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半自动锂离子电池卷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65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半自动锂离子电池卷绕机,包括卷绕机机体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部分设有卷绕电机M,其电机反转火线M1分别与继电器常闭触点开关K1”、反转指示灯L1连接,继电器常闭触点开关K1”接反转脚踏开关S1,反转脚踏开关S1接电源正极,电机零线N接电源负极;所述卷绕电机M电机正转火线M2分别与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K1’、正转指示灯L2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K1’接电源正极,电机零线N接电源负极,反转指示灯L1、正转指示灯L2一端分别接电源负极;继电器常开开关K1分别与正转脚踏开关S2及接触开关S3连接,正转脚踏开关S2接电源正极,接触开关S3通过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K1’接电源正极。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操作简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产锂离子电池的巻绕机,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半自 动锂离子电池巻绕机。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 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f象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 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 设备方面,尤其是动力电池是目前各大电池厂家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动力 电池型号、规格的特殊性,很少有自动化生产线。而生产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一巻绕,目前各大厂家多数采用手动或半自动生产。其中ZR70-01型手动 巻绕机在行内应用非常广泛。在手动巻绕工序中,需要一边巻绕一边调整对 齐度,而调整时要让巻针保持在水平状态。该巻绕机功能简单,只有巻针的 正转反转控制,没有定位,对员工的熟练度要求高,操作复杂且工作效率低。因此,提供一种应用简便、性能可靠的新型半自动锂离子电池巻绕机, 已成为该领域科研人员急需研究开发的新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半自 动锂离子电池巻绕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半自动锂离 子电池巻绕机,包括巻绕机机体和控制电路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 部分设有巻绕电机M,其电机反转火线M1分别与继电器常闭触点开关K1"、 反转指示灯L1连接,继电器常闭触点开关Kl"接反转脚踏开关Sl,反转脚 踏开关S1接电源正极,电机零线N接电源负极;所述巻绕电机M电机正转 火线M2分别与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K1'、正转指示灯L2连接,继电器常开 触点开关K1,接电源正极,电机零线N接电源负极,反转指示灯L1、正转指示灯L2 —端分别接电源负极;继电器常开开关Kl分别与正转脚踏开关 S2及接触开关S3连接,正转脚3#开关S2接电源正极,接触开关S3通过继 电器常开触点开关Kl,接电源正极;所述巻绕机机体设有的巻针根部的连接 轴上下位置分别粘结设有硬垫,且控制电路中的接触开关S3设于连接轴上 方对应^f立置。所述连接轴上下位置分别粘结设有的硬垫呈半椭圆形。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 电路设计简单,改造成本低,在不改变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加入新的 功能,方便员工操作。2、 巻针定位准确,降低了对操作者的要求,大大节省新人上岗的培训 时间。3、 减少调整时间,提高巻绕生产效率,经试生产统计,效率可提升 5%-10%,且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手动巻绕机的缺点,加入巻针定位控制,既可以 点动旋转180。又可以连动,而巻针停止时都定位在水平状态,这样就降低了 对员工熟练度的要求,消除了调整巻针的动作,提高生产效率。是锂离子电 池行业手工设备向单机半自动化方向发展迈出的关键的一步。本技术对 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用的ZR70-01型手动巻绕机进行半自动改造,对巻针进 行180。定位,是对锂电池手工生产设备的一次创新。总之,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制造成本低,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控制4路部分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述如下如图1, 一种新型半自动锂离子电池巻绕机,包括巻绕机机体和控制电 路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部分设有巻绕电机M,其电机反转火线 Ml分别与继电器常闭触点开关K1"、反转指示灯L1连接,继电器常闭触点开关K1"接反转脚踏开关S1,反转脚踏开关S1接电源正极,电机零线N接 电源负极;所述巻绕电才几M电^L正转火线M2分别与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 Kl,、正转指示灯L2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Kl,接电源正极,电机零 线N接电源负极,反转指示灯L1、正转指示灯L2—端分别接电源负极;继 电器常开开关Kl分别与正转脚踏开关S2及接触开关S3连接,正转脚踏开 关S2接电源正极,接触开关S3通过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Kl,接电源正极; 所述巻绕机机体设有的巻针根部的连接轴上下位置分别粘结设有硬垫,且控 制电路中的接触开关S3设于连接轴上方对应位置。所述连接轴上下位置分别粘结设有的硬垫呈半椭圆形。工作原理本技术利用原有的继电器,通过改变电路设计以实现电机正转脚踏 开关的自锁控制;当巻针在水平位置时,在巻针根部的连接轴上下两个位置 分别粘结半椭圆的硬垫,在连接轴上方对应的位置设一个接触开关S3,保证 当巻针转到水平位置时正好可以触发开关;将接触开关串连接入继电器的自 锁电路,实现连动时巻针一直旋转,停止后保持在水平位置,而点动时巻针 旋转180。停留在水平位置。经过试生产,本技术运行状态良好,达到预 期效果。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新型半自动锂离子电池巻绕机进行的详细描述,是 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不同的规格,因此在不脱离 本技术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半自动锂离子电池卷绕机,包括卷绕机机体和控制电路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部分设有卷绕电机(M),其电机反转火线(M1)分别与继电器常闭触点开关(K1”)、反转指示灯(L1)连接,继电器常闭触点开关(K1”)接反转脚踏开关(S1),反转脚踏开关(S1)接电源正极,电机零线(N)接电源负极;所述卷绕电机(M)电机正转火线(M2)分别与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K1’)、正转指示灯(L2)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K1’)接电源正极,电机零线(N)接电源负极,反转指示灯(L1)、正转指示灯(L2)一端分别接电源负极;继电器常开开关(K1)分别与正转脚踏开关(S2)及接触开关(S3)连接,正转脚踏开关(S2)接电源正极,接触开关(S3)通过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K1’)接电源正极;所述卷绕机机体设有的卷针根部的连接轴上下位置分别粘结设有硬垫,且控制电路中的接触开关(S3)设于连接轴上方对应位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半自动锂离子电池巻绕机,其特征在于所 述连接轴上下位置分别粘结设有的硬垫呈半椭圆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半自动锂离子电池卷绕机,包括卷绕机机体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部分设有卷绕电机M,其电机反转火线M1分别与继电器常闭触点开关K1”、反转指示灯L1连接,继电器常闭触点开关K1”接反转脚踏开关S1,反转脚踏开关S1接电源正极,电机零线N接电源负极;所述卷绕电机M电机正转火线M2分别与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K1’、正转指示灯L2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K1’接电源正极,电机零线N接电源负极,反转指示灯L1、正转指示灯L2一端分别接电源负极;继电器常开开关K1分别与正转脚踏开关S2及接触开关S3连接,正转脚踏开关S2接电源正极,接触开关S3通过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K1’接电源正极。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操作简便。文档编号H01M10/40GK201146221SQ20072009895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丁海涛, 尹东星, 张永良, 王永武 申请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半自动锂离子电池卷绕机,包括卷绕机机体和控制电路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部分设有卷绕电机(M),其电机反转火线(M1)分别与继电器常闭触点开关(K1”)、反转指示灯(L1)连接,继电器常闭触点开关(K1”)接反转脚踏开关(S1),反转脚踏开关(S1)接电源正极,电机零线(N)接电源负极;所述卷绕电机(M)电机正转火线(M2)分别与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K1’)、正转指示灯(L2)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K1’)接电源正极,电机零线(N)接电源负极,反转指示灯(L1)、正转指示灯(L2)一端分别接电源负极;继电器常开开关(K1)分别与正转脚踏开关(S2)及接触开关(S3)连接,正转脚踏开关(S2)接电源正极,接触开关(S3)通过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K1’)接电源正极;所述卷绕机机体设有的卷针根部的连接轴上下位置分别粘结设有硬垫,且控制电路中的接触开关(S3)设于连接轴上方对应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东星丁海涛张永良王永武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