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壳用铝板、铝带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国家大力提倡绿色环保出行,电动汽车、摩托车等适用电瓶驱动的车辆成爆发式增长,带动电池用深冲铝板、铝带需求大幅增加。动力电池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电池封装工艺在动力电池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良好的电池封装决定了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及寿命,因此,选择一种优良的电池壳体材料,并根据壳体材料特性选择最优封装工艺,对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显得尤为重要。动力电池壳用材料对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抗冲击性能以及导热散热性都有一定的要求。因铝合金做成的电池外壳具有抗冲击、不易破裂和泄露并能满足动力电池外壳对强度和刚性的要求,且铝合金密度小、质量轻能减轻电池重量、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使电池工作稳定,间接减轻整车质量,增加车辆续航能力。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铝盒一般采用3003铝合金材料,该材料具有易加工成型、耐高温、耐腐蚀、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电池壳用铝板、铝带,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硅0.1~0.15%,铁0.45~0.5%,铜0.09~0.12%,锰1.05~1.15%,锌<0.05%,钛0.04~0.05%,杂质元素合计≤0.10%,其余为A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壳用铝板、铝带,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硅0.1~0.15%,铁0.45~0.5%,铜0.09~0.12%,锰1.05~1.15%,锌<0.05%,钛0.04~0.05%,杂质元素合计≤0.10%,其余为Al。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壳用铝板、铝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熔炼:向熔化炉中加入16~20吨的纯铝锭和20~24吨的3系铝合金废料,熔炼6~8小时得到溶体温度720~750℃铝合金熔液基体;扒出铝合金熔液表面的浮渣,取样分析铝合金熔液基体的化学成份,对比权利要求1中动力电池壳用铝板、铝带化学成份要求,向铝合金熔液基体中加入铝合金添加剂,使用大型永磁搅拌设备搅拌,得到合金元素均匀分布的铝合金熔液;
(2)铝合金熔体精炼:向铝合金熔体中通入氩氯混合气进行一次精炼,精炼温度控制在730~740℃,精炼时间为20分钟,取样、分析铝合金熔液化学成份,对比权利要求1中动力电池壳用铝板、铝带化学成份要求,向铝合金熔液基体中加入铝合金添加剂,微调,使其达到成份要求范围;向铝合金熔液中通入氩氯混合气进行二次精炼,精炼温度控制在720~730℃,精炼时间30分钟,扒渣,静置;
(3)铸造:铸造温度控制在700~720℃,铸造速度控制在50~55mm/min;
(4)铣面:将步骤(3)处理后铝合金铸锭切头切尾,铣面,大面单侧铣面量≥15mm;铣面后铸锭表面光滑,无明显刀纹,铣面后厚度为610±1mm;
(5)均匀热处理:将步骤(4)处理后的铝合金铸锭在均热炉中分两个阶段进行均匀热处理,第一阶段的铝合金铸锭温度控制在590~595℃,保温14小时;第二阶段的铝合金铸锭温度控制在540~550℃,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延坡,李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明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