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调节透光度的汽车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228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调节透光度的汽车膜,包括透光膜本体,所述透光膜本体包括PET保护膜一,所述PET保护膜一一侧设置有调节膜一,所述调节膜一一侧设置有调节膜二,所述调节膜二一侧设置有PET保护膜二。该种双向调节透光度的汽车膜,通过设置的调节膜一和调节膜二可以实现该透光膜本体的双向调节,即在光线较强的条件下,对调节膜一和调节膜二都不进行通电,实现对光线的遮蔽;在光线较弱的条件下,对调节膜一不通电,调节膜二通电,使透光膜本体具有微弱透光能力;在光线较暗的条件下,对调节膜一和调节膜二都进行通电,使调节膜一和调节膜二呈现透明状态,方便车内乘客清楚观察车外界环境,提高该透光膜本体使用的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调节透光度的汽车膜


[0001]本技术涉及车用贴膜
,具体为一种双向调节透光度的汽车膜。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贴膜是在车辆前后风挡玻璃、侧窗玻璃以及天窗上贴上一层薄膜状物体。目前普遍使用金属铝、银、镍、铟等对红外线有较高反射率的纳米级金属层作为高透光层及特种UV吸收剂吸收紫外线,也可以用来对车内进行遮蔽,起到保护隐私的作用。
[0003]传统的汽车膜内部结构比较简单,通常只是单一的膜结构,通过涂刷遮蔽涂料起到保护隐私的作用,但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不能够清楚的观察车外面的情况,不太方便进行使用,且不具备对透光度进行双向调节的功能。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双向调节透光度的汽车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双向调节透光度的汽车膜,包括透光膜本体,所述透光膜本体包括PET保护膜一,所述PET保护膜一一侧设置有调节膜一,所述调节膜一一侧设置有调节膜二,所述调节膜二一侧设置有PET保护膜二,所述PET保护膜二一侧涂抹有粘贴面,所述透光膜本体一侧设置有汽车本体,所述汽车本体内部设置有后排透光镜,且所述粘贴面一侧与所述后排透光镜一侧固定粘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ET保护膜一和所述PET保护膜二皆为透明材质,且所述PET保护膜一和所述PET保护膜二皆为聚乙烯材质。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膜一和所述调节膜二材质相同,所述调节膜一包括ITO膜一和ITO膜二,所述ITO膜一和所述ITO膜二之间设置有液晶离子层。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ITO膜一和所述ITO膜二底部一侧皆固定连接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一侧固定连接有通电导线,所述通电导线一端与所述汽车本体内部设置的电源模块电性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ITO膜一和所述ITO膜二材质相同,且所述ITO膜一和所述ITO膜二皆为n型半导体材料。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ET保护膜一、所述调节膜一、所述调节膜二以及所述PET保护膜二采用热压复合工艺相互压合制成。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种双向调节透光度的汽车膜,通过设置的PET保护膜一和PET保护膜二可以实现对该透光膜本体的两侧进行保护,提高该透光膜本体的抗刮痕性能,增加该透光膜本体的使用寿命;
[0013]2、该种双向调节透光度的汽车膜,通过设置的调节膜一和调节膜二可以实现该透
光膜本体的双向调节,即在光线较强的条件下,对调节膜一和调节膜二都不进行通电,实现对光线的遮蔽,避免光线较强对车内乘客晒伤;在光线较弱的条件下,对调节膜一不通电,调节膜二通电,使透光膜本体具有微弱透光能力,即不阻挡车内乘客观察车外环境,又能够阻挡一定光线,提高乘客在车内乘坐的舒适性;在光线较暗的条件下,对调节膜一和调节膜二都进行通电,使调节膜一和调节膜二呈现透明状态,方便车内乘客清楚观察车外界环境,提高该透光膜本体使用的安全性;
[0014]3、该种双向调节透光度的汽车膜,通过设置的导电片和通电导线可以在ITO膜一和ITO膜二之间形成电场,从而带动液晶离子层内部的离子进行移动,实现调节膜一或调节膜二内部透明、不透明状态的变化。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双向调节透光度的汽车膜的透光膜本体安装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种双向调节透光度的汽车膜的透光膜本体拆分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种双向调节透光度的汽车膜的调节膜一拆分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一种双向调节透光度的汽车膜的透光膜本体电路闭合光线穿透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一种双向调节透光度的汽车膜的透光膜本体电路断开光线穿透示意图。
[0021]图中:1、透光膜本体;2、PET保护膜一;3、调节膜一;301、ITO膜一;302、ITO膜二;303、液晶离子层;304、导电片;305、通电导线;4、调节膜二;5、PET保护膜二;6、粘贴面;7、汽车本体;701、后排透光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实施例:如图1

5所示,本技术一种双向调节透光度的汽车膜,包括透光膜本体1,透光膜本体1包括PET保护膜一2,PET保护膜一2一侧设置有调节膜一3,调节膜一3一侧设置有调节膜二4,调节膜二4一侧设置有PET保护膜二5,PET保护膜二5一侧涂抹有粘贴面6,透光膜本体1一侧设置有汽车本体7,汽车本体7内部设置有后排透光镜701,且粘贴面6一侧与后排透光镜701一侧固定粘接。
[0024]其中,PET保护膜一2和PET保护膜二5皆为透明材质,且PET保护膜一2和PET保护膜二5皆为聚乙烯材质,通过设置的PET保护膜一2和PET保护膜二5可以实现对该透光膜本体1的两侧进行保护,提高该透光膜本体1的抗刮痕性能,增加该透光膜本体1的使用寿命。
[0025]其中,调节膜一3和调节膜二4材质相同,调节膜一3包括ITO膜一301和ITO膜二302,ITO膜一301和ITO膜二302之间设置有液晶离子层303,通过设置的调节膜一3和调节膜二4可以实现该透光膜本体1的双向调节,即在光线较强的条件下,对调节膜一3和调节膜二4都不进行通电,实现对光线的遮蔽,避免光线较强对车内乘客晒伤;在光线较弱的条件下,
对调节膜一3不通电,调节膜二4通电,使透光膜本体1具有微弱透光能力,即不阻挡车内乘客观察车外环境,又能够阻挡一定光线,提高乘客在车内乘坐的舒适性;在光线较暗的条件下,对调节膜一3和调节膜二4都进行通电,使调节膜一3和调节膜二4呈现透明状态,方便车内乘客清楚观察车外界环境,提高该透光膜本体1使用的安全性。
[0026]其中,ITO膜一301和ITO膜二302底部一侧皆固定连接有导电片304,导电片304一侧固定连接有通电导线305,通电导线305一端与汽车本体7内部设置的电源模块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的导电片304和通电导线305可以在ITO膜一301和ITO膜二302之间形成电场,从而带动液晶离子层303内部的离子进行移动,实现调节膜一3或调节膜二4内部透明、不透明状态的变化。
[0027]其中,ITO膜一301和ITO膜二302材质相同,且ITO膜一301和ITO膜二302皆为n型半导体材料,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高的导电率、高的可见光透过率、高的机械硬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调节透光度的汽车膜,包括透光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膜本体(1)包括PET保护膜一(2),所述PET保护膜一(2)一侧设置有调节膜一(3),所述调节膜一(3)一侧设置有调节膜二(4),所述调节膜二(4)一侧设置有PET保护膜二(5),所述PET保护膜二(5)一侧涂抹有粘贴面(6),所述透光膜本体(1)一侧设置有汽车本体(7),所述汽车本体(7)内部设置有后排透光镜(701),且所述粘贴面(6)一侧与所述后排透光镜(701)一侧固定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调节透光度的汽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保护膜一(2)和所述PET保护膜二(5)皆为透明材质,且所述PET保护膜一(2)和所述PET保护膜二(5)皆为聚乙烯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调节透光度的汽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膜一(3)和所述调节膜二(4)材质相同,所述调节膜一(3)包括I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凯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邦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