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674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安装结构,左、右纵梁之间通过沿车宽方向布置的前、后安装横梁连接构成车身框架结构,紧固螺栓将电池包的四周分别与左、右纵梁以及前、后安装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前安装横梁端部位置的左、右纵梁处均设置有门槛连接板,门槛连接板与左/右纵梁、前地板以及左/右门槛焊接固定。门槛连接板和前安装横梁形成了贯穿左门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介于纯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之间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它既能实现纯电动、零排放行驶,也能解决纯电动汽车的续航焦虑,增加续航里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框架没有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大,不像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对车身框架具有加强作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对车身局部安装结构要求更高。通常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固定于车身底部,电池包框架小,质量集中,存在不少问题和技术难题: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框架小,但质量大且集中,对车身固定点结构要求高;2、车身底部布置空间有限,通常布置于车身底部中间位置,此处车身抗弯性能最弱,致使车身弯曲模态大幅度降低。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在先申请了一份名称为《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包安装结构》(授权公告号:CN 205818910 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沿车长方向布置的左、右纵梁之间通过沿车宽方向布置的连接板连接构成车身框架结构,左、右纵梁以及连接板构成的框架框面上设置有地板总成,电池包设置在地板总成上,电池包上的螺栓穿过地板总成与左、右纵梁以及连接板固连。上述固定方式可将电池包锁定在钣金框架上,且不占用车身其它空间,但是由于连接板的两端是固定在左、右纵梁上的,也就是说是左、右纵梁承载了电池包的全部重量,因此对连接点的结构要求还是特别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电池包受到振动和冲击载荷,将会带动车身地板一起振动和变形,直接影响到汽车的NVH性能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旨在解决行驶过程中振动和冲击带来的NVH和安全问题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安装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安装结构,包括沿车长方向布置的左、右纵梁,所述的左、右纵梁之间通过沿车宽方向布置的前、后安装横梁连接构成车身框架结构,紧固螺栓将电池包的四周分别与左、右纵梁以及前、后安装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前安装横梁端部位置的左、右纵梁处均设置有门槛连接板,门槛连接板与左/右纵梁、前地板以及左/右门槛焊接固定。
[0006]上述方案中,门槛连接板和前安装横梁形成了贯穿左门槛

前地板左纵梁前段

中通道左纵梁

中通道右纵梁

前地板右纵梁前段

右门槛的前部横向加强结构,能够解决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行驶过程中带来的振动和安全问题,电池包在汽车行驶过程受到振动和冲击载荷时,能够抑制地板的振动和变形,保证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电池包安装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隐藏电池包的电池包安装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前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0]图4为门槛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0011]图5为前安装横梁结构示意图;
[0012]图6为右纵梁结构示意图;
[0013]图7为隐藏右纵梁的右侧安装支架和几字形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0014]图8为加强板结构示意图;
[0015]图9为后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10为后安装横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图2所示,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安装结构,包括沿车长方向布置的左、右纵梁10、20,所述的左、右纵梁10、20之间通过沿车宽方向布置的前、后安装横梁30、40连接构成车身框架结构,紧固螺栓将电池包50的四周分别与左、右纵梁10、20以及前、后安装横梁30、40固定连接,所述的前安装横梁30端部位置的左、右纵梁10、20处均设置有门槛连接板60,门槛连接板60与左/右纵梁10/20、前地板以及左/右门槛70/80焊接固定。左、右纵梁10、20和前、后安装横梁30、40构成框架结构,用于与电池包50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门槛连接板60将左、右门槛70、80与框架结构连接,进而形成了贯穿左门槛

前地板左纵梁前段

中通道左纵梁

中通道右纵梁

前地板右纵梁前段

右门槛的前部横向加强结构,能够解决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行驶过程中带来的振动和安全问题,电池包在汽车行驶过程受到振动和冲击载荷时,能够抑制地板的振动和变形,保证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8]参阅图3、图4,所述的门槛连接板60整体呈开口朝下的浅盒状,包括方形底板61,方形底板61的四边设置有翻边62,翻边分别与左/右纵梁10/20、前地板以及左/右门槛70/80通过焊点固定连接,方形底板61上开设有安装孔611。位于左右两侧的门槛连接板60结构相同,左右对称布置,四周的翻边与左/右纵梁10/20、前地板以及左/右门槛70/80板面贴合,且贴合部分通过点焊连接。
[0019]如图5所示,所述的前安装横梁30为扁管结构,扁管两端的第一连接孔31分别与左、右纵梁10、20连接,扁管中间的两个第一连接孔31与两个中通道纵梁90固定连接,其中一个中间第一连接孔31与电池包50固定连接,进一步加强了连接结构的强度。
[0020]左、右纵梁10、20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布置,如图6

图8所示,所述的右纵梁20上设置有三个电池包安装点21,且位于最后端的电池包安装点21处设置有加强板22,用于加强安装孔局部刚度,加强板22上焊接有几字形安装支架23。
[0021]加强板22呈平板状,四周设有短翻边221,平板上开设有三个孔,包括位于中间的定位孔222,以及两侧的两个车身固定孔223,几字形安装支架23的底板上开设有与车身固定孔223位置对应的过孔231,顶板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32。
[0022]如图10所示,所述的后安装横梁40呈多级折杆状,折杆的两端设置有与左、右纵梁10、20固定的第三连接孔41,折杆的中段还设置有两个与电池包50连接的第四连接孔42,两
个第四连接孔42之间的折杆上设置有几字形固定支架43,几字形固定支架43两脚部通过烧焊连接在折杆上,凸台上设有电池包第五连接孔431。
[0023]前安装横梁30、后安装横梁40以及各安装支架均为安装结构,拆装维修方便,若平台车型为非新能源车型,可直接利用平台车的车身结构,加上所述安装结构,形成框架加强结构用于本安装电池包,开发成本低,且利于平台化的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安装结构,包括沿车长方向布置的左、右纵梁(10、20),所述的左、右纵梁(10、20)之间通过沿车宽方向布置的前、后安装横梁(30、40)连接构成车身框架结构,紧固螺栓将电池包(50)的四周分别与左、右纵梁(10、20)以及前、后安装横梁(30、40)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安装横梁(30)端部位置的左、右纵梁(10、20)处均设置有门槛连接板(60),门槛连接板(60)与左/右纵梁(10/20)、前地板以及左/右门槛(70/80)焊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槛连接板(60)整体呈开口朝下的浅盒状,包括方形底板(61),方形底板(61)的四边设置有翻边(62),翻边分别与左/右纵梁(10/20)、前地板以及左/右门槛(70/80)通过焊点固定连接,方形底板(61)上开设有安装孔(6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安装横梁(30)为扁管结构,扁管两端的第一连接孔(31)分别与左、右纵梁(10、20)连接,扁管中间的两个第一连接孔(31)与两个中通道纵梁(90)固定连接,其中一个中间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莹莹严婷仰荣德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