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气动马达的壳体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81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塞式气动马达的壳体安装结构,包括:支座,其内部设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的顶部设有开口;顶盖,其可拆卸地连接于支座的顶部,顶盖盖设于开口,顶盖设有贯通的限位孔;柱塞缸体,其设于容纳空间中,柱塞缸体与支座转动连接;旋转缸体,其设于容纳空间中,旋转缸体伸入限位孔中,旋转缸体与支座转动连接;润滑介质,其设于容纳空间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活塞式气动马达的壳体安装结构,当需要补充或更换润滑介质时,将顶盖从支座的顶部拆卸,使开口打开,从开口添加润滑介质或补充润滑介质,更换完毕或补充完毕后重新安装顶盖到支座的顶部,有助于储存润滑介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气动马达领域中。型可应用于气动马达领域中。型可应用于气动马达领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塞式气动马达的壳体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气动马达领域,特别涉及活塞式气动马达的壳体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气动马达也称为风动马达,是指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为旋转的机械能的装置。活塞式气动马达是一种通过曲柄或斜盘将若干个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变为回转运动的气动马达。
[0003]由于斜盘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变成回转运动,斜盘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若能用其他动力机构替代斜盘,应该可以降低活塞式气动马达的制造成本。动力机构需要浸润于润滑介质中,用于安装动力机构的壳体通常采用封闭的腔体结构,以确保润滑介质不易散失到外部。然而,封闭的壳体难以补充或更换润滑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塞式气动马达的壳体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活塞式气动马达的壳体安装结构,包括:
[0007]支座,其内部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顶部设有开口;
[0008]顶盖,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座的顶部,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开口,所述顶盖设有贯通的限位孔;
[0009]柱塞缸体,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柱塞缸体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
[0010]旋转缸体,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旋转缸体伸入所述限位孔中,所述旋转缸体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缸体位于所述柱塞缸体的前方,所述旋转缸体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柱塞缸体的转动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或直角;
[0011]柱塞,其后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柱塞缸体;
[0012]活塞,其前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旋转缸体,所述活塞的后端与所述柱塞的前端链接;
[0013]润滑介质,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柱塞的后端滑动连接于柱塞缸体,柱塞的前端连接于活塞的后端,活塞的前端滑动连接于旋转缸体,柱塞缸体与支座转动连接、旋转缸体与支座转动连接,使柱塞的前后直线运动可转变成旋转缸体的回转运动;由于柱塞缸体、柱塞、旋转缸体、活塞均位于支座的容纳空间中,润滑介质被储存于容纳空间中,当需要补充或更换润滑介质时,将顶盖从支座的顶部拆卸,使开口打开,从开口添加润滑介质或补充润滑介质,更换完毕或补充完毕后重新安装顶盖到支座的顶部,有助于储存润滑介质。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柱塞缸体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底部。
[0016]柱塞缸体驱动柱塞沿直线方向移动,柱塞带动活塞移动使旋转缸体做回转运动,由于柱塞缸体作为动力来源,将柱塞缸体设于容纳空间的底部,而润滑介质由于重力作用
流向容纳空间的底部,有助于柱塞缸体处于润滑介质的浸润环境下,保证柱塞缸体的转动更加顺滑,减少动力损失。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式气动马达的壳体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滚动轴承,所述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柱塞缸体的外部,所述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相抵。
[0018]柱塞缸体与支座通过第一滚动轴承实现转动连接,且柱塞缸体位于容纳空间的底部,从而确保润滑介质能够浸润第一滚动轴承,使得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与外圈的相对转动更加顺畅。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滚动轴承至少有两个,所有所述第一滚动轴承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
[0020]多个第一滚动轴承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于柱塞缸体的外部,所有第一滚动轴承共同支撑柱塞缸体,有助于柱塞缸体的转动更加顺畅。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式气动马达的壳体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二滚动轴承,所述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旋转缸体的外部,所述第二滚动轴承的外圈与所述限位孔的内壁相抵。
[0022]旋转缸体与顶盖通过第二滚动轴承实现转动连接,利用第二滚动轴承封闭限位孔的内壁与旋转缸体的外壁之间的空间,避免润滑介质从限位孔向外流失,且旋转缸体相对于顶盖转动更加顺畅。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座包括前后设置的前部与后部,所述前部与所述后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前部设有前腔室,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前腔室的顶部,所述后部设有后腔室,所述前腔室后侧与所述后腔室的前侧连通,所述前腔室与所述后腔室围成所述容纳空间。
[0024]支座由前部与后部可拆卸连接而成,前部的前腔室与后部的后腔室围成容纳空间,开口位于前腔室的顶部,旋转缸体设置于前腔室中、柱塞缸体设置于后腔室中,则分离前部与后部后,便于拆卸柱塞缸体及旋转缸体,有助于柱塞缸体及旋转缸体的检修。
[00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部的后侧壁设有凸条,所述凸条围绕设置于所述前腔室的外周,所述凸条插入所述后腔室中,所述凸条的外壁与所述后腔室的内壁相抵。
[0026]前部的后侧壁设有凸条,凸条围绕设置于前腔室的外周,凸条插入后腔室中与后腔室的内壁相抵,使得前部与后部之间形成密封结构,阻碍润滑介质从前部与后部之间的间隙流失。
[002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部的底壁高于所述后部的底壁。
[0028]前部的底壁高于后部的底壁,使得润滑介质能够流向后部的后腔室中,而柱塞缸体设于后腔室中,有助于润滑介质浸润柱塞缸体与后腔室之间的间隙,确保柱塞缸体顺畅转动。
附图说明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0]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活塞式气动马达的壳体安装结构,其一实施例的结构
示意图;
[0031]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活塞式气动马达的壳体安装结构,其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32]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活塞式气动马达的壳体安装结构,其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33]100、支座,101、前部,1011、前腔室,1012、凸条,102、后部,1021、后腔室,120、容纳空间,121、第一滚动轴承,122、第二滚动轴承,123、开口,130、顶盖,131、限位孔,200、柱塞缸体,400、旋转缸体,500、柱塞,510、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式气动马达的壳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00),其内部设有容纳空间(120),所述容纳空间(120)的顶部设有开口(123);顶盖(130),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座(100)的顶部,所述顶盖(130)盖设于所述开口(123),所述顶盖(130)设有贯通的限位孔(131);柱塞缸体(200),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120)中,所述柱塞缸体(200)与所述支座(100)转动连接;旋转缸体(400),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120)中,所述旋转缸体(400)伸入所述限位孔(131)中,所述旋转缸体(400)与所述支座(100)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缸体(400)位于所述柱塞缸体(200)的前方,所述旋转缸体(400)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柱塞缸体(200)的转动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或直角;柱塞(500),其后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柱塞缸体(200);活塞(510),其前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旋转缸体(400),所述活塞(510)的后端与所述柱塞(500)的前端链接;润滑介质,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120)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气动马达的壳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缸体(200)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20)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式气动马达的壳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气动马达的壳体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滚动轴承(121),所述第一滚动轴承(121)的内圈套设于所述柱塞缸体(200)的外部,所述第一滚动轴承(121)的外圈与所述容纳空间(120)的内壁相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君承李雷生李纪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精克仕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