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褪黑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847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褪黑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速释部和肠溶缓释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褪黑素用量少,为常规产品的十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但效果持久,体内褪黑素血药浓度相对变化小,相对副作用小,安全健康,且所用原辅料均符合保健食品法规,经济实用。经济实用。经济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褪黑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保健食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褪黑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褪黑素(N

乙酰基
‑5‑
甲氧基色胺)又称褪黑激素、美拉酮宁、抑黑素、松果腺素,是一种由哺乳动物与人体自身松果体分泌的吲哚类调节激素,被证实在调节人体自然觉醒周期(昼夜节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褪黑素对于失眠人群的睡眠质量调节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褪黑素还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进程、缓解偏头痛、调节时差、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
[0003]褪黑素大部分在松果体内合成,少量合成于视网膜、胃肠道和胰腺神经内分泌细胞等。午夜至凌晨3点之间,血浆褪黑素峰值最高,但白天明显下降至10~20pg/mL褪黑激素的生物合成还与年龄有较大关系,3~5岁幼儿的夜间褪黑激素分泌量最高,青春期分泌量略有下降,此后随着年龄增大褪黑素的分泌量逐渐下降,特别是35岁以后,体内自身分泌的褪黑素明显下降,平均每10年降低10

15%。到老年时昼夜节律渐趋平缓甚至消失,从而会出现一系列的失眠、多梦、疲劳健忘等症状。研究数据报道年轻人午夜至凌晨3点血浆褪黑素峰值最该可达110~130pg/mL,年长的人群一般为50~70pg/mL。而褪黑素水平降低、睡眠减少是人类脑衰老的重要标志之一。褪黑素是一种通过内分泌系统调节而起效的内源性物质,在体内具有特定的代谢途径,其药物与代谢物不会在体内蓄积。睡前适当的补充褪黑素,可以调整和恢复人体昼夜节律,使体内的褪黑素水平维持在较为正常的范围内,但其生物半衰期较短,仅为30~50min。
[0004]褪黑素作为一种安全性良好的促睡眠药物,适量摄入可以有效改善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失眠症状。但长期过量服用褪黑素,可能影响机体正常分泌褪黑素的功能,进而导致睡眠功能紊乱,加重失眠;服用过多还会使人精神不佳,困倦欲睡,出现注意力分散、反应力下降、腹痛腹泻;有研究报称长期使用褪黑素补充剂会增加骨折的风险,不建议在骨折后高剂量服用;褪黑素会影响人体睾酮和雌激素代谢,损害男性的精子功能。在非常高的剂量(超过75mg)下,褪黑素可能会阻碍女性排卵,并可能会导致更年期女性月经恢复或少量来潮;褪黑素能显著降低健康人群(无高血压症状)的血压水平,相反,还可能增加服用抗高血压药物人群的血压;同时服用褪黑素和华法林可能导致出血。关于褪黑素安全性的研究较少,因此褪黑素的使用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0005]孕妇和儿童的使用安全性还无法确定,国内尚未出台褪黑素合理使用的指南性文件,在我国被批准可用于保健食品。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褪黑素可由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进而抑制性腺的功能,褪黑素也可与性腺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抑制人体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服用过多剂量的褪黑素,会造成性腺退化、造成不孕不育。此外,褪黑素的还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其他激素如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泌乳激素、黄体酮、雌激素、皮质醇的分泌,不正确使用褪黑素会导致这些激素的分泌紊乱,影响人体机能。
[0006]国内市场褪黑素的产品以保健食品居多,剂量范围1~3mg,由于法规限制都是普通的速释制剂,服用后迅速释放,用药量达年轻人分泌高峰的1600~5000倍。国外用量较高,加拿大规定用量为0.1~10mg,欧盟每日用量≥0.5mg,高剂量下的副作用发生率相对更明显。
[0007]CN1488346A《褪黑素双层控释片及制备工艺》提供了一种速释和缓释的双层片剂,虽然效果持久,但总剂量为几毫克到十多毫克,剂量很大,失去了缓释的意义;也使得体内褪黑素血药浓度变化太大,且需要10多个小时才能达到清醒的状态,存在很大的健康风险。
[0008]目前市面上的褪黑素制剂普遍为普通片剂或胶囊,具有起效快的优点,维持的时间为5小时后,相对容易惊醒,维持时间较短,作用时效无法维持7~8小时;且退褪黑素摄入量高,体内浓度相对变化太大,长时间服用,依赖性高,副作用发生率相对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褪黑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褪黑素用量少,为常规产品的十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但效果持久,体内褪黑素血药浓度相对变化小,相对副作用小,安全健康,且所用原辅料均允许用于保健食品,经济实用。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褪黑素制剂,包括速释部和肠溶缓释部;其中,按质量份数,所述速释部包括:褪黑素0.04~0.12份、稀释剂20~140份;所述肠溶缓释部包括:褪黑素0.001~0.01份、缓释材料0.4~20份、稀释剂12~90份、包衣剂0.6~24份。
[0011]所述稀释剂为微晶纤维素、乳糖、甘露醇、白砂糖、糊精、糖醇、低聚糖、淀粉、预胶化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0012]所述缓释材料为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0013]所述包衣剂为肠溶薄膜包衣剂。
[0014]所述肠溶缓释部外层包有肠溶薄膜包衣。
[0015]所述褪黑素通过化学合成或提取方法制备得到。
[0016]所述提取方法为:
[0017](1)含褪黑素较高原料(如核桃、开心果)经干燥、粉碎处理;
[0018](2)乙醇或水提取3次,每次6

10倍体积;料液分离后得到提取液;
[0019](3)提取液经大孔树脂吸附后,用70%

95%乙醇解析;
[0020](4)解析液经减压浓缩后进行萃取后,加热回收溶剂并得到含褪黑素的稠浸膏;
[0021](5)将含褪黑素的稠浸膏干燥后粉碎、过筛、包装得到褪黑素产品。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褪黑素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3](1)根据配方称取各物料,过筛称量后备用;
[0024](2)制备速释部:将速释部物料混合均匀,置于制粒机中制成颗粒,颗粒大小14~40目,备用;
[0025](3)制备肠溶缓释部:将缓释部物料混合均匀,置于制粒机中制成14~40目颗粒后,进行包肠溶薄膜衣;
[0026](4)将上述制备的速释部和肠溶缓释部颗粒,添加或不添加润滑剂、营养素等其他成分进行总混,混合均匀;
[0027](5)将总混后的物料充填胶囊,或压成片,或制成其他形式的产品。
[0028]所述步骤(4)中的润滑剂为硬脂酸镁。
[0029]有益效果
[0030]本专利技术可维持高质量睡眠7~8h左右,入睡快,效果持久,不易惊醒;褪黑素用量少,为常规产品的十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可维持高质量睡眠7~8h左右,入睡快,效果持久,不易惊醒;但效果持久,体内褪黑素血药浓度相对变化小,相对副作用小,安全健康,且所用原辅料均允许用于保健食品,经济实用;还避免了现有混合制剂产品用量大的成本和安全风险,且因法规不能在国内销售和缓释材料的安全风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褪黑素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速释部和肠溶缓释部;其中,按质量份数,所述速释部包括:褪黑素0.04~0.12份、稀释剂20~140份;所述肠溶缓释部包括:褪黑素0.001~0.01份、缓释材料0.4~20份、稀释剂12~90份、包衣剂0.6~2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褪黑素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微晶纤维素、乳糖、甘露醇、白砂糖、糊精、糖醇、低聚糖、淀粉、预胶化淀粉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褪黑素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材料为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褪黑素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剂为肠溶薄膜包衣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褪黑素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肠溶缓释部外层包有肠溶薄膜包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褪黑素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褪黑素通过化学合成或提取方法制备得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褪黑素制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杲刘勇张依晨赵娅英李红方飞义利方燕李生伟张斌陈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玉健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