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板安装型接插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294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板安装型接插件,可以适当并简单地设置具有作为与相对侧接插件嵌合锁紧用的卡定部所需要的锁紧强度的卡定部。基板侧接插件(C2)具有树脂制的接插件外壳(10)和固定在该外壳(1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并安装在电路基板(P)上的固定用配件(15A、15B)。在该基板侧接插件(C2)的固定用配件(15A、15B)上设置钩(17a),该钩(17a)与形成于作为相对侧接插件的配线侧接插件(C1)的外壳(20)的卡定部(28)扣合,而将两接插件(C1、C2)卡定成嵌合锁紧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基板安装型接插件
技术介绍
以往以来,一般公知有如下的接插件通过将阳端子安装在散线的末端,在并列具有多个端子收容室的阴接插件外壳的各端子收容室中收容上述阳端子,构成阴接插件,另一方面,通过将用于收容阴端子的阳接插件外壳安装在印制基板上构成阳接插件(基板安装型接插件),通过使这些接插件相互结合,使散线通过两端子与印制基板的电路电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在这种接插件中,例如对于适用于车辆搭载用的各种电器的接插件,从节省空间的要求出发,更加要求小型化,于是出现如下的问题。通常,在这种接插件中,构成为通过将卡定部一体形成于接插件外壳上,并使这些卡定部彼此扣合而使接插件彼此嵌合锁紧。然而,伴随外壳的小型化,设置卡定部的位置及其大小都受到限制,在与成型配件的关系上,接插件外壳的设计以及制造都变得复杂。从而,接插件不断变得小型化,而另一方面适当并简单地设置可以确保必要的锁紧强度的卡定部也成为了一个课题。此外,使接插件彼此嵌合时,操作者通常通过卡定部扣合于相对侧接插件的外壳时的感觉或者声音(锁紧感)来感知接插件变成嵌合状态的情况,伴随接插件的小型化,卡定部变得小型化,从而出现如下的问题接插件嵌合时的锁紧感降低,难以感知接插件嵌合完成状态,操作性变差。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在基板安装型接插件中,可以促进接插件的小型化,并同时适当而简单地设置可以确保必要的锁紧强度的卡定部,更为优选可以确保使接插件嵌合时的锁紧感变得良好。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第一专利技术的基板安装型接插件,具有树脂制的外壳,以并列排列的状态对连接于电路基板的多个端子进行保持;固定用配件,固定于该外壳中作为上述端子的并列方向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并安装在上述电路基板上,其中,在上述固定用配件上,设置卡定部,其扣合于与该接插件嵌合的相对侧接插件的外壳上,而将两接插件卡定成嵌合锁紧的状态。这样,根据将相对相对侧接插件的嵌合锁紧用的卡定部设置在固定用配件上的基板安装型接插件的构成,不需要在外壳本身设置卡定部,相应地外壳的设计制造变得容易,结果可以简单地设置卡定部。特别是由于卡定部由金属构成而有利于强度,因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卡定部的变形等。其结果可以确保锁紧强度良好。在该接插件中,优选构成如下(第二专利技术)在固定用配件上设置具有上述卡定部的可以弯曲的挠性片,该挠性片在上述两接插件相互嵌合时随之被压向对侧外壳而产生弯曲位移,在两接插件处于完全的嵌合状态时发生弹性回复,使上述卡定部扣合于相对侧接插件的外壳上。根据这样的接插件的构成,挠性片从弯曲状态回复时,该挠性片与外壳等抵接,产生声音或者振动(冲撞感),由该声音或者振动可以感知外壳彼此成为完全嵌合状态(也就是提高锁紧感),从而可以适当且快速地进行接插件彼此的嵌合操作。此时,优选构成如下(第三专利技术)在该基板安装型接插件的外壳上设置通过插入相对侧接插件的上述外壳而使其嵌合的嵌合用凹部,在该嵌合用凹部内设置上述固定用配件的挠性片,并在该嵌合用凹部的内面部位设置挠性片的抵接部分,而且,在相对侧接插件的外壳插入上述嵌合用凹部时,上述挠性片被压向该外壳而向离开该抵接部分的方向弯曲,在两接插件成为完全嵌合状态时,上述挠性片发生弹性回复而与上述抵接部分抵接。根据这样的构成,在相互嵌合的内外的外壳中,由于可以使挠性片相对外侧的外壳(也就是基板安装型接插件的外壳)抵接,因而操作者可以更容易地感知声音以及振动(冲撞感)。也就是进一步提高了锁紧感。此时,优选构成如下(第四专利技术)在扣合于上述固定用配件的卡定部的相对侧接插件的上述外壳的被卡定部上形成导向面,该导向面与上述卡定部抵接并使上述挠性片向离开上述抵接部分的方向弯曲,相对侧接插件的外壳插入上述嵌合用凹部时,通过沿上述导向面引导上述卡定部,上述挠性片发生弯曲位移,两接插件成为完全的嵌合状态时,卡定部从上述导向面脱离,挠性片发生弹性回复,并且上述卡定部相对被卡定部成为扣合状态。根据该构成,可以以简单的构成,在接插件嵌合时产生上述声音以及振动(冲撞感)。在第二专利技术的基板安装型接插件中,也可以在上述固定用配件上设置抵接部分,该抵接部分与上述挠性片对置,并在上述挠性片从弯曲状态回复时与该挠性片抵接(第五专利技术)。根据该构成,由于在接插件嵌合时可以使金属之间冲撞而发出大的金属音,因而可以有效地提高锁紧感。特别是如果在抵接部分和与该抵接部分抵接的挠性片的部位的至少一方侧设置向另一方侧突出的突出部(第六专利技术),与例如使平坦面彼此抵接的情况相比,可以产生更加清晰的冲撞音,因而效果很好。此外,在上述基板安装型接插件中,在与上述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设置多段并列排列上述多个端子而成的端子列,并且各段的端子彼此以在上述宽度方向上错开半间距的状态而配置,而且上述固定用配件优选设置成使上述挠性片向宽度方向弯曲,并且使该挠性片与分别位于上述各段行列的最边端的端子中靠近上述外壳宽度方向中央配置的端子并列(第七专利技术)。根据这样使各段的端子列在宽度方向上错开的构成,可以利用由于该错开而在外壳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形成的空间,使上述挠性片弯曲。也就是可以充分地确保挠性片的弯曲量而相对外壳紧凑地收容固定用配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第1~7专利技术的基板安装型接插件,由于在固定用配件上设置相对相对侧接插件的卡定部,因而与在外壳本身上设置卡定部的以往构成相比,可以适当并简单地设置可以确保必要锁紧强度的卡定部。特别是根据第2~7专利技术的基板安装型接插件,可以通过伴随挠性片的弹性回复的声音以及振动(冲撞感)来感知外壳彼此变成完全嵌合状态,因而锁紧感变得良好。从而可以在达到接插件的小型化的同时,提高接插件的嵌合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接插件的透视图(部分分解图)。图2是基板侧接插件的剖视图。图3是基板侧接插件的剖视图((a)是图2的A-A线剖视图,(b)是图2的B-B线剖视图)。图4是表示基板侧接插件中插设的固定用配件的透视图。图5是表示配线侧接插件的外壳的图((a)是主视图,(b)是(a)的C-C线剖视图)。图6是表示配线侧接插件的外壳和插设于其中的端子(安装在散线上的部件)的剖视图((a)表示端子插设于外壳前的状态,(b)表示端子插设在外壳内的状态)。图7是表示散线和安装在其末端的端子的透视图((a)是安装前的状态,(b)是安装后的状态)。图8(a)是表示安装在散线上的端子中的绝缘管的压接部分的剖视示意图,(b)是表示端子安装前的散线的剖视示意图。图9是配线侧接插件的端子支撑部的纵剖视图。图10是图9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11是说明基板侧接插件和配线侧接插件的连接过程的纵剖视图((a)表示连接前的状态,(b)表示连接结束状态)。图12是说明基板侧接插件和配线侧接插件的连接过程的俯视剖视图((a)表示连接前的状态,(b)表示连接后的状态)。图13是表示固定用配件的另一例的透视图。图14是第一变形例的配线侧接插件和基板侧接插件的主要部分(嵌合锁紧接插件的部分的构成)剖视图。图15是配线侧接插件和基板侧接插件的主要部分剖视图((a)表示连接的过程,(b)表示连接结束的状态)。图16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配线侧接插件和基板侧接插件的主要部分(嵌合锁紧接插件的部分的构成)的透视示意图。图17是第二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板安装型接插件,具有:树脂制的外壳,以并列排列的状态对连接于电路基板的多个端子进行保持;和固定用配件,固定于该外壳中作为所述端子的并列方向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并安装在所述电路基板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用配件上设置卡定部,该 卡定部扣合于与该接插件嵌合的相对侧接插件的外壳上,而将两接插件卡定成嵌合锁紧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徹儿平井宏树玉川达男平光宏臣酒井义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