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燃料电池的流道板与接着层的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195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流道板与接着层的组装结构,包括:流道板与接着层。流道板是包含板体,且该板体设置有自表面向内凹陷的多个流道。接着层其材质是为一次性硬化黏着剂,且是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预先硬化区域,其中接着层是贴附于板体,且该些预先硬化区域是覆盖住一部份的该些流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流道板与接着层的组装结构,特别是关 于流道板与接着层进行组装时,能够通过接着层形成的预先硬化区域,覆盖 住一部份的该些流道,以阻止接着层的胶体溢流至被该些硬化区域所盖住的 流道。
技术介绍
于传统燃料电池结构中, 一般是采用螺合方式来将两种板材作结合,例 如将流道板与集电片作螺合结合,利用螺栓与螺帽来将流道板与集电板螺合 一起。采用螺合手段虽然相当简易且易于实现,然而,所制造出来的双极板 其体积,难以达到小型化的要求。因此为了縮减体积于是便改采用接着剂的接合方式,来将上述的流道板 与集电板接合黏着成单片结构。该种接合手段虽然能达到縮减体积的要求, 但是接着剂的胶体往往会溢入流道内,而阻挡流道内的燃料或生成物的流动, 进而影响燃料电池的发电效果,因此燃料电池采用接合方式,在实施上仍存 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才能防止接着层的胶体溢入流道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流道板与接着层的组装结构, 能够使用接着剂的接合手段,来将其它板材等接合于流道板,而且接着层的 胶体也不会溢入到流道内。为达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流道板与接着层的组 装结构,包括流道板与接着层。流道板是包含板体,且该板体设置有自表 面向内凹陷的多个流道。接着层其材质是为一次性硬化黏着剂,且具有至少 一个以上的预先硬化区域,其中接着层是贴附于板体,且该些预先硬化区域是覆盖住一部份的该些流道。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构造、特征及其使用功效,兹举较佳的可行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接着层放置于加热器上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接着层放置于加热器上的平面组合图。 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加热器的加热电路示意图。图4显示本专利技术接着层的该些预先硬化区域完成硬化后放置于流道板上 的立体分解图。符号说明10加热器11加热板块20接着层21镂空区域22硬化区域30加热电路31电阻40流道板41板体42燃料输入口43生成物输出口44流入流道结构45流出流道结构46第一流道区47第二流道区48挡板49流道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接着层放置于加热器上的立体分解图,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 接着层放置于加热器上的平面组合图,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加热器的加热电路示 意图,图4显示本专利技术接着层的该些预先硬化区域完成硬化后放置于流道板 上的立体分解图。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燃料电池的流道板与接着层的组装结构,是 应用于燃料电池中,其包括接着层20与流道板40。流道板40是包括板体41以及多个流道,该些流道是设置于板体41面且自表面41凹陷,以下分别 详述该些构件。接着层20为一次性硬化黏着剂层,可以采用PP(Prepreg)胶,或者采用一 种具抗腐蚀及/或防酸功能的接合剂(例如AB胶)。本专利技术接着层20可以进 一步设置数个矩形镂空区域21,该些镂空区域21的设置位置乃是分别对应于 膜电极组(图未显示)、燃料输入口 42与生成物输出口 43的位置。请参见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接着层20是放置于加热器10上予以施行加热 硬化。加热器10的表面乃设置有一个或二个(含)以上加热板块11,并且该些 加热板块11的设置位置乃是分别对应于接着层20的该些预先硬化区域22, 且又该些加热板块11的形状结构是分别相同于接着层20的该些预先硬化区 域22的形状结构。当接着层20与加热器10两者紧密接触后,该些加热板块 11即会接触于该些预先硬化区域22,接着将加热器10的加热电路30启动, 以将电阻31升温加热,然后电阻31的温度会传导至该些加热板块ll,接着 在预定时间长度完成对接着层20的该些预先硬化区域22的加热,使得该些 预先硬化区域22的材质变成硬化,如此硬化后的该些硬化区域22便具有盖 板的功用。请参见图4,板体41的基材是选择自抗化性非导体工程塑料基板、石墨 基板、金属基板、塑料碳基板、FR4基板、FR5基板、环氧树酯基板、玻纤 基板、陶瓷基板、高分子塑化基板以及复合式材料基板等其中一种。板体41的表面设置着多个流道,该些多个流道的具体实施例可以施作成 流入流道结构44、流出流道结构45、第一流道区46、第二流道区47。板体 41进一步设置燃料输入口 42、生成物输出口 43以及该些挡板48。如果上述的燃料输入口42、生成物输出口43、流入流道结构44、流出流 道结构45、第一流道区46、第二流道区47与该些挡板48等是设置于板体41 的上表面,则形成单面流道板40。另一方面,如果上述的燃料输入口 42、生 成物输出口43、流入流道结构44、流出流道结构45、第一流道区46、第二 流道区47与该些挡板48等是同时设置于板体4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则形成 双面流道板40。当然上述的流道区46、 47的设置数量不限制为两个。流入流道结构44是连接于燃料输入口 42、第一流道区46与第二流道区 47。流入流道结构44实行板体41的表面往下挖设成凹槽结构。燃料输入口 42'可实行镂空结构,也就是,将被燃料输入口42所占用的板体41表面予以 挖空。流出流道结构45是连接于生成物输出口 43、第一流道区46与第二流道 区47。流出流道结构45实行板体41的表面往下挖设成凹槽结构。生成物输 出口43可实行镂空结构,也就是,将被生成物输出口43所占用的板体41表 面予以挖空。阴极生成物以及阴极剩余的燃料乃经由流出流道结构45,而流 出至流道板40的外部。第一流道区46、第二流道区47设置有多个流道49,该些流道49是自板 体41表面往下挖设成多条平行的沟渠,该些流道49的设置位置,是对应配 合各个膜电极组的阳极或阴极的设置位置,以及该些流道49与该流入流道结 构44之间是设置有多个挡板48。当外部的燃料自燃料输入口 42通过流入流 道结构44注入第一流道区46、第二流道区47后,燃料会先接触该些挡板48, 受到该些挡板48的阻挡,而迫使燃料向该些挡板48的左、右两侧分流,同 时,左、右分流后的燃料其流速与流量,亦获致近乎一致性的效果,这是设 置该些挡板48的主要目的。如图4所示,将硬化后的该些硬化区域22的接着层20放置于板体41的 表面,接着层20的该些硬化区域22会覆盖住一部份的流入流道结构44与流 出流道结构45。接着,依序将流道板40、接着层20与另一个其它层板(图未 显示)堆栈一起,以进行热压以形成单片结构,而另一个其它层板的范例例如 可以是集电层。在热压过程中,除了已经硬化后的该些硬化区域22不会再次 融化,接着层20的其它区域会因受热而融化,此时的该些硬化区域22便发 挥了盖板的功用,完全阻止融化的胶体溢流至被该些硬化区域22所盖住的流 道。 '本专利技术将接着层的部份区域加以预先硬化,再将硬化区域覆盖住流道板 一部份的流道,如此可以防止当进行热压时,接着层的胶体融化后溢流至被 该些硬化区域22所盖住的流道内,此项即为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有益效果所在。但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 施的范围,凡熟悉本技术人员所明显可作变化与修饰,都应涵盖在本申请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流道板与接着层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流道板,是包含一板体;多个流道,是设置于该板体的表面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流道板与接着层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流道板,是包含: 一板体; 多个流道,是设置于该板体的表面且自该表面向内凹陷; 一接着层,其材质是为一次性硬化黏着剂,且是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预先硬化区 域,其中该接着层是贴附于该板体,且该些预先硬化区域是覆盖住一部份的该些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仓铭张家豪
申请(专利权)人:英属盖曼群岛商胜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VG[英属维尔京群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