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压结构、传感器以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4985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压结构、传感器以及安装方法。耐压结构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内部中空且在所述座体两端形成有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安装口连通;分隔件,设置在所述座体内部,并将所述座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孔,设置于所述分隔件且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第一连接件,配置为与其他元件连接时能够导电,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孔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部分板体处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两者中至少一个灌注有封胶用以密封所述第一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连接件设置在分隔件的第一孔内然后采用灌注胶水固定,在第一孔内胶水的作用下结构稳固,耐压性高。耐压性高。耐压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压结构、传感器以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耐压结构、传感器以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空气的质量对人体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VOC在居室空气里达到一定浓度,人们会开始感到头痛、恶心、四肢乏力;假如继续长时间逗留,会伤害肝、肾、大脑和神经系统,甚至可能引起抽搐、昏迷、导致记忆力减退,带来严重后果。
[0003]目前常用的检测手段是采用气体传感器检测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但市面上这些传感器大多只适合应用在常压条件下。在高压,例如管道等环境的实用性却不是很好,且耐高压的连接器都比较昂贵,而且在产品装配中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压结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方案:一种耐压结构,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内部中空且在所述座体两端形成有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安装口连通;分隔件,设置在所述座体内部,并将所述座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孔,设置于所述分隔件且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内部中空且在所述座体两端形成有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安装口连通;分隔件,设置在所述座体内部,并将所述座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孔,设置于所述分隔件且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第一连接件,配置为与其他元件连接时能够导电,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孔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部分板体处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两者中至少一个灌注有封胶用以密封所述第一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一体连接;当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孔安装至预设安装位置,所述第一板体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外,所述第二板体部分处于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三板体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和/或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连接处形成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连接处形成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安装口抵接,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分隔件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口的口径;和/或所述第二板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孔的孔径;和/或所述第二板体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腔体的长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灌注有封胶。5.一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与所述第一筒体间隔设置;第二连接件,配置为能够检测VOC气体并产生信号;第三连接件,配置为能够接收所述第二连接件产生的所述信号并进行处理;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压结构;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均与所述座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三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二筒体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雅郑晓银陈新准罗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奥雅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