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07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组件,包括有一微机和一通过一通讯终端传送由所述微机检测到的所装电池的充电状态的装置。将所装电池的充电状态传送给外部装置的通讯终端设置在其上设置有电池组件各电源终端的安装表面上或靠近安装表面的表面上。这使得外部装置的各电极等集中在一个地方,减小了布置各相应电极等所需的空间,从而减小了外部装置的尺寸。(*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一件分案申请,相应母案的申请日为1996年12月6日,申请号为96123892.5,专利技术名称为电池组件。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件(battery pack),特别是适用于向电器装置供给DC电能的电池组件。现今,在商业中使用了许多电池组件,这些电池组件中装有供给部分电器装置DC电能的一个或多个电池。市场中广泛使用的电池组件包括可充电或不可充电的电池组件,及具有特殊用途的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可能会装错在电器装置上,这样可能使装置因此发生故障或损害。于是,为了防止把不相配的电池组件偶尔错装在电器装置上,在电池组件上加有一种结构。例如,如附图说明图1和图2A至2C所示的用于摄像机的电池组件。图2A,2B和2C分别为电池组件的府视图、正视图和仰视图。电池组件1包括由一个上壳2和一个下壳3组成的壳体4,上壳2和下壳3有一个配装机构,用来防止装错电池组件。上壳2上的凹槽2A用来防止电池组件沿错误方向插入装置中。电池组件被这样设计,如果电池组件偶然以相反的方向被插入到装置中的话,上壳2没有凹槽的部分抵靠装置上的一导轨,以防止电池组件插入该装置。另一方面,下壳3沿其中心线X-X形成有凹部4,5,6和7并沿其一侧壁形成有一凹部8凹部5和8为检测孔,凹部6为用于把电池组件装到配装外部电池的电器装置上的锁定孔。特别是,凹部4为一个分别指示电池组件1装有一个锂离子电池的备用检测孔和检测孔。凹部8为一个指明电池组件1可充电的检测孔。下壳3还在其侧面及底面形成有凹槽9A、9B、10A和10B,用以将电池组件配装到配装外部电池的电器装置上。指明电池充电状态的标志器13设置在下壳3的设置有各电源终端11和12的侧面上,用以确定电池组件1是完全充满还是耗尽。如上所述,传统的电池组件被设计成,通过判明各凸部是否配装入各相应检测孔中来确定电池组件是否可配装于电器装置或充电器。现今,需要电器装置执行更多的功能并提供更准确的信息。这种信息包括电池的充电状态和输出电流。鉴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组件,其中,有关电池组件中的电池的信息可以准确地传给外部装置。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包括一壳体,设置有一通讯终端以及各电源终端,其中,各电源终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表面上,而所述通讯终端设置在壳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和相邻于壳体的所述一个表面的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且所述通讯终端和所述各电源终端在电池组件于外部装置的插装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处;装放在所述壳体中的电池;以及装放在所述壳体中的微机,所述微机用来经由所述通讯终端将检测到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传送到外部装置。所提供的电池组件包括一个用于向外部装置传送有关所装电池的电荷状态信息的通讯终端,该通讯终端设置在其上设置有电池组件各电源终端的安装表面上或靠近安装表面的一个表面上。这种结构使得外部装置的对应于所述通讯和电源终端的各电极等集中在一个地方并使布置这些电极等所需空间减小,从而减小外部装置的尺寸。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图1为传统电池组件结构的透视图;图2A至2C分别为传统电池组件的俯视图、正视图和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池组件总体结构的示意透视图;图4为图3所示电池组件的内部电器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电池组件结构的立体图;图6A至6C分别为图5所示电池组件的俯视图、正视图和仰视图;图7为装有电池组件的某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安装有电池组件的某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电池组件设置其上的一表面上的终端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示意示出电池组件的外观及内部结构。首先,电池组件21的特征是由内装的一微机21A检测出的有关所装电池23的准确信息(如电流、电压、和电池的充电状态等)通过一个通讯终端24传递给外部装置27的微机27A。第二,电池组件21的特征是通讯终端24即可靠近负电源端25设置也可靠近正电源端26设置。在该实施例中,通讯终端24靠近负电源端25设置。这是因为微机21A的负电源与负电源端25连接,从而即使通讯终端24和负电源端25偶然发生短路,也能防止过电压施加到微机21A上。另外,通讯终端24设置得位于电池组件的其上设置有负电源端25和正电源端26的前表面以及底面上,旨在无论前表面还是底面与外部装置相接触均能与外部装置的通讯终端接触。其次,图5和图6A至图6C显示了电池组件21的一种具体结构,该结构基本上与图1和图2A至2C中所示的电池组件1相同,但在凹槽长度方面不同于传统结构,从而从机械方面可以判别电池组件21具有通讯功能。本质上,电池组件21是一个由一个上壳32和一个下壳33组成的壳体。例如,在上壳32顶部的一个凹槽32A形成得长于图1所示的凹槽2A。这一凹槽长度上的差别可在有待插入的装置一侧判别出电池组件是否装有微机。因此只有使用装有微机的电池组件的装置才能配装上这种电池组件21。为了防止电池组件以不正确的方向插入到外部装置中,而设计了防止电池组件反向插入的凹槽32A。另外,与凹槽32A相类似的凹槽34设置在下壳33的底面上,它长于图2C所示的凹槽7。下壳33的底面与装有电池组件21的装置接触的情况下,凹槽34可用来确定电池组件是否装有微机。因此只有使用装有微机的电池组件的装置才能配装电池组件21。另外,在下壳33的底部,沿中心线X-X设置有凹部35、36和37,沿着一侧壁形成有一个凹部38。凹部36指明电池组件21装有一锂离子电池。凹部38指明电池组件是否为可重新充电。当电池组件装入配装外部电池组件型的电器装置上时,凹部37用于锁定电池组件。凹部36和38用来确定电池组件21是否能安装在充电器上或电器装置上。设置在中心线X-X电源终端25和26一侧的显示电池是否充电的标志器39用来确定电池组件21是完全充满电还是已经耗尽。例如,若电池组件完全充满电,整个标志器39就暴露于其所在的凹部中。另一方面,若电池组件正在使用或已经耗尽,标志器39就隐藏在电池组件里,从而标志器部分暴露于凹部中。当电池组件充完电从充电器中取出后,标志器39被从电池组件拉出,并且,当电池组件装入装置时,装置上的一个凸起将标志器39推入电池组件。在下壳33底部的周边上,沿底部一长侧边设置有带有肋条的配合凹槽40A和40B,沿另一长侧边设置有带有肋条的配合凹槽41A和41B。当配装在充电器或电器装置表面上的电池托架上时,电池组件21配装入电池托架上的凸起上而被固定。在下壳33的前端33A,形成有低于下壳33周围部分的凹台阶面42和43,电源终端25和26设置其上。如上所述,电源终端25和26设置在低于前端33A表面的台阶凹面42和43上。由于各凹面与通讯终端24的安装面不在一个平面内,导电件或类似物不大可能偶然使通讯终端24与负电源终端25短路。当电池组件21被装在充电器中充电时,电源终端25和26作为充电电极,而当电池组件21装到电器装置中用于供电时,电源终端作为电源电极。根据这种结构的电池组件21将用于把由内装微机21A检测的有关内部电池23的信息传送给外部装置的通讯终端24设置在电源终端25和26设置其上的安装表面或该安装表面附近,使得通讯终端和其中装有电池组件的电器装置的电源终端集中在一个地方,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件,包括 一壳体,设置有一通讯终端以及各电源终端,其中,各电源终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表面上,而所述通讯终端设置在壳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和相邻于壳体的所述一个表面的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且所述通讯终端和所述各电源终端在电池组件于外部装置的插装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处; 装放在所述壳体中的电池;以及 装放在所述壳体中的微机,所述微机用来经由所述通讯终端将检测到的电池的充电状态传送到外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井英郎小山纪男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