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控制的拦截机群密集撞击式硬杀伤反无人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634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拦截机群密集撞击式硬杀伤反无人机方法,包括:第一阶段,远距离雷达引导拦截;第二阶段,以近距离直瞄拦截。第一阶段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雷达、无源侦测、光学侦查手段对目标区域实施全天候、全方位侦查;S2,当侦查发现来袭目标靶机,锁定来袭目标靶机并将目标轨迹、速度发送给地面指挥中心;S3,地面指挥中心制定拦截规划,控制拦截机的引导机发射;S4,引导机飞向目标靶机,其余拦截机起飞;S5,根据先导机位置和速度矢量信息,构成以先导机为首的空中拦截机群,形成大拦截半径/小间隙的等效拦截面,对目标靶机实施大密度多次撞击拦截。该方法大幅度提高拦截概率,降低了跟瞄精度要求,降低了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智能控制的拦截机群密集撞击式硬杀伤反无人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反无人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拦截机群密集撞击式硬杀伤反无人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随着无人机技术快速进步发展,“低慢小”民用无人机越来越具备成为恐袭分子的攻击手段。“低慢小”无人机的高度低、信号特征小,导致传统防空雷达等方式无法有效探测,同时传统防空导弹和高炮、高射机枪等防空装备亦无法构成有效反制拦截。因此,必须具备有效的反“低慢小”无人机反制技术和产品,有效保护核心要害部位、重大能源基地、军事基地和国家重大活动等的安全。
[0003]针对反“地慢小”无人机难题,国内多个部门针对反无人机需求,举办了规模不等的比测,其中“无形截击”反无人机挑战赛,已经成为国内反无人机技术水平的权威测试活动。“无形截击”反无人机系列挑战赛的目的:以重要军事目标(如,机场)反无人机抵近侦察、袭扰等为背景,探索采用对抗方式、“田赛”方法、开放形式,推动相关技术向实战化创新发展,重点在于检验水平、发现问题、找准方向、培育队伍、促进应用。探测项目主要考察参赛队有效探测目标无人机的能力。参赛队使用雷达、光电等探测装置(技术原理不限),按照比赛规则探测目标无人机,并向比赛评分系统自动传输探测数据。打击科目聚焦考评参赛队综合反制“低、慢、小”无人机的能力。参赛队使用探测与反制手段(技术原理不限),按照比赛规则反制靶机。
[0004]经过“无形截击”反无人机挑战赛测试结果表明,国内反无人机技术和产品体现出体系化不足、反制能力存在短板的缺点。在面对“低慢小”无人机进攻时,纯软杀伤手段难以应对各种反电磁干扰手段,对各种自制、定制数据链干扰效果不佳。已有的高能硬反制手段存在体积/重量大、价格/能耗高、附带损失明显的缺点,而低成本硬杀伤手段存在原理性问题,反制能力严重不足,硬杀伤能力短板现象突出。国内不成功的各类低成本硬杀伤手段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0005]第一,强调精确瞄准,将导致高成本导引头或要求人员射击操纵素质。
[0006]第二,有效拦截半径低,不足以弥补探测误差(跟瞄误差)和射击(起爆)轨迹误差。由于存在这些原理性缺陷,这些低成本硬杀伤的实际命中率低,不能能够有效击落靶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0008]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拦截机群密集撞击式硬杀伤反制技术,采用雷达、无源侦测、光学等多种目标定位方式,实现对来袭无人机的探测与瞄准,引导拦截机群对来袭无人机实施分批、密集、多次拦截。该系统作为全方位、低附带损伤的体系化防御系统,弥补当前国内反无人机体系的硬杀伤能力短板,从而为保护核心要地、能源基地、重大活动等目标提供保护。
[0009]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采用雷达、无源侦测、光学等多种侦查手段对目标区域实施全天候、全方位侦查任务,当雷达发现并锁定来袭目标靶机,将目标轨迹、速度等发送给地面指挥中心,指挥所制定拦截规划,控制拦截机的引导机发射,根据规划(如直接跟踪法或预置法)飞向目标靶机,同时后续拦截机群起飞,根据先导机位置、速度矢量等信息,构成以先导机为首的空中拦截机群,形成大拦截半径/小间隙的等效拦截面,对目标靶机实施大密度多次撞击拦截,保证高拦截率。拦截机群完成撞击后自动返回指定地点并自动恢复到发射准备状态,解决当前硬杀伤反制技术中存在的低拦截率、高使用成本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
[0012]技术优点1:基于智能控制算法,拦截机群发射后,在目标区域快速形成大半径小间隙空中拦截阵,对靶机实施密集多次撞击,大幅度提高拦截概率,同时大半径拦截阵也降低了跟瞄精度要求。
[0013]技术优点2:拦截机的核心高成本部件做保护性设计、保证最大碰撞效果前提下易损部件位置设计和快速可更换设计,同时拦截机任务完成后返回至指定地点,从而实现低成本化要求。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系统设备组成与功能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拦截机群以大半径/小间隙等效拦截面拦截来袭无人机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高速密集大半径/小间隙拦截机编队智能算法示意图;
[0018]图4位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高速密集大半径/小间隙拦截机群队形组成示意图。
[0019]其中1

高性能探测雷达、2

拦截无人机机群、3

高射速发射平台、4

地面指挥中心和5

来袭靶机组成,作战流程保护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0020]其中10

拦截无人机,20

单架拦截无人机毁伤范围,30

来袭无人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意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决不
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设置和方法,而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结构、方法、器件的任何改进、替换和修改。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避免对本专利技术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各个实施例可以相互参考和引用。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4]如图1所示,系统由高性能探测雷达1、拦截无人机机群2、高射速发射平台3、地面指挥中心4和来袭靶机5组成。
[0025]其中高性能探测雷达1由Ku波段全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高精度转台、高性能数据处理系统组成,雷达探测威力>8km,5公里处三维偏差不大于5米。能同时处理1000批以上目标,跟踪72批目标。雷达具备自身GPS定位能力和标准寻北功能,提供的高精度目指信息至少形成目标坐标信息,即(目标方位角、目标俯仰角、距离、相对速度、时间戳)。雷达系统具备远程通信能力,可将上述信息实时上报到地面指挥中心。高精度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拦截机群密集撞击式硬杀伤反无人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阶段,远距离雷达引导拦截;第二阶段,以近距离直瞄拦截;第一阶段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雷达、无源侦测、光学侦查手段对目标区域实施全天候、全方位侦查;S2,当侦查发现来袭目标靶机,锁定来袭目标靶机并将目标轨迹、速度发送给地面指挥中心;S3,地面指挥中心制定拦截规划,控制拦截机的引导机发射;S4,引导机飞向目标靶机,其余拦截机起飞;S5,根据先导机位置和速度矢量信息,构成以先导机为首的空中拦截机群,形成大拦截半径/小间隙的等效拦截面,对目标靶机实施大密度多次撞击拦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包括:K1,机间有限数据传输形成半集中式组网;K2,基于群智信息共享机理的拦截机群防撞控制;K3,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快速大半径/小间隙编队组成控制;K4,为拦截机群组编队组成拓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1步骤包括:网络结构选用分层结构,将半集中式组网的网络分成若干个簇,每个簇由导引机节点和若干个拦截机节点组成;导引机节点负责接受地面指挥中心、高性能雷达的信息,向网络中的若干拦截机发送任务指令,拦截机间相互接受位置、速度、姿态、控制指令信息以及决策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1步骤包括:节点动态加入与退出、网络时间对准、自适应带宽、网络拓扑的构建以及弱通信情况下数据流畅性和隐藏节点重入网链接策略,使拓扑快速更新、网络快速收敛,从而实现网络的自规划、自管理、自重构、自配置和自愈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强龚旭东赵雪冬郑宇曹贺谷全祥
申请(专利权)人:航空工业信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