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58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插头包括以基本相等间隔设置于核心轴(A)周围的四个端子(33),支撑四个端子(33)近端的壳体(34),和固定在壳体(34)上并围绕四个端子(33)周围的圆柱形外罩(35)。四个端子(33)包括两个电源端子(33A)和两个接地端子(33B),至少两个电源端子(33A)在其远端部分(44)上分别涂有绝缘涂层(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向电子设备提供电源的插头
技术介绍
例如,2002-373729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披露了一种用于电动轮椅的充电电缆插 头。这种插头包括杆状核心导体,围绕核心导体的圆柱形外部导体,设置在核心导体和外 部导体之间的绝缘圆柱体,支撑这些构件近端的绝缘壳体。核心导体包括在远端部分附近 直径很小的颈部和与颈部接合并覆盖远端部分的绝缘片。绝缘圆柱体向外延伸以覆盖外部 导体的远端部分。在插头里,核心导体的远端部分和外部导体的远端部分分别被绝缘材料覆盖。使用这 样的结构,能够保护用户在触摸这些远端部分时不被电击。然而,在重复插入插头和拔出插头后,在传统的情况下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使覆盖核 心导体的远端部分的绝缘片会变形。由于变形,绝缘片就可能从颈部分离,并因此出现通 常的插头耐用性差的缺陷。进一步,在形成颈部时,必须通过一个处理核心导体的单独的 步骤,因此插头的制造过程会很复杂。而且,如果绝缘片由树脂制成,那么不仅需要专用 于准备绝缘片的形成模块,而且所需要的部件的数量也会增加,所以这就增加了生产的成 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用一种简单方法提供一种能预防可能导致故障的短路的插头。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头以基本相等间隔设 置于核心轴周围的四个端子;支撑四个端子近端的壳体;安装在壳体上并围绕四个端子的 圆柱形外罩,其特征在于,四个端子包括两个电源端子和两个接地端子,四个端子中至少 两个电源端子在其远端部分上分别有绝缘涂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可以通过一种用简单的方法能预防可能导致故障的短路的插头。本专利技术另外优势将在随后的描述中阐明,其一部分从描述中将会显而易见,或可从本 专利技术的实施中认识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可通过下文特别指出的方法手段及其组合实现和获 取。附图说明结合在说明书中并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阐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连同上文 的概要描述和下文给出的具体细节的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台式个人机的立体图,是根据这个实施例的一个电子设备的例子; 图2是插头以及图1中台式个人机中显示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和 图3是图2中显示的插头的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考图1到图3描述使用本专利技术插头的电子设备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实例的台式电脑11包括主机12,显示器13,键盘14,鼠标 15,连接主机12的第一电源装置16,连接显示器13的第二电源装置17,和连接主机12 和显示器13的电缆18。第一电源装置16包括第一 AC适配器21,连接第一 AC适配器21与主机12的第一电 线22,和连接第一AC适配器21与壁装电源插座23的第二电线24。第二电源装置17包 括第二AC适配器25,连接第二AC适配器25和显示器13的第三电线26,和连接第二 AC 适配器25与壁装电源插座23的第四电线27。第一电线22包括作为与主机12连接的连接 部分的插头31,主机12在其后面包括插头31插入的连接器32。如图2所示,插头31有四个端子33,支撑四个端子33远端的壳体34,固定在壳体 34上以包围四个端子33的圆柱形外罩35,和设置在外罩35里的对准销36。四个端子33 围绕插头31的中轴A以相等间隔分布。举例来说,四个端子33的每个长度在7mm到8rara 之间且是杆状。四个端子33包括两个给主机12提供电源的电源端子33A、和两个使主机 12接地的接地端子33B。主机12的连接器32包括供四个端子33分别插入的四个插孔41、在插孔41各自内部的连接端子42和插入对准销36的凹槽部分43。四个插孔41包括供两个电源端子33A各 自插入的两个第一插孔41A,和供两个接地端子33B分别插入的两个第二插孔41B。每个 连接端子42形成在其上下部形成一对裂缝的圆柱状。当插头31的对准销36被放入连接 器32的凹槽部分43时,插头31以合适的角度插入连接器32。当插头31的端子33被插 入连接器32的插孔41时,端子33分别电连接到插孔41的连接端子42。如图3所示,四个端子33每个在它远端部分44都有绝缘涂层45。举例来说,涂层45 的长度是整个端子33长度的1/3。在本实施例中,涂层45被形成的长度是从远端部分44 开始的整个端子33的长度的1/3。不过,长度不限于此,但是它可以是任意长度,只要它 不超过整个端子33长度的1/3。因此,举例来说,涂层45的长度可能为整个端子33长度 的1/4。此外,即使涂层45只有端子33全长的l/4至lJl/8时,g卩lmm到2mm时,涂层45也 能展现其有利的效果。但是,相对于端子33的全长,如果涂层45的长度短于上述长度, 就不能获得足够的绝缘效果。因此,涂层45的长度最好是整个端子33长度的1/8到1/3 之间。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四个端子33上都有涂层45;不过如果至少两个电源端子33A 的远端部分44上有涂层45也能满足要求。通过在端子33的远端部分44涂上绝缘的含氟聚合物如Teflon (特氟纶,注册商标) 来形成每个涂层45。与其他树脂相比,含氟聚合物具有滑动性,耐磨损,耐热性等优点。 采用这种树脂,在插头31上可以形成能够承受重复的插拔操作的涂层45。接着,现在描述本实施例中插头31的制作方法。本实施例的插头31中,绝缘树脂形 成在位于端子33的远端部分44相对侧的近端部分上,然后形成壳体34。在形成壳体34 后,通过壳体34将四个端子33共同支撑起来。在保持这种状态的同时,在将圆柱形外罩 35安装到壳体34上之前,在每个端子33上形成涂层45。在每个端子33的远端部分44上用含氟聚合物形成涂层45。更特别的是,为了只在每 个端子33的远端部分44的部分形成涂层,端子33的近端部分预先用遮蔽胶带(图中未显 示)遮盖。在保持这个状态的同时,例如用粉末涂附技术将含氟聚合物涂布到每个端子33 上,这样就形成了涂层45。此后,去除遮蔽胶带,圆柱形外罩35被安装到壳体34上。用 上述方法,就能够制作出其中涂层45被形成在每个端子33的远端部分44上的插头31。上面是在电子设备中应用插头31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本实施例,插头31的四个端子 33中每个在其远端部分44有绝缘涂层45。用这种结构,即使当第一电源装置16与壁装 电源插座23相连时,用户意外地把插头31的端子33与其他的导电部件比如螺纹件的头 部接触,也能够避免端子33和导电部件的导通。这种情况下,在端子33和导电部件之间 没有电流流通,因此可以预防由电流导致的第一电源装置16的故障。同时,如果用户误将插头31以错误的方向,举例来说,相对正确方向旋转90。插入 到主机12的连接器32上,对准销36和凹槽部分43将使插头31不能被很深入的插入连 接器32。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电源端子33A的远端部分44与用于接地端子33B的第二 插孔41B的连接端子42相接触。此时,如果使用没有涂层的常规类型的端子,那么插头 端子将与第二插孔的连接端子接触,引起短路。结果,主机12可能发生故障。然而,本 实施例中的插头31,涂层45被设置在端子33的远端部分上。用这种结构,即使插头31 的端子33与第二插孔41B的连接端子42以错误连接方式彼此接触,也能预防这些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基本相等间隔设置于核心轴(A)周围的四个端子(33);支撑四个端子(33)近端的壳体(34);和固定到壳体(34)上以围绕四个端子(33)的圆柱形外罩(35);其特征在于,四个端子(33)包括两个电源端子(33A)和两个接地端子(33B),和四个端子(33)中至少两个电源端子(33A)在其远端部分(44)上分别具有绝缘涂层(45)。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纯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