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833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式Ⅰ所示结构。上述化合物的成功提取为开发新药提供了化学实体或先导化合物。为开发新药提供了化学实体或先导化合物。为开发新药提供了化学实体或先导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莪术为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栽培或野生于林荫下,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和中国各地。莪术性辛、苦,温,归肝、脾经。能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主治气血凝滞,心腹胀痛,症瘕,积聚,宿食不消,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
[0003]莪术根茎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莪术呋喃烯酮、龙脑、大牻牛儿酮、α

和β

蒎烯、樟烯、柠檬烯、8

按叶素、松油烯、异龙脑、丁香烯、姜黄烯、丁香烯环氧化物、姜黄酮、芳姜黄酮、莪术二酮、莪术烯醇、异莪术烯醇等。又含抗氧化剂活性的姜黄素类化合物。莪术油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血栓等活性,其栓剂临床用于治疗白色念珠菌阴道感染、宫颈糜烂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莪术油中分离得到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式Ⅰ所示结构:
[0006][0007]其化学名称为莪术烯,分子式为C
15
H
20
O。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将莪术的CO2超临界萃取油进行第一次柱色谱分离,采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得到组分Frg1~Frg16;
[0010]S2)取组分Frg 3进行第二次柱色谱分离,采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得到组分Frg 3

1~Frg 3

51;
[0011]S3)取组分Frg 3

13~Frg 3

20,经无水乙醇重结晶,得到结晶和母液;母液进行第三次柱色谱分离,采用石油醚进行洗脱,得到组分Frg 3

13

1~Frg 3

13

41;
[0012]S4)取组分Frg 3

13

3~Frg 3

13

6,进行第四次柱色谱分离,采用石油醚进行洗脱,得到组分Frg 3

13
‑3‑
1~Frg 3

13
‑3‑
11;合并组分Frg 3

13
‑3‑
4~Frg 3

13
‑3‑
7,得到式Ⅰ所示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001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莪术的CO2超临界萃取油为海南碧凯药业自制(制取方法如下:鲜莪术块根经称量清洗挑选后,切成厚度≦1.0cm的片状,烘近干后粉碎,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器进行萃取,萃取压力优选9~30MPa,萃取温度优选30~60℃,萃取时间优选1.0~3.0h,得到萃取油)。
[0014]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次柱色谱分离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依次为100:0、100:5、100:10、100:20、100:30、0:100。
[0015]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次柱色谱分离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依次为100:0、100:1。
[0016]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三、四次柱色谱分离中,采用石油醚冲洗。
[0017]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二、三次柱色谱分离采用200~300目硅胶柱色谱。
[0018]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第四次柱色谱分离采用400目硅胶柱色谱。
[0019]本专利技术中,在采用硅胶薄层层析的方法检测式Ⅰ所示化合物时,采用的显色剂为体积分数为1%的香草醛硫酸乙醇溶液,加热显色。
[0020]通过结构检测,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化合物为淡蓝色油状物。用1%香草醛

硫酸试剂显色,呈紫红色斑点,说明该化合物是倍半萜类化合物。结合低分辨EI

MS、1H

NMR和
13
C

NMR数据,可以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15
H
20
O,不饱和度Ω=6。
[0021]1H NMR(600MHz,CDCl3)给出20个氢信号,其中3个甲基信号δ
H 1.05(3H,s,H

14),1.73(3H,s,H

15),1.91(3H,s,H

13);6个烯氢信号δ
H 4.75(1H,m,H

3a),4.86(1H,m,H

3b),4.97(2H,dd,J=0.6Hz,12.0Hz,H

2),5.89(1H,dd,J=12.0Hz,18.0Hz,H

1),7.04(1H,s,H

11)。
13
C NMR(150MHz,CDCl3)及DEPT谱(见表1)给出15个碳信号,包括3个甲基信号,4个亚甲基信号,3个次甲基信号,以及5个季碳信号,其中,4组烯碳信号分别为δ
C 147.2(C

1,d),112.6(C

2,t),111.0(C

3,t),137.1(C

4,s),119.3(C

7,s),149.5(C

8,s),137.1(C

11,d),116.3(C

12,s)。化合物的不饱和度为6,4个双键贡献了4个不饱和度,还剩2个不饱和度,因此推测化合物分子中有2个环状结构。根据以上信息,推测该化合物可能为莪术烯。
[0022]将其波谱数据与文献[孙秀燕,郑艳萍,刘志峰,徐丽丽,李素华.温莪术环状含氧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分析测试学报,2006,25(6):27

30;周冲,刘慧俊,崔友,孙秀燕.莪术油中莪术烯的分离及结构鉴定,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10,23(4):294

296]对比,与莪术烯的数据一致,故确定该化合物为莪术烯。
[0023]1H

NMR和
13
C

NMR数据见表1。
[0024]表1 C
15
H
20
O(in CDCl3)的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式Ⅰ所示结构:2.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莪术的CO2超临界萃取油进行第一次柱色谱分离,采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得到组分Frg1~Frg16;S2)取组分Frg 3进行第二次柱色谱分离,采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得到组分Frg 3

1~Frg 3

51;S3)取组分Frg 3

13~Frg 3

20,经无水乙醇重结晶,得到结晶和母液;母液进行第三次柱色谱分离,采用石油醚进行洗脱,得到组分Frg 3

13

1~Frg 3

13

41;S4)取组分Frg 3

13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扬张援虎陈容徐朗方方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