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管器皮碗耐磨性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353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管器皮碗耐磨性测试装置,所述一种清管器皮碗耐磨性测试装置包括:缸体构件,所述缸体构件固定于所述装置的一侧,用于清管器与管道发生摩擦的模拟体;连杆构件,所述连杆构件的一侧与所述清管器连接;传动构件,所述传动构件固定于所述装置的另一侧,且与所述连杆构件的另一侧连接;动力构件,所述动力构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传动构件连接,用于带动齿轮转动;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固定于所述连杆构件的下端,用于支撑连杆在作直线运动时的灵活性。解决了现有技术缺少对皮碗耐磨性能进行高效、准确测试的仪器设备,导致皮碗加工选材时缺少科学数据支持的技术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管器皮碗耐磨性测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清管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管器皮碗耐磨性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清管器是由气体、液体或管道输送介质推动,用于清理管道的专用工具。它可以携带电磁发射装置与地面接收仪器共同构成电子跟踪系统,还可配置其他配套附件,完成各种复杂管道作业任务。在长输管道清管过程中,皮碗式清管器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比较其他清管设施,皮碗式清管器的清洁效果比较好。但在工程现场的应用中也同时发现,皮碗式清管器的皮碗有时磨损较大,评价清管器皮碗的耐磨性能,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0003]但是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4]缺少对皮碗耐磨性能进行高效、准确测试的仪器设备,导致皮碗加工选材时缺少科学数据支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清管器皮碗耐磨性测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缺少对皮碗耐磨性能进行高效、准确测试的仪器设备,导致皮碗加工选材时缺少科学数据支持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得到高效准确的清管器皮碗耐磨性测试装置,实现对清管器皮碗的耐磨性检验,确认不同材料耐磨性的优劣,提出最优清管器设计参数的技术效果。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清管器皮碗耐磨性测试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缸体构件,所述缸体构件固定于所述装置的一侧,用于清管器与管道发生摩擦的模拟体;连杆构件,所述连杆构件的一侧与所述清管器连接;传动构件,所述传动构件固定于所述装置的另一侧,且与所述连杆构件的另一侧连接;动力构件,所述动力构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传动构件连接,用于带动齿轮转动;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固定于所述连杆构件的下端,用于支撑连杆在作直线运动时的灵活性。
[0007]优选的,所述缸体构件包括:
[0008]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固定于所述缸体构件的外层;
[0009]第一排泄口,所述第一排泄口设置于所述外筒体的下端,且位于所述下端的一侧;
[0010]第二排泄口,所述第二排泄口位于所述下端的另一侧;
[0011]进油口,所述进油口设置于所述外筒体的上端,且位于所述上端的一侧;
[0012]平衡口,所述平衡口位于所述上端的另一侧;
[0013]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缸体构件的内层;
[0014]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呈分段式的固定于所述外筒体和所述内筒体的同心处;
[0015]第一轴向定位,所述第一轴向定位设置于所述缸体构件的一侧;
[0016]第二轴向定位,所述第二轴向定位设置于所述缸体构件的另一侧。
[0017]优选的,所述连杆构件包括:
[0018]固定连杆,所述固定连杆不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连杆构件内部,且一侧与传动轮
连接;
[0019]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的一侧与所述固定连杆的另一侧连接;
[0020]第二轴,所述第二轴通过可拆卸的螺栓与所述第一轴的另一侧连接,用于转动所述传动轮,使得所述清管器被推出所述缸体构件。
[0021]优选的,所述动力构件包括:
[0022]电机减速机,所述电机减速机设置于所述动力构件的一侧,用于电机输出带动减速机运转;
[0023]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设置于所述动力构件的另一侧,用于将所述电机减速机与所述传动构件连接。
[0024]优选的,所述传动构件包括:
[0025]小齿轮轴,所述小齿轮轴设置于所述传动构件的下端,且与所述联轴器连接;
[0026]大齿轮轴,所述大齿轮轴设置于所述传动构件的中部,且所述小齿轮轴带动所述大齿轮轴转动;
[0027]主传动轮,所述主传动轮设置于所述传动构件的一侧,且所述大齿轮轴通过轴带动所述主传动轮转动;
[0028]副传动轮,所述副传动轮与所述主传动轮连接,且所述主传动轮带动所述副传动轮和所述固定连杆运动,其中,所述固定连杆的一端做圆周运动,另一端做直线往复运动;
[0029]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副传动轮下端,用于为所述副传动轮提供平衡。
[0030]优选的,所述支撑构件包括:
[0031]导轨,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内部,用于支撑所述固定连杆做直线往复运动;
[0032]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的两侧,用于为所述支撑构件提供支撑力。
[00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管器皮碗耐磨性测试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缸体构件,所述缸体构件固定于所述装置的一侧,用于清管器与管道发生摩擦的模拟体;连杆构件,所述连杆构件的一侧与所述清管器连接;传动构件,所述传动构件固定于所述装置的另一侧,且与所述连杆构件的另一侧连接;动力构件,所述动力构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传动构件连接,用于带动齿轮转动;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固定于所述连杆构件的下端,用于支撑连杆在作直线运动时的灵活性。
[0035]解决了现有技术缺少对皮碗耐磨性能进行高效、准确测试的仪器设备,导致皮碗加工选材时缺少科学数据支持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得到高效准确的清管器皮碗耐磨性测试装置,实现对清管器皮碗的耐磨性检验,确认不同材料耐磨性的优劣,提出最优清管器设计参数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清管器皮碗耐磨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清管器皮碗耐磨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清管器皮碗耐磨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说明:缸体构件100,外筒体110,第一排泄口111,第二排泄口112,进油口113,平衡口114,内筒体120,定位环130,第一轴向定位140,第二轴向定位150,连杆构件200,固定连杆210,第一轴220,第二轴230,传动构件300,小齿轮轴310,大齿轮轴320,主传动轮330,副传动轮340,支撑座341,动力构件400,电机减速机410,联轴器420,支撑构件500,导轨510,支撑架520。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的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予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管器皮碗耐磨性测试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缸体构件,所述缸体构件固定于所述装置的一侧,用于清管器与管道发生摩擦的模拟体;连杆构件,所述连杆构件的一侧与所述清管器连接;传动构件,所述传动构件固定于所述装置的另一侧,且与所述连杆构件的另一侧连接;动力构件,所述动力构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传动构件连接,用于带动齿轮转动;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固定于所述连杆构件的下端,用于支撑连杆在作直线运动时的灵活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管器皮碗耐磨性测试装置,其中,所述缸体构件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固定于所述缸体构件的外层;第一排泄口,所述第一排泄口设置于所述外筒体的下端,且位于所述下端的一侧;第二排泄口,所述第二排泄口位于所述下端的另一侧;进油口,所述进油口设置于所述外筒体的上端,且位于所述上端的一侧;平衡口,所述平衡口位于所述上端的另一侧;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缸体构件的内层;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呈分段式的固定于所述外筒体和所述内筒体的同心处;第一轴向定位,所述第一轴向定位设置于所述缸体构件的一侧;第二轴向定位,所述第二轴向定位设置于所述缸体构件的另一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管器皮碗耐磨性测试装置,其中,所述连杆构件包括:固定连杆,所述固定连杆不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连杆构件内部,且一侧与传动轮连接;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的一侧与所述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阳薛向东盖健楠杨琦聂超飞史皓宇支树洁李其抚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