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293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式Ⅰ所示结构。上述化合物的成功提取为开发新药提供了化学实体或先导化合物。为开发新药提供了化学实体或先导化合物。为开发新药提供了化学实体或先导化合物。为开发新药提供了化学实体或先导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莪术为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栽培或野生于林荫下,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和中国各地。莪术性辛、苦,温,归肝、脾经。能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主治气血凝滞,心腹胀痛,症瘕,积聚,宿食不消,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
[0003]莪术根茎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莪术呋喃烯酮、龙脑、大牻牛儿酮、α

和β

蒎烯、樟烯、柠檬烯、8

按叶素、松油烯、异龙脑、丁香烯、姜黄烯、丁香烯环氧化物、姜黄酮、芳姜黄酮、莪术二酮、莪术烯醇、异莪术烯醇等。又含抗氧化剂活性的姜黄素类化合物。莪术油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血栓等活性,其栓剂临床用于治疗白色念珠菌阴道感染、宫颈糜烂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莪术油中分离得到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
[0006][0007]其化学名称为(4S,5S)

牻牛儿酮

4,5

环氧化物,分子式为C
15
H
22
O2。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将莪术的CO2超临界萃取油进行第一次柱色谱分离,采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得到组分Frg1~Frg16;
[0010]S2)取组分Frg 8进行第二次柱色谱分离,采用甲醇

水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得到组分Frg 8

1~Frg8

47;
[0011]S3)取组分Frg 8

4~Frg 8

10,进行第三次柱色谱分离,采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得到组分Frg 8
‑4‑
1~Frg 8
‑4‑
12;
[0012]S4)取组分Frg 8
‑4‑
5,进行重结晶,得到式I所示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001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莪术的CO2超临界萃取油为海南碧凯药业自制,优选的,其制备方法为鲜莪术块根烘干粉碎后,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器进行萃取。
[0014]所述萃取的压力优选为9

20MPa,萃取的温度优选为30

60℃,萃取的时间优选为1.0

3.0h。
[0015]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次柱色谱分离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依次为100:0、100:5、100:10、100:20、100:30、0:100。
[0016]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次柱色谱分离采用硅胶柱色谱。
[0017]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次柱色谱分离中,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依次为50:50、60:40、70:30、85:15、100:0。
[0018]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次柱色谱分离采用Rp

18硅胶柱色谱。
[0019]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三次柱色谱分离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依次为100:0、100:3、100:6、100:9、100:12、0:100。
[0020]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三次柱色谱分离采用硅胶柱色谱。
[0021]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重结晶的溶剂为CHCl2‑
MeOH体系。
[0022]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CHCl2和MeOH的体积比为2:1。
[0023]本专利技术中,在分离纯化时,用正相硅胶柱分离纯化时,优选采用200

300目硅胶;用反相硅胶柱分离纯化时,优选采用AAG12S50硅胶。
[0024]本专利技术中,在采用硅胶薄层层析的方法检测式I所示化合物时,采用的显色剂为体积分数为1%的香草醛硫酸乙醇溶液,加热显色。
[0025]通过结构检测,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化合物为无色针状结晶(CHCl2‑
MeOH重结晶)。紫外254nm下观察呈暗斑,365nm下无荧光,10%硫酸乙醇试剂显色呈橙黄色,1%香草醛硫酸试剂显色呈紫红色斑点。[α]D20
+261.3
°
(c 0.05,CH3OH)。UV(MeOH)光谱显示最大吸收峰为λ
max
(logε)nm:313(2.77),239(3.55),205(3.78)。IR(KBr)光谱显示1678cm
‑1的共轭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和1659cm
‑1的C=C双键伸缩振动吸收。ESI

MS给出准分子离子峰:m/z 235.3[M+H]+
,257.3[M+Na]+
,491.1[2M+Na]+
,即分子量为234,结合氢谱和碳谱数据确定分子式为C
15
H
22
O2,提示为倍半萜类化合物。
[0026]1H NMR(400MHz,CDCl3)(见表1)给出22个氢信号,其中4个甲基信号δ
H
1.80,1.79,1.70,1.01(各3H,s),1个烯氢信号δ
H 5.18(1H,d,J=9.8Hz,H

1)。
13
C NMR(150MHz,CDCl3)(见表1)给出15个碳信号,其中1个酮羰基信号δ
C 204.8,2组烯碳信号δ
C 134.8(C

11),133.8(C

10),129.8(C

1),126.7(C

7),以及1个三元氧环上的两个连氧碳信号δ
C 64.7(C

5),60.9(C

4)。根据以上信息,推测该化合物为牻牛儿酮的4,5

环氧化物。将其波谱数据与文献[刘晓宇,楼燕,胡丹,陈丽霞,卜光明,邱峰.温郁金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24(11):682

686;Kuroyanagi M,Ueno A,Ujiie K,Sato S.Structures of sesquiterpenes from Curcuma aromatica Salisb..Chemical&Pharmaceutical Bulletin,1987,3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2.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莪术的CO2超临界萃取油进行第一次柱色谱分离,采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得到组分Frg1~Frg16;S2)取组分Frg 8进行第二次柱色谱分离,采用甲醇

水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得到组分Frg 8

1~Frg8

47;S3)取组分Frg 8

4~Frg 8

10,进行第三次柱色谱分离,采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得到组分Frg 8
‑4‑
1~Frg 8
‑4‑
12;S4)取组分Frg 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容张援虎徐扬徐朗方方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