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壳电池化成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057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壳电池化成用辅助装置,包括一容器壳体,该壳体内具有一容置空腔,壳体的下端延伸有一用于与注液孔密闭配合的尖嘴,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一用于释放电池内气压的泄气阀;该泄气阀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端的凸柱及钢珠和弹簧,该钢珠和弹簧嵌装于凸柱内的通道内,该通道与前述容置空腔连通,通道的一侧具有一泄气口,该钢珠与该通道为可滑动的密闭紧配合,且钢珠顶靠于弹簧上堵塞于容置空腔与泄气口之间。通过使用该辅助装置,一方面可有效防止电解液由注液孔流到电池壳体上腐蚀壳体、影响外观,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电解液的损失;而且,同时也解决了电池在负压抽真空时的泄气问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铝壳电池化成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铝壳电池的基本制作过程包括有制作正负极一-正负极装 壳-一干燥-—注入电解液一-化成-一分容-一电池组装完成。其中,电解液 通常经由一注液孔注入电池壳内,注完液后,该注液孔为敞开状态,化成 时所产生的气体会将部分电解液由该注液孔带出,而流到电池壳体上腐蚀 电池壳,影响电池壳的外观,而且造成电解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陷,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壳电池 化成用辅助装置。其可有效避免化成时电解液流出浪费及腐蚀电池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铝壳电池化成用辅助装置,包括一容器壳体,该壳体内具有一容 置空腔,壳体的下端延伸有一用于与注液孔密闭配合的尖嘴,壳体的上端 设置有一用于释放电池内气压的泄气阀。所述泄气阀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端的凸柱及钢珠和弹簧,该钢珠和弹簧 嵌装于凸柱内的通道内,该通道与前述容置空腔连通,通道的一侧具有一 泄气口,该钢珠与该通道为可滑动的密闭紧配合,且钢珠顶靠于弹簧上堵 塞于容置空腔与泄气口之间。所述尖嘴上套装有一用于保证尖嘴与注液孔之间密闭效果的密封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在电池制作之化成的 过程中,为保证电池制作的质量和安全性,设置一辅助装置。通过使用该辅 助装置, 一方面可有效防止电解液由注液孔流到电池壳体上腐蚀壳体、影 响外观,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电解液的损失;而且,同时也解决 了电池在负压抽真空时的泄气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截面示图2为图1中M位置处的放大图3为图2中泄气阀泄压时的状态图。附图标识说明10、容盔壳体 12、尖嘴 131、通道 20、泄气阀 22、弹簧 31、注液孔11、容置空腔 13、凸柱 132、泄气口 21、钢珠 30、电池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一最佳实施例,该辅助装置具体包括有一容器壳体IO,该壳体10内具有一容置空腔11,壳体10的下端延伸有一 尖嘴12,壳体10的上端设置有一泄气阀20,该容置空腔11通过该尖嘴12 和泄气阀20与外界连通。其中,该尖嘴12的外径正好与电池盖板30之注液孔31的孔径相适配, 尖嘴12插入注液孔31内无缝隙,尖嘴12上套装有一硅胶密封圈40,该密 封圈40用于定位及保证与注液孔31之间的密封效果。该泄气阀20包括设置于壳体10上端的凸柱13及钢珠21和弹簧22, 该钢珠21和弹簧22嵌装于凸柱13内的通道131内,该通道131与前述容 置空腔11连通,通道131的一侧具有一泄气口 132,该钢珠21与该通道 131为可滑动的密闭紧配合,且钢珠21顶靠于弹簧22上堵塞于容置空腔 11与泄气口 132之间。通过滑动钢珠21可实现泄气口 132与容置空腔11 之间的连通/闭合,该弹簧22则起到提供反作用力及复位的作用。使用时,在电池注完电解液后立即将容器的尖嘴12插入注液孔31,深 度在1.5mm-2.5mm之间。由此,化成时所产生之气体带出的部分电解液就 会自动由尖嘴12进入容器的容置空腔11内, 一方面可保证电解液不会流 到电池壳上腐蚀外观,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电解液的损失。化成前,该钢珠21位于泄气口 132的下方,塞于容置空腔11与泄气 口 132之间,将外界与容置容腔ll隔离(参照图2)。化成完成后,电池将 放入真空烤箱内负压抽真空,当压力达到大于弹簧22反作用力的状态后排 气阀20内的钢珠21会自动向上滑动,使泄气口 132与容置空腔11连通(参 照图3),容置空腔ll内的气体由泄气口 132排出,达到负压的效果。当容 置空腔11内的气压小于弹簧22之反作用力时,钢珠21被弹簧22自动推 向下而回到堵塞住泄气孔132的位置(参照图2)。本技术的重点在于,在电池制作之化成的过程中,为保证电池制作 的质量和安全性,设置一辅助装置。通过使用该辅助装置, 一方面可有效 防止电解液由注液孔流到电池壳体上腐蚀壳体、影响外观,另一方面也最 大限度地减少了电解液的损失;而且,同时也解决了电池在负压抽真空时 的泄气问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一种铝壳电池化成用辅助装置的较佳实施 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铝壳电池化成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容器壳体,该壳体内具有一容置空腔,壳体的下端延伸有一用于与注液孔密闭配合的尖嘴,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一用于释放电池内气压的泄气阀。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壳电池化成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泄气阀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端的凸柱及钢珠和弹簧,该钢珠和弹簧嵌装于 凸柱内的通道内,该通道与前述容置空腔连通,通道的一侧具有一泄气口, 该钢森与该通道为可滑动的密闭紧配合,且钢珠顶靠于弹簧上堵塞于容置 空腔与泄气口之间。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铝壳电池化成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尖嘴上套装有一用于保证尖嘴与注液孔之间密闭效果的密封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铝壳电池化成用辅助装置,包括一容器壳体,该壳体内具有一容置空腔,壳体的下端延伸有一用于与注液孔密闭配合的尖嘴,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一用于释放电池内气压的泄气阀;该泄气阀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端的凸柱及钢珠和弹簧,该钢珠和弹簧嵌装于凸柱内的通道内,该通道与前述容置空腔连通,通道的一侧具有一泄气口,该钢珠与该通道为可滑动的密闭紧配合,且钢珠顶靠于弹簧上堵塞于容置空腔与泄气口之间。通过使用该辅助装置,一方面可有效防止电解液由注液孔流到电池壳体上腐蚀壳体、影响外观,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电解液的损失;而且,同时也解决了电池在负压抽真空时的泄气问题。文档编号H01M2/00GK201160108SQ20082004412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李中延, 范海波 申请人: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壳电池化成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容器壳体,该壳体内具有一容置空腔,壳体的下端延伸有一用于与注液孔密闭配合的尖嘴,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一用于释放电池内气压的泄气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延范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