这种滚子称为滚针。滚针轴承装有细而长的滚子,因此径向结构紧凑,其内径尺寸和载荷能力与其它类型轴承相同时,外径最小,特别适用于径向安装尺寸受限制的支承结构。对于滚针轴承的拆卸一般采用敲击法:对第一轴承内圈施加敲击,此法简单易行,但是由于滚针轴承不同于滚珠轴承,其滚针不能沿轴承轴向方向转动,且由于第一轴承内圈于滚动轴配合紧密,所以需要多次敲击内圈,而当敲击拆卸内圈时,滚针产生轴向的运动趋势,这容易对滚针造成损伤,进而使得整个滚针轴承报废。
[0003]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滚针轴承,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便于拆卸的滚针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外圈,所述第一轴承外圈为环状,且所述第一轴承外圈的内壁环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滚道;第一保持架,所述第一保持架设置在所述轴承的内圆孔中,所述第一保持架为环状,且所述第一保持架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有矩形的第一放置孔;滚针,每个所述第一放置孔内设置有一个滚针,且所述滚针为圆柱形;第一轴承内圈,所述第一轴承内圈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持架的内圆孔内,且所述第一轴承内圈的内壁为锥面,所述第一轴承内圈的外壁与所述滚针接触。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轴承外圈用于与轴承座配合;滚道用于容纳滚针;第一保持架用于将各各滚针分隔开,以避免滚针与滚针之间摩擦产生阻力,第一放置孔用于放置滚针;滚针用于使得转动轴与轴承座之间实现化滑动为滚动,从而减小摩擦系数,减小摩擦力;第一轴承内圈用于与转动轴配合,以使得拆卸时不会虽坏滚针。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轴承外圈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轴承外圈,所述第二轴承外圈与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垂直。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本技术方案的第一轴承内圈的内壁为锥面,所以需要保持内壁与滚动轴的紧密接触,以避免松脱,所以需要提供一个轴向的力,对应得,也需要本技术方案能够承受一定得轴向力;第二轴承外圈的设置就是为了构成增强轴向承载力的结构。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轴承内圈靠近所述第二轴承外圈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轴承内圈,所述第二轴承外圈与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平行。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轴承内圈的设置就是为了构成增强轴向承载力的结构,第二轴承外圈与第二轴承内圈平行是为了在两者之间设置滚珠。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轴承外圈靠近所述第一轴承内圈的一侧设置有环形的第一滑道,所述第二轴承内圈靠近所述第二轴承外圈的一侧设置有对应得第二滑道。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的设置使得滚珠需要在被限制的轨道内滑动,从而避免当竖置时,滚珠与保持架由于重力的原因落至底部,使得保持架与第一轴承外圈接触,产生额外的摩擦。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轴承内圈与所述第二轴承外圈之间设置有第二保持架,所述第二保持架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圆形的第二放置孔,每个所述第二放置孔内设置有一个滚珠,且所述滚珠与所述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接触。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保持架用于分隔每个滚珠,以避免滚珠支架的接触,同时也能保持滚珠在第一滚道和第二滚道中滚动。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轴承内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内圈直径较小得一侧。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轴承内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内圈直径较小的一侧是因为当转动轴与第一轴承内圈配合时,第一轴承内圈直径较小的一侧较为远离转动轴,所以轴向力的方向朝向第一轴承内圈直径较小的一侧。
[001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轴承外圈的一侧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轴承外圈为环形,所述第二轴承外圈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一轴承外圈旋接。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便于拆卸,第二轴承外圈为可拆卸的固定设置在第一轴承外圈上。
[001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内壁上还是还设置有阻挡环。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阻挡环是为了放置第二轴承外圈旋转超出指定位置,而与第二轴承内壁的距离过近,无法容纳滚珠;同时阻挡环还可以阻挡旋接时产生的碎屑进入轴承滚道中。
[002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滚针轴承,与现有技术相比:
[0022]1.本技术拆卸便捷,只需单次敲击,即可取下滚针轴承;
[0023]2.由于只需要单次敲击即可从转动轴上取下本技术,减小了损坏滚针轴承的滚针的可能性;
[0024]3.为了适应第一轴承内圈的锥面,本技术可以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9]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剖面图A处的放大图。
[0030]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0

第一轴承外圈;101

滚道;20

第一保持架;201

第一放置孔;30

滚针;40

第一轴承内圈;401

第一滑道;50

第二轴承外圈;501

第二滑道;60

第二轴承内圈;70

第二保持架;701

第二放置孔;80

滚珠;90

阻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2]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滚针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外圈10,所述第一轴承外圈10为环状,且所述第一轴承外圈10的内壁环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滚道101;第一保持架20,所述第一保持架20设置在所述轴承的内圆孔中,所述第一保持架20为环状,且所述第一保持架20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有矩形的第一放置孔201;滚针30,每个所述第一放置孔201内设置有一个滚针30,且所述滚针30为圆柱形;第一轴承内圈40,所述第一轴承内圈40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持架20的内圆孔内,且所述第一轴承内圈40的内壁为锥面,所述第一轴承内圈40的外壁与所述滚针30接触。其中,滚道101的长度小于第一轴承外圈10的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滚针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轴承外圈(10),所述第一轴承外圈(10)为环状,且所述第一轴承外圈(10)的内壁环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滚道(101);第一保持架(20),所述第一保持架(20)设置在所述轴承的内圆孔中,所述第一保持架(20)为环状,且所述第一保持架(20)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有矩形的第一放置孔(201);滚针(30),每个所述第一放置孔(201)内设置有一个滚针(30),且所述滚针(30)为圆柱形;第一轴承内圈(40),所述第一轴承内圈(40)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持架(20)的内圆孔内,且所述第一轴承内圈(40)的内壁为锥面,所述第一轴承内圈(40)的外壁与所述滚针(30)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滚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外圈(10)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轴承外圈(50),所述第二轴承外圈(50)与所述第一轴承外圈(10)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滚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内圈(40)靠近所述第二轴承外圈(50)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轴承内圈(60),所述第二轴承外圈(50)与所述第二轴承内圈(60)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祯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沃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