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钢柱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为了满足建筑净高更高、空间跨度更大的需求,建筑所采用的钢柱高度越来越高,横截面越来越大,因此其安装尤为困难。
2、一般地,钢柱常采用塔吊、汽车吊或履带吊等机械设备进行吊装。而钢柱由于吨位较大、高度较高,因而给施工作业带来了不便,作业效率较低。为此,现场安装需要配置较大的机械装备,而较大的机械设备对下部结构产生的荷载较大,很容易发生下部结构承载力不足的情况,因而需要对下部结构进行加固,造成了施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柱的施工方法,能够高效便捷地实现钢柱的拼装作业,施工成本低。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钢柱的施工方法,其包括:
4、步骤一、将钢柱分成多段柱体,通过运输车将柱体输送至承载架下方;
5、步骤二、在承载架上安装提升装置,通过提升装置提升一段柱体至设定标高;
6、步骤三、设置
...【技术保护点】
1.钢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在作业面上安装轨道(6),运输车(2)沿水平方向滚动连接于轨道(6),根据运输车(2)的装载重量和承载空间,确定分段后柱体(1)的重量和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承载架(3)的顶部设有转换层(31),提升装置(4)安装于转换层(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升装置(4)包括提升驱动器(41)和吊绳(42),吊绳(42)设置于提升驱动器(41)的输出端,并
...【技术特征摘要】
1.钢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在作业面上安装轨道(6),运输车(2)沿水平方向滚动连接于轨道(6),根据运输车(2)的装载重量和承载空间,确定分段后柱体(1)的重量和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承载架(3)的顶部设有转换层(31),提升装置(4)安装于转换层(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升装置(4)包括提升驱动器(41)和吊绳(42),吊绳(42)设置于提升驱动器(41)的输出端,并连接于柱体(1)沿径向方向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升驱动器(41)为千斤顶,吊绳(42)为钢绞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颖,刘明扬,申昊,杨清,吴晓风,王奥奥,陈志根,吴欣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