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及制备这种电池的方法。特别地,包括可以提供3v甚至更高电压的金属锂负极的锂电池作为可以获得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被广泛研究。金属锂负极可以通过例如将金属锂箔压力粘结到由覆铜箔等制成的负极集电器的两侧而制成。然而,当重复充电时,这种电池可能出现在负极表面上金属锂枝晶的沉积,导致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短路。进一步说,在放电期间,枝晶从负极分离,偶尔会导致电化学嵌入锂颗粒的产生。结果,充放电效率降低,不可以获得足够的循环寿命性能。上述现象假定归因于以下机理。金属锂很容易氧化,因此在负极制备过程中可以容易地在气相中与氧气反应以在其表面上形成氧化膜。由于这种氧化表面膜厚度不均匀,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流汇聚在薄膜区域上,因此易于出现枝晶沉积。在出于解决这一问题的目的以增加充放电效率的尝试中,采用氟化氢、(C2H5)4NF(HF)4等作为电解液中的添加剂以使金属锂以球状的形式沉积而不是枝晶(“J.Electrochem.Soc.”,146(1999)1693页,“J Fluorine Chem.”87(1998)235页,“有关电池的第40届研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金属锂用作负极活性材料,该电池包括下述元件: 含有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 负极; 电连接到正极上的金属锂、以及 电解质。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