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正极材料多硫代共轭聚合物正极活性物质的制备及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为了提高元素硫的电化学活性及其利用率,有文献报导将元素硫吸附于活性炭的表面或者将元素硫与导电聚合物形成络合物,如Kavan,etal,Electrochimica Acta,1988,33,1605~1602;Perichaud,etal,US 4,664,991,Armand,etal,US 4,739,018。Okamoto,etal,US 5,441,831报导了聚碳硫化物正极材料(CSx)n,其中x值在1.2~2.3之间,n≥2;US 5,601,947和5,609,702中的聚碳硫化物(CSx)n,其中x值在2.3~50,之间,n≥2。在这些碳硫聚合物中的多硫链-(Sm)-(m≥3)与聚硫化碳的碳骨架以共价键的形式存在,多硫链-(Sm)-在碳骨架主链之内或者在支链中。由于聚碳硫化物的储能机理是靠多硫链-(Sm)-中S-S键的断裂与生成实现的,因此含有多硫链的聚硫碳化物的放电比容量比相应的有机二硫化物的放电比容量高(见J.Electrochem.Soc.,1997,144(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及其正极材料,其特征是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为正极活性物质多硫代共轭聚合物,是由多卤代共轭聚合物和碱金属多硫化物在极性溶剂中制备,多硫代共轭聚合物的每个重复结构单元通过碳硫共价键与多硫链-[(S↓[m])↓[p]]-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克国,曹高萍,王安邦,杨裕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三九七一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