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用自增湿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2234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燃料电池用自增湿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低沸点有机醇和水的溶剂中加热溶解全氟磺酸膜,制成全氟磺酸树脂溶液;向全氟磺酸树脂溶液中加入含Pt的担载型催化剂和高沸点有机溶剂;将溶液滴加在有机多孔膜表面,加热并真空保存;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复合膜一步完成,复合膜的厚度和含Pt的担载型催化剂单位面积的担载量容易控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通常,PEMFC中均使用复杂的纯水增湿辅助系统来增湿燃料和反应气体从而增湿PEM,因此增加了电池的重量、复杂性、成本和消耗潜能。大电流工作时由于阴极生成的水不能及时离开电极,容易引起电极被水淹没现象。带有外增湿辅助系统的PEMFC应用于电汽车上面临着的难题之一是水低温结冰。因此,探索简化或取消纯水增湿系统,可以减少系统的复杂性,提高电池能量效率,降低电池成本,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PEMFC中水传递机理如下电池中只有阴极生成水,阳极生成的质子以水合离子形式从阳极向阴极传递水,仅仅依靠阴极生成的水向阳极反扩散,在大电流密度工作时电池中可能水传递失衡,致使电池阳极侧失水干燥,膜电阻增大。因此传统PEMFC是依靠增湿反应气体方式向电池中供水增湿PEM。从PEMFC水传递机理中我们可以知道电池的阳极是最易失水的,因此如果在电池运行过程中,及时给阳极补充水份,这样就可以使PEMFC在无外增湿的条件下稳定运行,从而实现电池自增湿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自增湿PEMFC的设计方案示意图在靠近阳极催化层的PEM内部形成一层含Pt薄层自增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电池用自增湿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低沸点有机醇类和水的溶剂中加热溶解全氟磺酸膜,制成5%全氟磺酸树脂溶液; (2)向步骤1制备的全氟磺酸树脂溶液中按0.01-0.2mgPt/cm↑[2]的量加入含Pt的担载型催化剂; (3)按高沸点有机溶剂与全氟磺酸树脂溶液1∶5-1∶50的重量比向步骤2制备的溶液中加入高沸点有机溶剂; (4)在有机多孔膜表面滴加前述步骤制备的全氟磺酸溶液; (5)将步骤4制得的膜于加热台上50-120℃加热1-3小时后,置于120-200℃的真空烘箱内8-16小时,冷却即得复合质子交换膜; 所述低沸点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富强衣宝廉邢丹敏于景荣张华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