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367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4
本申请涉及铸造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其包括上模;下模;下模腔,两个,开设于下模,所述下模腔形状与拉紧器一侧面形状相同,两所述下模腔对称设置;上模腔,两个,开设于上模,所述上模腔形状与拉紧器另一侧面形状相同,两所述上模腔与两所述下模腔对应设置;凸台,设置于下模,位于两下模腔之间;通槽,开设于上模,位于两上模腔之间,对应所述凸台;浇注孔,开设于所述凸台;浇注道,开设于所述凸台,连通所述浇注孔与两所述下模腔。本申请具有减少成本,提高拉紧器的生产效率的效果。率的效果。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


[0001]本申请涉及铸造模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铸造模具是铸造工艺中重要的一环。
[0003]参照图1,现有一种金属制件的拉紧器工件4,形似弯月状,其两端均形成能够与相邻零件连接的铰接孔41。使用时,根据使用的需求不同,可以将不同的连接件与铰接孔41连接,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需求。由于此类拉紧器形状不规则,机加工较难生产,因此目前一般都是采用内部形成有一个与拉紧器4形状相同的铸造模具,铸造成型。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目前此类拉紧器4,采用单独铸造方式进行铸造进行,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成本,提高拉紧器的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包括:
[0008]上模;
[0009]下模;
[0010]下模腔,两个,开设于下模,所述下模腔形状与拉紧器一侧面形状相同,两所述下模腔对称设置;
[0011]上模腔,两个,开设于上模,所述上模腔形状与拉紧器另一侧面形状相同,两所述上模腔与两所述下模腔对应设置;
[0012]凸台,设置于下模,位于两下模腔之间;
[0013]通槽,开设于上模,位于两上模腔之间,对应所述凸台;
[0014]浇注孔,开设于所述凸台;
[0015]浇注道,开设于所述凸台,连通所述浇注孔与两所述下模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台与通槽配合实现上模腔与下模腔的连接,将铸造拉紧器的金属熔液从浇注孔注入,金属熔液通过浇注道注入上模腔与下模腔内,模具内的熔液冷却后完成拉紧器工件的铸造成型,模具一模双穴设置,多个模具同时投入拉紧器的生产,实现拉紧器工件的批量生产,减少成本,提高拉紧器的生产效率。
[0017]可选的,所述拉紧器的铸造模具还包括:
[0018]定位柱,轴线水平设置,位于所述通槽内,与所述上模固定;
[0019]定位槽,开设于所述凸台,所述定位柱插设于所述定位槽。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定位柱与定位槽实现上模与下模的配合定位与固接,另一方面,定位柱与定位槽的设置,还实现拉紧器工件一端两侧面的铰接孔的成型。
[0021]可选的,所述拉紧器的铸造模具还包括:
[0022]定形柱,设置于所述上模腔内一端位置处,与所述上模固定;
[0023]定形槽,开设于所述下模腔内,与所述定形柱对应,所述定形柱能够插设于所述定形槽。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定形柱与定形槽实现上模与下模的配合定位与固接,另一方面,定形柱与定形槽的设置,还实现拉紧器工件另一端两侧面的铰接孔的成型。
[0025]可选的,所述拉紧器的铸造模具还包括:
[0026]定位孔一,多个,贯穿所述下模,位于所述下模腔外部;
[0027]定位孔二,多个,贯穿所述上模,所述定位孔二与所述定位孔一对应设置;
[0028]销柱,多个,各所述销柱均能够穿设过所述定位孔一与所述定位孔二。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与下模拼接时,销柱均穿设过定位孔二与定位孔一,实现对模具的定位与连接加固。
[0030]可选的,所述拉紧器的铸造模具还包括:
[0031]嵌槽,开设于所述下模,所述嵌槽与所述上模形状相同,所述上模能够插设于所述嵌槽内。
[00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能够完整插设在嵌槽内,实现上模与下模的紧密固接,保证拉紧器工件铸造时的密封性与成型的完整性。
[0033]可选的,所述拉紧器的铸造模具还包括:
[0034]卡柱,多个,固定于所述上模外周面;
[0035]卡槽,开设于所述下模,所述卡柱与所述卡槽对应设置,所述卡柱能够卡设于卡槽内。
[00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柱与卡槽实现上模与下模外周面的配合定位与紧密固接,确保上模与下模连接的密封性。
[0037]可选的,所述拉紧器的铸造模具还包括:
[0038]限位柱,固定于所述上模,位于所述上模腔外部;
[0039]限位槽,开设于所述下模,对应所述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能够插设于所述限位槽。
[00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与限位槽实现上模与下模的模腔外部的配合定位与紧密固接,加强了上模与下模连接的密封性,保证工件铸造的尺寸精确性。
[0041]可选的,所述上模还包括:
[0042]排气孔,贯穿所述上模,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所述上模腔区域内。
[004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金属熔液通过浇注道注入上模腔与下模腔内,排气孔实现促进铸造熔液的冷却成型,加快拉紧器工件成型的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004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45]1.上模与下模的配合,保证拉紧器工件的顺利成型生产,其次,模具一模双穴设置,多个模具同时投入拉紧器的生产,实现拉紧器工件的批量生产过程,减少成本,提高拉紧器的生产效率;
[0046]2.定位柱与定位槽实现上模与下模的配合定位与固接,且实现拉紧器工件一端两侧面的铰接孔的成型,定形柱与定形槽实现上模与下模的配合定位与固接,且实现拉紧器工件另一端两侧面的铰接孔的成型;
[0047]3.上模能够完整插设在嵌槽内,实现上模与下模的紧密固接,保证拉紧器工件铸造时的密封性与成型的完整性,限位柱与限位槽实现上模与下模的模腔外部的配合定位与紧密固接,加强了上模与下模连接的密封性,保证工件铸造的尺寸精确性;
[0048]4.卡柱与卡槽实现上模与下模外周面的配合定位与紧密固接,确保上模与下模连接的密封性;
[0049]5.排气孔实现促进铸造熔液的冷却成型,加快拉紧器工件成型的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5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的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的上模结构示意图。
[0052]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的下模结构示意图。
[0053]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54]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凸显限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0055]附图标记说明:1、上模;11、上模腔;12、通槽;13、定位柱;14、定形柱;15、定位孔二;16、卡柱;17、限位柱;18、排气孔;2、下模;21、浇注孔;211、浇注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下模腔(22),两个,开设于下模(2),所述下模腔(22)形状与拉紧器一侧面形状相同,两所述下模腔(22)对称设置;上模腔(11),两个,开设于上模(1),所述上模腔(11)形状与拉紧器另一侧面形状相同,两所述上模腔(11)与两所述下模腔(22)对应设置;凸台(23),设置于下模(2),位于两下模腔(22)之间;通槽(12),开设于上模(1),位于两上模腔(11)之间,对应所述凸台(23);浇注孔(21),开设于所述凸台(23);浇注道(211),开设于所述凸台(23),连通所述浇注孔(21)与两所述下模腔(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柱(13),轴线水平设置,位于所述通槽(12)内,与所述上模(1)固定;定位槽(24),开设于所述凸台(23),所述定位柱(13)插设于所述定位槽(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形柱(14),设置于所述上模腔(11)内一端位置处,与所述上模(1)固定;定形槽(25),开设于所述下模腔(22)内,与所述定形柱(14)对应,所述定形柱(14)能够插设于所述定形槽(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紧器的铸造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超姜惠利马之良
申请(专利权)人:莱阳市鑫和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