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径跨河钢箱梁支撑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490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径跨河钢箱梁支撑体系,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第三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第三支撑体为单个支撑体系,包括承台、若干组桩钢管和环形支撑柱组,所述若干组桩钢管插在承台的下端,所述环形支撑柱组设置在承台的上端,所述环形支撑柱组包括支撑柱和槽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大跨径跨河钢箱梁支撑体系,将传统的四边形支撑替换为环形支撑柱组,支撑柱之间间距小,更为紧密,并用槽钢连接,提高支撑强度,将传统单一的支撑体替换为三组相互间具有连接作用的支撑体系,利用连接钢管固定,增加接触面积,相互分担作用力,显著提升钢箱梁支撑的稳定性,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用前景。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径跨河钢箱梁支撑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及桥梁建设
,特别涉及一种大跨径跨河钢箱梁支撑体系。

技术介绍

[0002]钢箱梁支撑体系是大跨径桥梁常用的结构形式,钢箱梁支撑体系常常应用于河道的桥梁建设,在河道内建设钢箱梁支撑体系时,首先,需要将河道内的水排干,然后再在河道内建设钢箱梁支撑体系,钢箱梁支撑体系一般包括钢管桩、格构支架和钢箱梁;钢箱梁下方设置多个格构支架,多个格构支架分别与钢箱梁的底部连接,每一格构支架下方分别设置多个钢管桩,多个钢管桩与水平面垂直,且多个钢管桩分别与格构支架连接;现有的钢管桩设置在对称的四个角,相互之间的跨度较大,导致支撑强度不够,并且格构支架即支撑体都为单个的,不存在相互分力,受到的压力大,导致稳定性差,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跨径跨河钢箱梁支撑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径跨河钢箱梁支撑体系,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大跨径跨河钢箱梁支撑体系,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第三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第三支撑体为单个支撑体系,包括承台、若干组桩钢管和环形支撑柱组,所述若干组桩钢管插在承台的下端,所述环形支撑柱组设置在承台的上端,所述环形支撑柱组包括支撑柱和槽钢,所述槽钢设置在相邻支撑柱之间,所述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第三支撑体之间均利用连接钢管连接固定。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第三支撑体的上端设置有钢箱梁。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共六组,呈环形设置,相邻支撑柱间的槽钢呈Z字型。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钢管的两端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支撑柱上,从上到下设置三根连接钢管,一共九根。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大跨径跨河钢箱梁支撑体系,将传统的四边形支撑替换为环形支撑柱组,支撑柱之间间距小,更为紧密,并用槽钢连接,受力均匀,提高支撑强度,将传统单一的支撑体替换为三组相互间具有连接作用的支撑体系,利用连接钢管固定,增加接触面积,相互分担作用力,显著提升钢箱梁支撑的稳定性;整个支撑结构设计简单,安装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本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一种大跨径跨河钢箱梁支撑体系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一种大跨径跨河钢箱梁支撑体系单个支撑体的具体视图。
[0012]图中:1、第一支撑体;2、第二支撑体;3、第三支撑体;4、承台;5、桩钢管;6、环形支撑柱组;7、相邻支撑柱;8、槽钢;9、连接钢管;10、钢箱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如图1

2所示,一种大跨径跨河钢箱梁支撑体系,包括第一支撑体1、第二支撑体2和第三支撑体3,第一支撑体1、第二支撑体2和第三支撑体3为单个支撑体系,包括承台4、若干组桩钢管5和环形支撑柱组6,若干组桩钢管5插在承台4的下端,环形支撑柱组6设置在承台4的上端,环形支撑柱组6包括支撑柱7和槽钢8,槽钢8设置在相邻支撑柱7之间,第一支撑体1和第二支撑体2、第二支撑体2和第三支撑体3之间均利用连接钢管9连接固定;
[0016]第一支撑体1、第二支撑体2和第三支撑体3的上端设置有钢箱梁10;支撑柱7共六组,呈环形设置,相邻支撑柱7间的槽钢8呈Z字型;连接钢管9的两端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支撑柱7上,从上到下设置三根连接钢管9,一共九根。
[001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大跨径跨河钢箱梁支撑体系,将传统的四边形支撑替换为环形支撑柱组6,支撑柱之间间距小,更为紧密,并用槽钢8连接,提高支撑强度,将传统单一的支撑体替换为三组相互间具有连接作用的支撑体系,利用连接钢管9固定,增加接触面积,相互分担作用力,显著提升钢箱梁支撑的稳定性,较为实用。
[001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径跨河钢箱梁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体(1)、第二支撑体(2)和第三支撑体(3),所述第一支撑体(1)、第二支撑体(2)和第三支撑体(3)为单个支撑体系,包括承台(4)、若干组桩钢管(5)和环形支撑柱组(6),所述若干组桩钢管(5)插在承台(4)的下端,所述环形支撑柱组(6)设置在承台(4)的上端,所述环形支撑柱组(6)包括支撑柱(7)和槽钢(8),所述槽钢(8)设置在相邻支撑柱(7)之间,所述第一支撑体(1)和第二支撑体(2)、第二支撑体(2)和第三支撑体(3)之间均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东东王生涛黄少云杨庆王星辉邵李赵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