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空间索面组合体系斜拉的螺旋双曲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493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空间索面组合体系斜拉的螺旋双曲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螺旋坡道分段上安装有至少两个转换节;搭设胎架,胎架包括托梁,将托梁设置在指定位置,托梁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竖向支撑节,当托梁设置在指定位置上时转换节一一对应落在竖向支撑节上;调整螺旋坡道分段的姿态至设计姿态,将转换节与竖向支撑节通过连接件一一对应连接;完成所有螺旋坡道分段的安装后形成螺旋坡道,在每一螺旋坡道分段上安装斜拉索,对所述斜拉索进行初装预紧;将连接件拆卸;对斜拉索进行最终张拉到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高质量地完成由空间索面组合体系斜拉的螺旋双曲结构的施工。系斜拉的螺旋双曲结构的施工。系斜拉的螺旋双曲结构的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空间索面组合体系斜拉的螺旋双曲结构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由空间索面组合体系斜拉的螺旋双曲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斜拉桥施工领域中,最常用的施工方法是悬臂法施工。此方法是利用起重设备从塔柱两侧依次对称拼装梁体节段,拼装完一段后拉索紧随其后斜拉一段,施工期间无需使用额外的临时支撑,桥柱两侧桥体以自平衡的方式对称向外延伸,直至两岸桥体合拢。
[0003]但是,在一些非线性斜拉桥施工中,由于桥体结构本身的非对称性,现场无法利用自平衡方式进行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空间索面组合体系斜拉的螺旋双曲结构的施工方法,其能够快速、高质量地完成螺旋双曲结构的施工。
[0005]如上构思,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由空间索面组合体系斜拉的螺旋双曲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在螺旋坡道分段上安装有至少两个转换节;
[0008]S2、搭设胎架,所述胎架包括托梁,将所述托梁设置在指定位置,所述托梁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竖向支撑节,当所述托梁设置在指定位置上时所述转换节一一对应落在所述竖向支撑节上;
[0009]S3、调整所述螺旋坡道分段的姿态至设计姿态,将所述转换节与所述竖向支撑节通过连接件一一对应连接;
[0010]S4、完成所有所述螺旋坡道分段的安装后形成螺旋坡道,在每一所述螺旋坡道分段上安装斜拉索,对所述斜拉索进行初装预紧;
[0011]S5、将所述连接件拆卸;
[0012]S6、对所述斜拉索进行最终张拉到位。
[0013]可选地,所述转换节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竖向支撑节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沿水平方向延伸;
[0014]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第二法兰和所述第一法兰一一对应连接。
[0015]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6中,对所述斜拉索进行最终张拉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法兰逐渐向上抬升脱离所述第二法兰。
[0016]可选地,所述第二法兰的上表面贴设有四氟乙烯垫板。
[0017]可选地,所述胎架还包括下部支撑纵梁,所述托梁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纵梁;
[0018]在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下部支撑纵梁埋设至预埋位置,从而使得所述托梁位于所述指定位置。
[0019]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1前,还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0020]S0、进行全过程施工模拟技术分析。
[0021]可选地,所述步骤S0包括:
[0022]S0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螺旋双曲结构的加工制作及安装精度;
[0023]S02、确定所述螺旋双曲结构的所述螺旋坡道分段的数量及各个所述螺旋坡道分段的施工顺序;
[0024]S03、对所述螺旋双曲结构整体建模,进行施工模拟分析;
[0025]S04、确定并优化施工过程中每一所述螺旋坡道分段的变形预调整数值及应力监控数值。
[0026]可选地,所述斜拉索包括:
[0027]锚杯连接板,固设于所述螺旋坡道分段上;
[0028]索体,所述索体的一端设置有锚杯式索头,所述索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叉耳式索头,所述叉耳式索头被配置为与耳板连接;
[0029]在所述步骤S1中,安装所述斜拉索时,将所述锚杯式索头安装至所述锚杯连接板上。
[0030]可选地,所述锚杯式索头的自由端上套设有套筒;
[0031]在所述步骤S1中,安装所述斜拉索时,将所述套筒的轴线姿态调整至能保证所述斜拉索另一端的所述叉耳式索头能够平行对接上所述耳板为止,将所述套筒焊接至所述锚杯连接板。
[0032]可选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连接件为螺栓。
[003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由空间索面组合体系斜拉的螺旋双曲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搭设临时支撑的方式完成螺旋双曲结构的施工。在需要支撑时将转换节与竖向支撑节通过连接件一一对应连接,支撑完成后将连接件拆卸即可,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在拆卸连接件之后对斜拉索进行最终张拉,使得桥体在张拉过程中,可以完全释放向上和水平向的反作用力,不会提前消耗设计要求的斜拉索的预应力值,满足设计对结构的受力要求。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由空间索面组合体系斜拉的螺旋双曲结构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由空间索面组合体系斜拉的螺旋双曲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0036]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胎架与螺旋坡道分段连接时的示意图;
[0037]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连接示意图;
[0038]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斜拉索安装至螺旋坡道分段上时的示意图。
[0039]图中:
[0040]1、螺旋坡道分段;11、转换节;111、第一法兰;
[0041]2、胎架;21、下部支撑纵梁;22、托梁;23、竖向支撑节;231、第二法兰;
[0042]3、斜拉索;31、锚杯连接板;32、索体;321、锚杯式索头;322、叉耳式索头;323、套筒;33、耳板;
[0043]4、连接件;
[0044]5、四氟乙烯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4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4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8]参见图1

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由空间索面组合体系斜拉的螺旋双曲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49]S1、在螺旋坡道分段1上安装有至少两个转换节11;
[0050]S2、搭设胎架2,胎架2包括托梁22,将托梁22设置在指定位置,托梁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空间索面组合体系斜拉的螺旋双曲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螺旋坡道分段(1)上安装有至少两个转换节(11);S2、搭设胎架(2),所述胎架(2)包括托梁(22),将所述托梁(22)设置在指定位置,所述托梁(22)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竖向支撑节(23),当所述托梁(22)设置在指定位置上时所述转换节(11)一一对应落在所述竖向支撑节(23)上;S3、调整所述螺旋坡道分段(1)的姿态至设计姿态,将所述转换节(11)与所述竖向支撑节(23)通过连接件(4)一一对应连接;S4、完成所有所述螺旋坡道分段(1)的安装后形成螺旋坡道,在每一所述螺旋坡道分段(1)上安装斜拉索(3),对所述斜拉索(3)进行初装预紧;S5、将所述连接件(4)拆卸;S6、对所述斜拉索(3)进行最终张拉到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空间索面组合体系斜拉的螺旋双曲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节(1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法兰(111),所述第一法兰(111)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竖向支撑节(23)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法兰(231),所述第二法兰(231)沿水平方向延伸;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连接件(4)将所述第二法兰(231)和所述第一法兰(111)一一对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空间索面组合体系斜拉的螺旋双曲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中,对所述斜拉索(3)进行最终张拉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法兰(111)逐渐向上抬升脱离所述第二法兰(23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空间索面组合体系斜拉的螺旋双曲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兰(231)的上表面贴设有四氟乙烯垫板(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空间索面组合体系斜拉的螺旋双曲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胎架(2)还包括下部支撑纵梁(21),所述托梁(22)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纵梁(21);在所述步骤S2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怡刘建华郑祥杰王皓峰王克连徐驰杨晓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