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气动马达的配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79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塞式气动马达的配流机构,包括:支座;柱塞缸体,其转动连接于支座,柱塞缸体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贯通的柱塞缸孔;挡板,其连接于支座,挡板位于柱塞缸体的后方;配流座,其设于柱塞缸体与挡板之间,配流座抵接于柱塞缸体的后侧,配流座的前侧设有进气孔与出气孔,进气孔与出气孔围绕柱塞缸体的转动轴线间隔分布,配流座的后侧壁设有装配孔,配流座设有进气通道与滑块,进气通道与装配孔连通,滑块滑动设置于装配孔中,滑块的外侧壁与装配孔的内侧壁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活塞式气动马达的配流机构,使得柱塞缸体以较短的时间停止转动,以缩短气动马达停止的响应时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气动马达领域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气动马达领域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气动马达领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塞式气动马达的配流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气动马达领域,特别涉及活塞式气动马达的配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气动马达也称为风动马达,是指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为旋转的机械能的装置。活塞式气动马达是一种通过曲柄或斜盘将若干个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变为回转运动的气动马达。
[0003]配流机构安装于柱塞缸体上,配流机构与柱塞缸体密封连接,配流机构为柱塞缸体提供气流流入及流出的通道,以确保气动马达持续平稳运行。若气动马达需要停止时,停止向配流机构通入气体,令柱塞缸体停止转动,然而,柱塞缸体的气缸中残留的气体通过配流机构向外排出,令柱塞缸体仍然保持转动状态,延长气动马达停止的响应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塞式气动马达的配流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活塞式气动马达的配流机构,包括:
[0007]支座;
[0008]柱塞缸体,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座,以所述柱塞缸体的转动轴向为相对的前后方向,所述柱塞缸体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贯通的柱塞缸孔,所有所述柱塞缸孔围绕所述柱塞缸体的转动轴线间隔分布;
[0009]挡板,其连接于所述支座,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柱塞缸体的后方;
[0010]配流座,其设于所述柱塞缸体与所述挡板之间,所述配流座抵接于所述柱塞缸体的后侧,所述配流座的前侧设有进气孔与出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出气孔围绕所述柱塞缸体的转动轴线间隔分布,所述配流座的后侧壁设有装配孔,所述配流座设有进气通道与滑块,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装配孔连通,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装配孔中,所述滑块的外侧壁与所述装配孔的内侧壁密封。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配流座抵接于柱塞缸体的后侧,配流座的进气孔与出气孔分别朝向柱塞缸体的多个柱塞缸孔,通过进气通道向装配孔通入气体,令滑块沿着装配孔向后移动并抵压于挡板的前侧壁,气体在装配孔中推动滑块与配流座互相远离,使配流座向前移动并抵压于柱塞缸体的后侧,从而使得配流座的前侧壁与柱塞缸体的后侧之间密封连接,令多个柱塞缸孔分别连通进气孔与出气孔,使柱塞缸体能够持续平稳转动;需要柱塞缸体停止转动时,停止向进气通道通入气体,使装配孔中的气体经进气通道排出,从而使得滑块与挡板分离,则配流座的前侧壁与柱塞缸体的后侧出现间隙,使得所有柱塞缸孔中的气体从该间隙流出,使得柱塞缸体以较短的时间停止转动,以缩短气动马达停止的响应时间。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进气通道。
[0013]进气孔与进气通道连通,则进气通道向进气孔及装配孔通入气体,即进气孔的气压与装配孔的气压相同,滑块抵压挡板的压力大小随着进气通道通入气体的气压大小而变化,有助于节省气源。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流座的后侧壁设有连接柱,所述挡板的前侧壁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柱的位置与所述连接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柱插入所述连接孔中。
[0015]配流座后侧壁的连接柱插入挡板前侧壁的连接孔中,使得配流座与挡板的相对位置固定,当柱塞缸体转动时,配流座保持静止,避免柱塞缸体带动配流座转动,从而确保柱塞缸体的柱塞缸孔能够依次连通配流座的进气孔与出气孔,保证柱塞缸体持续平稳运行。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流座的前侧壁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进气孔的外围,所述活塞式气动马达的配流机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密封圈被抵压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后侧壁与所述柱塞缸体的后侧壁之间;
[0017]和/或,所述配流座的前侧壁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于所述出气孔的外围,所述活塞式气动马达的配流机构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密封圈被抵压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后侧壁与所述柱塞缸体的后侧壁之间。
[0018]第一密封圈设置于配流座前侧壁的第一凹槽中,第一密封圈密封进气孔的外围与柱塞缸体后侧壁之间的间隙;第二密封圈设置于配流座前侧壁的第二凹槽中,第二密封圈密封出气孔的外围与柱塞缸体后侧壁之间的间隙;避免进气孔、柱塞缸孔、出气孔形成的气体流动通道泄漏。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配孔的前侧壁设有进气凹槽,所述进气凹槽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
[0020]装配孔前侧壁的进气凹槽与进气通道连通,当滑块的前侧壁与装配孔的前侧壁紧密贴合时,进气通道向进气凹槽通入气体,进气凹槽提供气体进入装配孔的预留空间,以确保进气通道的气体能够在进气凹槽中形成高压并推动滑块向后移动。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的后侧壁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向后延伸,所述凸块位于所述滑块的中部。
[0022]滑块的后侧壁设有凸块,当装配孔中的气体推动滑块向后移动,滑块后侧壁的凸块与挡板的前侧壁相抵,向后延伸的凸块有助于缩短滑块向后移动的距离,且减少滑块的体积从而减轻滑块的重量,令气体推动滑块移动更加顺畅。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式气动马达的配流机构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套设于所述滑块的外侧壁,所述密封环的前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装配孔连通。
[0024]密封环套设于滑块的外侧壁,密封环的前侧设有环形凹槽,当气体从进气通道进入装配孔后,气体进入密封环前侧的环形凹槽中,随着气体不断进入装配孔中,气体使环形凹槽向外扩张,从而有助于密封环的外侧壁紧贴于装配孔的内侧壁,提高密封环的密封效果。
[00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形状呈前大后小的锥形结
构。
[0026]环形凹槽的截面形状呈前大后小的锥形结构,气体从前往后进入环形凹槽中,使环形凹槽的前侧向外扩张的距离大于环形凹槽的后侧向外扩张的距离,有助于环形凹槽的前侧外侧壁紧贴于装配孔的内侧壁,提高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活塞式气动马达的配流机构,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活塞式气动马达的配流机构,其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活塞式气动马达的配流机构,其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31]图4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活塞式气动马达的配流机构,其一实施例中滑块的剖视示意图;
[0032]图5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活塞式气动马达的配流机构,其一实施例中配流座的前视示意图。
[0033]100、支座,110、挡板,111、连接孔,200、柱塞缸体,210、柱塞缸孔,300、配流座,310、进气孔,311、第一凹槽,320、出气孔,321、第二凹槽,330、装配孔,331、进气凹槽,3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式气动马达的配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00);柱塞缸体(200),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座(100),以所述柱塞缸体(200)的转动轴向为相对的前后方向,所述柱塞缸体(200)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贯通的柱塞缸孔(210),所有所述柱塞缸孔(210)围绕所述柱塞缸体(200)的转动轴线间隔分布;挡板(110),其连接于所述支座(100),所述挡板(110)位于所述柱塞缸体(200)的后方;配流座(300),其设于所述柱塞缸体(200)与所述挡板(110)之间,所述配流座(300)抵接于所述柱塞缸体(200)的后侧,所述配流座(300)的前侧设有进气孔(310)与出气孔(320),所述进气孔(310)与所述出气孔(320)围绕所述柱塞缸体(200)的转动轴线间隔分布,所述配流座(300)的后侧壁设有装配孔(330),所述配流座(300)设有进气通道(340)与滑块(350),所述进气通道(340)与所述装配孔(330)连通,所述滑块(350)滑动设置于所述装配孔(330)中,所述滑块(350)的外侧壁与所述装配孔(330)的内侧壁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气动马达的配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310)连通所述进气通道(3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气动马达的配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流座(300)的后侧壁设有连接柱(360),所述挡板(110)的前侧壁设有连接孔(111),所述连接柱(360)的位置与所述连接孔(1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柱(360)插入所述连接孔(111)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雷生廖君承李纪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精克仕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