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固定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294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自行车固定座,具有外壳、二滚轮组,滚轮组设置于外壳,各滚轮组分别具有轮件、弹性件,各轮件受力推挤时,分别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位移,当施加于各轮件的力量解除时,各轮件因对应滚轮组的弹性件分别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位移,以独立的弹性件设置,改善以往产品寿命会消耗相当快的问题。以往产品寿命会消耗相当快的问题。以往产品寿命会消耗相当快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固定座


[0001]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自行车固定座,安装于目标物(例如墙壁、柜子、货架等)后,能够用于稳定的停放自行车。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是一种相当优异的代步、运动工具,而随着知识的普及,人们对于自行车的性能、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性能、舒适度具有一定水平的自行车价位都相当高,以致不适合停放于住家外以避免遭窃,而若需要稳定停的停放于家中,则需要设立驻车架,而驻车架又会占用家中相当大的范围,因此如何节省停放自行车时所占用的范围,可以说是相当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
[0003]而有鉴于前述的问题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种壁挂架,相比驻车架体积较小,且一般安装于壁面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占用的范围,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号M493340「工具固定夹的结构」,虽前述专利是应用于夹固杆状物,并非专为自行车设计的,但实际上也不少人选择使用此类型的产品来收纳自行车,固定于壁面后,当车轮通过两个夹持件之间时,会将两侧的弹性悬臂撑开,接续当车轮轮圈通过两个夹持件后,两侧的弹性悬臂便会因为自身的弹力而回弹,避免通过的车轮轮圈轻易的脱离工具固定夹,以此达到稳定停放自行车的功效,然而此种固定夹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便是夹持件的回弹仅是依靠弹性悬臂自身材料特性所产生的弹力,然而弹性悬臂的回弹能力会随着使用次数的上升而逐渐下降。两个夹持件之间的初始距离会越来越长,进而逐渐失去防止轮圈脱离的功能,而此时只能选择购买新的固定夹来使用,加上此种产品本意并非为了收纳自行车而设计的,用于自行车时产品寿命会消耗得相当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自行车固定座,滚轮组的轮件受推挤而位移后是依靠内部的弹性件弹抵而复归至原位,相比现有产品的夹持件是依赖所固定的部位的弹力来回弹更为有效益,且即使弹性件随着长时间的使用下弹力下降,也仅需更换弹性件即可,而现有产品在于弹性悬臂弹性疲乏后会造成整体结构的破坏,仅能将整组产品更换,另外本技术外壳与二滚轮组是可分离设计的,因此滚轮组若有损坏也可单独更换损坏的滚轮组,未损坏的滚轮组、外壳皆得以保留,由此可知本技术在于产品寿命上是远胜于现有产品的。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自行车固定座,其包括,一外壳,其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外壳具有一安装部,该安装部延伸有二置轮部、二设置部,该二置轮部分别与该二设置部交错相连并围绕于该容置空间周侧,该外壳远离该安装部的一侧具有连通该容置空间的一槽开口,各置轮部分别具有由该槽开口往该安装部方向凹陷的一置轮缺槽;二滚轮组,其分别活动设于该二设置部,各滚轮组分别具有一轮件、至少一弹性件,各轮件位于该容置空间内,各轮件受力推挤
时,分别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位移,当施加于各轮件的力量解除时,各轮件因对应滚轮组的至少一弹性件分别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位移。
[0007]进一步,其中各滚轮组分别具有一轮座、一夹片、一锁定组、该轮件,各设置部分别具有由该槽开口往该安装部方向剖设的一滑沟,各轮座分别设置有各轮件,各轮座远离对应轮件的一侧延伸有一凸出段,各凸出段滑设于对应设置部的滑沟,各夹片分别位于对应设置部的外侧,各滚轮组的锁定组分别与对应的夹片、轮座连结,前述锁定组上锁时对应的夹片、轮座夹迫邻近的设置部,此时该滚轮组无法相对邻近的设置部滑动,前述锁定组解锁时,对应的夹片、轮座解除夹迫邻近的设置部,此时该滚轮组得以相对邻近的设置部滑动。
[0008]进一步,其中各锁定组具有一螺帽,该螺帽螺锁有一螺杆段,任一锁定组上锁时,该上锁的锁定组其螺杆段穿于对应的夹片并螺锁于对应的轮座,而该上锁的锁定组其螺帽迫抵于对应夹片的外侧。
[0009]进一步,各螺帽朝向对应夹片的一侧具有数个止滑齿。
[0010]进一步,其中各锁定组具有一防脱件,各防脱件具有相连的一螺杆段、一操作段,操作各防脱件时,可使对应的螺杆段末端远离、靠近邻近的轮件,各轮件受对应的螺杆段靠抵时无法位移。
[0011]进一步,其中各滚轮组分别具有一轮座、该轮件,各轮件包括有一轴杆、一轮体、各轴杆穿于对应的轮体,各轮座分别具有一基段,各基段分别延伸有二延伸段,各轴杆的二端分别设置于对应轮座的二延伸段,各轮座至少一个延伸段内部具有一置件空间,各滚轮组的至少一弹性件设置于对应的置件空间内,各弹性件的其中一端弹抵于对应轴杆。
[0012]进一步,其中各置件空间内壁具有螺牙并螺锁有一螺件,各轮座的至少一弹性件弹抵于对应轴杆、螺件之间。
[0013]进一步,其中各轮体得以相对穿于自身的轴杆枢转,各滚轮组分别还具有一锁定组、至少一垫片,各滚轮组的轮座分别是以锁定组定位于对应的设置部,各滚轮组的至少一垫片是活动设置于对应的轮座与设置部之间。
[0014]进一步,其中各轴杆具有一轴身段,各轴身段的二端分别具有一止挡段,各止挡段的宽径皆大于各轴身段的宽径,各止挡段分别位于邻近延伸段的外侧。
[0015]进一步,其中各置轮缺槽分别具有相连的一宽段、一窄段,各宽段相连于该槽开口,各滚轮组部分位于各宽段的范围内。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滚轮组的轮件受推挤而位移后是依靠内部的弹性件弹抵而复归至原位,相比现有产品的夹持件是依赖所固定的部位的弹力来回弹更为有效益,且即使弹性件随着长时间的使用下弹力下降,也仅需更换弹性件即可,而现有产品在于弹性悬臂弹性疲乏后会造成整体结构的破坏,仅能将整组产品更换,另外本技术外壳与二滚轮组是可分离设计的,因此滚轮组若有损坏也可单独更换损坏的滚轮组,未损坏的滚轮组、外壳皆得以保留,由此可知本技术在于产品寿命上是远胜于现有产品的。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部分分解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线段III

III剖面示意图。
[0021]图4为车轮置入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一。
[0022]图5为车轮置入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二。
[0023]图6为车轮置入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三。
[0024]图7为自行车利用本技术完成停放的示意图。
[0025]图8为图1所示线段VIII

VIII剖面示意图。
[0026]图9为滚轮组滑动调整位置示意图。
[0027]图10为防脱件抵靠轮件示意图。
[0028]图11为螺件调整位置示意图。
[0029]图12为本技术添加有垫片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13为本技术添加有垫片的分解示意图。
[0031]图14为图12线段XIV

XIV剖面示意图。
[0032]图中标号说明:
[0033]1ꢀꢀꢀꢀ
外壳
[0034]1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其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外壳具有一安装部,该安装部延伸有二置轮部、二设置部,该二置轮部分别与该二设置部交错相连并围绕于该容置空间周侧,该外壳远离该安装部的一侧具有连通该容置空间的一槽开口,各置轮部分别具有由该槽开口往该安装部方向凹陷的一置轮缺槽;及二滚轮组,其分别活动设于该二设置部,各滚轮组分别具有一轮件、至少一弹性件,各轮件位于该容置空间内,各轮件受力推挤时,分别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位移,当施加于各轮件的力量解除时,各轮件因对应滚轮组的至少一弹性件分别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滚轮组分别具有一轮座、一夹片、一锁定组、该轮件,各设置部分别具有由该槽开口往该安装部方向剖设的一滑沟,各轮座分别设置有各轮件,各轮座远离对应轮件的一侧延伸有一凸出段,各凸出段滑设于对应设置部的滑沟,各夹片分别位于对应设置部的外侧,各滚轮组的锁定组分别与对应的夹片、轮座连结,前述的锁定组上锁时对应的夹片、轮座夹迫邻近的设置部,此时该滚轮组无法相对邻近的设置部滑动,前述锁定组解锁时,对应的夹片、轮座解除夹迫邻近的设置部,此时该滚轮组得以相对邻近的设置部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锁定组具有一螺帽,该螺帽螺锁有一螺杆段,任一锁定组上锁时,该上锁的锁定组其螺杆段穿于对应的夹片并螺锁于对应的轮座,而该上锁的锁定组其螺帽迫抵于对应夹片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赛克迪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