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后铰链预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793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装后铰链预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夹紧铰链第一端的第一夹紧机构、固定铰链第二端的第二夹紧机构、驱动铰链第一端围绕铰链铆接处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检测铰链铆钉高度的检测装置和驱动检测装置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底架上靠近铰链铆接处旋转设置有板体;板体第一端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第一夹紧机构设置在板体第二端;第二夹紧机构设置在底架上;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端。解决了现有方案中由于铰链是刚刚进行铰接,铰链部件之间连接较为紧密,使得测得的数值相比铰链正常工作时铆接力的数值都偏大,从而导致铰链部件之间铆接紧密,铰链部件之间磨损严重,相互运动时铰链部件容易产生开裂的问题。易产生开裂的问题。易产生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后铰链预拧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生产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后铰链预拧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的引擎盖通过铰链固定于车身上,并通过铰链实现发动机罩的开启和关闭以保证发动机罩在合理的开启角度内运动,同时铰链需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达到对发动机罩的支撑定位,便于机舱内零件的查看、维修。铰链在装配过程中通过铰链铆钉将两组铰链零件进行铆接。铰链的铆接质量直接影响到铰链的使用。铰链铆接太紧使得铰链零件之间产生摩擦,铰链铆接太松使得铰链零件之间连接不稳固。传统方案中铰链铆接后直接进行测力的检测。由于铰链是刚刚进行铰接,铰链部件之间连接较为紧密,使得测得的数值相比铰链正常工作时铆接力的数值都偏大。从而导致铰链部件之间铆接紧密,铰链部件之间磨损严重,相互运动时铰链部件容易产生开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后铰链预拧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铰链是刚刚进行铰接,铰链部件之间连接较为紧密,使得测得的数值相比铰链正常工作时铆接力的数值都偏大,从而导致铰链部件之间铆接紧密,铰链部件之间磨损严重,相互运动时铰链部件容易产生开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组装后铰链预拧机构;
[0006]包括底架、夹紧铰链第一端的第一夹紧机构、固定铰链第二端的第二夹紧机构、驱动铰链第一端围绕铰链铆接处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检测铰链铆钉高度的检测装置和驱动所述检测装置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底架上靠近铰链铆接处旋转设置有板体;所述板体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所述第一夹紧机构设置在所述板体第二端;所述第二夹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端。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包括夹块、夹紧铰链第一端的凸块和驱动所述凸块相互靠近的第一动力装置;所述夹块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端;所述凸块设置在所述夹块上。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包括座架、将铰链第二端压向所述座架的压块、驱动所述压块移动的第二动力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座架上的滑架、驱动所述滑架移动的第三动力装置和支撑铰链第二端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所述座架上;所述滑架连接所述第三动力装置驱动端;所述第二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滑架上;所述压块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端。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座架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滑架。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架上设置有压紧铰链的侧压机构;所述侧压机构包
括设置在所述底架上的侧架、压紧铰链的侧压块和驱动所述侧压块压紧铰链的第四动力装置;所述第四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侧架上。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架上设置有支撑铰链铆接处的立柱;所述板体第一端围绕所述立柱旋转。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底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滑件、驱动所述滑件的第五动力装置和驱动所述检测装置升降的第六动力装置;所述第五动力装置驱动端连接所述滑件;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六动力装置驱动端;所述第六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滑件上。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滑件。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架、位移传感器和旋转设置在所述检测架上的杆体;所述杆体第一端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检测端;所述杆体第二端抵靠铰链铆钉和铰链。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电机。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1)通过第二夹紧机构固定铰链第二端,再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紧机构和铰链第一端围绕立柱旋转,完成铰链的预先拧动,使得铰链部件之间可以正常活动,使得测得的数值与铰链正常工作时铆接力的数值较为接近,保证了铰链测力的准确性,方便对铆接的力进行调整,使得铰链部件运动顺畅;(2)一组杆体抵靠铰链铆钉顶部位置,另一组杆体抵靠铰链位置,通过位移传感器得知铰链铆钉顶部位置数值和铰链位置数值,计算两者的差值得知铰链铆钉的高度,通过检测铰链铆钉的高度,可以得知铰链在旋铆步骤中旋铆的力是偏大还是偏小,可以对旋铆的力进行调整,以提高铰链的旋铆质量方便铰链的拧动,使得铰链部件相互运动时不会产生干涉,避免了铰链部件的磨损开裂;(3)铰链放置后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端伸出,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端穿过铰链和座架,第三动力装置驱动端伸出,第三动力装置驱动滑架沿第一导轨向上滑动,第二动力装置和压块向上移动,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端收缩,压块压紧铰链的前端,通过第二夹紧机构可以将铰链的前端牢靠的固定,方便拧动铰链的右端,拧动铰链时铰链的前端不会出现松动。
附图说明
[0017]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组装后铰链预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第二夹紧机构的右视结构图。
[0019]附图中标记:1、第一夹紧机构;11、夹块;12、凸块;13、第一动力装置;2、第二夹紧机构;21、座架;22、压块;23、第二动力装置;24、滑架;25、第三动力装置;26、支撑块;27、第一导轨;28、第一滑块;3、第一驱动装置;4、检测装置;41、检测架;42、位移传感器;43、杆体;5、第二驱动装置;51、底板;52、滑件;53、第五动力装置;54、第六动力装置;55、第二导轨;56、第二滑块;6、底架;61、板体;62、立柱;7、侧压机构;71、侧架;72、侧压块;73、第四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提出的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1]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组装后铰链预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第二夹紧机构的右视结构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后铰链预拧机构。图中X的方向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的上端,图中Y的方向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的右端。
[0022]组装后铰链预拧机构包括底架6、夹紧铰链第一端的第一夹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后铰链预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夹紧铰链第一端的第一夹紧机构、固定铰链第二端的第二夹紧机构、驱动铰链第一端围绕铰链铆接处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检测铰链铆钉高度的检测装置和驱动所述检测装置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底架上靠近铰链铆接处旋转设置有板体;所述板体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所述第一夹紧机构设置在所述板体第二端;所述第二夹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后铰链预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包括夹块、夹紧铰链第一端的凸块和驱动所述凸块相互靠近的第一动力装置;所述夹块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端;所述凸块设置在所述夹块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后铰链预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包括座架、将铰链第二端压向所述座架的压块、驱动所述压块移动的第二动力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座架上的滑架、驱动所述滑架移动的第三动力装置和支撑铰链第二端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所述座架上;所述滑架连接所述第三动力装置驱动端;所述第二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滑架上;所述压块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后铰链预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壮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克莱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