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YPE-C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783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TY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YPE

C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Type

C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Type

C连接器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大部分的电子产品都开始采用Type

C连接器,其具有传输速度快、尺寸小、可以正反面插接的技术特点,特别是在充电领域,相较于传统的连接器接口,无论是充电速度还是连接方式,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0003]现有的Type

C连接器中,端子与PCB板通常是采用焊接固定方式,当端子组的末端与PCB板上的导通端子进行焊接的时候,由于电路板的定位准确性欠佳,使得端子组末端与电路板上的导通端子之间的位置发生错位,导致焊接位置不精准,影响焊接质量及良率,容易造成短路的情况发生,同时由于对PCB板的固定效果不太好,造成PCB板在日常的使用中因碰撞、晃动等出现PCB板松动现象,影响连接器的使用质量。
[0004]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Type

C连接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连接器存在端子组与PCB板连接不稳定的问题,尤其是通过尾座配合端子结构,可使PCB板稳固地被夹持于焊脚的上下夹臂之间,也有利于自动化生产制程效率及良率的提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一种TYPE<br/>‑
C连接器,包括有屏蔽外壳、绝缘本体、端子组、卡钩、PCB板及保护盖;所述屏蔽外壳包覆于绝缘本体外部,所述保护盖包覆于屏蔽外壳后端及PCB板外部,
[0008]所述端子组包括有若干端子,所述端子插装固定在绝缘本体内,所述端子具有固定部、接触部和焊脚,所述焊脚包括有连接于固定部的后端上、下侧的上夹臂、下夹臂;所述上夹臂、下夹臂均形成有插入槽;所述上夹臂具有往后向下弯折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后端一体连接有第一夹持部,所述下夹臂具有往后向下弯折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后端一体连接有第二夹持部,
[0009]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设有可拆卸安装的尾座;所述尾座的前端凸设有若干用于给端子组连接的接线口,所述接线口为C形槽,其包括有前端槽和连通于前端槽的上端的上弧形槽、连通于前端槽的下端的下弧形槽,所述尾座的后端设置有用于PCB板固定的PCB板安装槽,所述上弧形槽、下弧形槽两者的后端贯通PCB板安装槽;所述上弧形槽、前端槽及下弧形槽的槽底面衔接成C形曲面;
[0010]所述卡钩设置于尾座,所述尾座安装于绝缘本体的后端,所述PCB板的前端卡合固定在PCB板安装槽中形成硬性接触定位,同时,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对PCB板的上、下表面形成弹性夹持。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尾座挤入上夹臂与下夹臂之间的插入槽内,上夹臂与下
夹臂在尾座挤入过程中会发生形变,当尾座组装到位后,上夹臂与下夹臂复位,并贴合式附着于上弧形槽、前端槽及下弧形槽的槽底面。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CB板安装槽的前端延伸至上弧形槽、下弧形槽之间区域。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的后端均设置有便于PCB板插入插入槽的导引斜面。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钩包括横杆部及分别一体连接于横杆部前侧左右两端的左钩部、右钩部,所述横杆部的前端还一体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设置有两个,两个导向杆左右间距布置且均位于左钩部、右钩部之间;所述横杆部的侧左、右两端的卡钩焊脚;所述卡钩注塑成型固定于尾座内,所述左钩部、右钩部及导向杆伸出尾座的前侧,所述卡钩焊脚伸出尾座的后侧。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尾座的前端抵于端子的固定部后端,且尾座的前端作用于上夹臂、下夹臂之间区域内前侧壁面。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尾座、PCB板、端子结构的配合,将PCB板卡合固定在PCB板安装槽中,使得PCB板不会摆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连接器存在端子组与PCB板连接不稳定的问题,尤其是通过尾座配合端子结构,可使PCB板稳固地被夹持于焊脚的上下夹臂之间,也有利于自动化生产制程效率及良率的提升。
[00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剖视图(未示绝缘本体);
[0021]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绝缘本体结构示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端子立体结构示图;
[0023]图6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尾座结构示图。
[0024]附图标识说明:
[0025]10、屏蔽外壳
[0026]20、绝缘本体
ꢀꢀꢀꢀꢀꢀꢀꢀ
21、尾座
[0027]22、插置腔
ꢀꢀꢀꢀꢀꢀꢀꢀꢀꢀꢀ
23、卡槽
[0028]24、上弧形槽
ꢀꢀꢀꢀꢀꢀꢀꢀꢀ
25、下弧形槽
[0029]26、PCB板安装槽
ꢀꢀꢀꢀꢀꢀ
27、安装腔
[0030]30、端子组
ꢀꢀꢀꢀꢀꢀꢀꢀꢀꢀ
31、端子
[0031]32、固定部
ꢀꢀꢀꢀꢀꢀꢀꢀꢀꢀꢀ
33、接触部
[0032]331、上接触部
ꢀꢀꢀꢀꢀꢀꢀꢀ
332、下接触部
[0033]34、焊脚
ꢀꢀꢀꢀꢀꢀꢀꢀꢀꢀꢀꢀꢀ
341、上夹臂
[0034]342、下夹臂
ꢀꢀꢀꢀꢀꢀꢀꢀꢀꢀ
343、第一弯折部
[0035]344、第一夹持部
ꢀꢀꢀꢀꢀꢀ
345、第二弯折部
[0036]346、第二夹持部
[0037]40、卡钩
ꢀꢀꢀꢀꢀꢀꢀꢀꢀꢀꢀꢀꢀ
41、横杆部
[0038]411、卡钩焊脚
[0039]42、导向杆
ꢀꢀꢀꢀꢀꢀꢀꢀꢀꢀꢀ
43、左钩部
[0040]44、右钩部
ꢀꢀꢀꢀꢀꢀꢀꢀꢀꢀꢀ
50、PCB板
[0041]60、保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42]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0043]一种TYPE

C连接器,包括有屏蔽外壳10、绝缘本体20、端子组30、卡钩40、PCB板50及保护盖60;其中:所述屏蔽外壳10包覆于绝缘本体20外部,所述保护盖60包覆于PCB板50外部。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YPE

C连接器,包括有屏蔽外壳、绝缘本体、端子组、卡钩、PCB板及保护盖;所述屏蔽外壳包覆于绝缘本体外部,所述保护盖包覆于屏蔽外壳后端及PCB板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包括有若干端子,所述端子插装固定在绝缘本体内,所述端子具有固定部、接触部和焊脚,所述焊脚包括有连接于固定部的后端上、下侧的上夹臂、下夹臂;所述上夹臂、下夹臂均形成有插入槽;所述上夹臂具有往后向下弯折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后端一体连接有第一夹持部,所述下夹臂具有往后向下弯折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后端一体连接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设有可拆卸安装的尾座;所述尾座的前端凸设有若干用于给端子组连接的接线口,所述接线口为C形槽,其包括有前端槽和连通于前端槽的上端的上弧形槽、连通于前端槽的下端的下弧形槽,所述尾座的后端设置有用于PCB板固定的PCB板安装槽,所述上弧形槽、下弧形槽两者的后端贯通PCB板安装槽;所述上弧形槽、前端槽及下弧形槽的槽底面衔接成C形曲面;所述卡钩设置于尾座,所述尾座安装于绝缘本体的后端,所述PCB板的前端卡合固定在PCB板安装槽中形成硬性接触定位,同时,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对PCB板的上、下表面形成弹性夹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YP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彩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富智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