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726110 阅读:4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9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正面钢化玻璃、第一粘结层、太阳能电池组、第二粘结层和背面钢化玻璃;所述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四周设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内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固定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第一支架的外侧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支架的外侧设有凸起,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相适配;所述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设有通孔,用于引出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负极。相应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采用上述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系统。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装配十分方便简单,可以统一装配质量,成品率高,组件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将电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有效地吸收太阳辐射能,利用光生伏打效应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当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P-NJunction)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V-Epair),在P-N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N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N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传统晶硅太阳能电池基本上只采用正面钝化技术,在硅片正面用PECVD的方式沉积一层氮化硅膜,降低少子在前表面的复合速率,可以大幅度提升晶硅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从而提升晶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随着对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开始研究PERC背钝化太阳电池技术。目前业界主流厂家的焦点集中在单面PERC太阳能电池的量产,而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由于光电转换效率高,同时双面吸收太阳光,发电量更高,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大的使用价值。但是,目前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也仅仅是一些研究机构在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正面钢化玻璃、第一粘结层、太阳能电池组、第二粘结层和背面钢化玻璃,所述太阳能电池组由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串联或并联而成,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之间通过焊带焊接在一起;所述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包括背银主栅、铝栅线、背面钝化层、P型硅、N型发射极、正面钝化层和正银电极,所述背面钝化层经过激光开槽后形成30‑500个平行设置的激光开槽区,每个激光开槽区内设置至少1组激光开槽单元;铝栅线与激光开槽区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铝栅线通过激光开槽区与P型硅相连;所述铝栅线与背银主栅垂直连接;所述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四周设有固定框架,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正面钢化玻璃、第一粘结层、太阳能电池组、第二粘结层和背面钢化玻璃,所述太阳能电池组由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串联或并联而成,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之间通过焊带焊接在一起;所述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包括背银主栅、铝栅线、背面钝化层、P型硅、N型发射极、正面钝化层和正银电极,所述背面钝化层经过激光开槽后形成30-500个平行设置的激光开槽区,每个激光开槽区内设置至少1组激光开槽单元;铝栅线与激光开槽区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铝栅线通过激光开槽区与P型硅相连;所述铝栅线与背银主栅垂直连接;所述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四周设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内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固定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第一支架的外侧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支架的外侧设有凸起,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相适配;所述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设有通孔,用于引出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负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为金属框架或塑料框架。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为铝框或亚克力框架。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达能方结彬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爱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