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正极和采用该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及它们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770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该正极含有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极片的表面还有一层金属和磷的非晶态合金薄膜,所述金属和磷的非晶态合金选自能防止正极极片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反应,并能提高电极导电性的非晶态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采用该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高温循环、储存性能,低温放电性能以及倍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正极和采用该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电池正极和采用该正极的电池及它们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电池正极和采用该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化学电源,指分别用两个能可逆地嵌入与脱嵌锂离子的化合物作为正负极构成的二次电池。当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中脱嵌,在负极中嵌入,放电时反之。锂离子电池主要包括极芯和非水电解液,所述极芯和非水电解液密封在电池壳体内,所述极芯包括正极、负极及隔膜,所述正极包括正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合剂。影响电池高温循环、存储性能、导电性、倍率性能以及低温性能的重要因素是正负极活性物质的性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在Li+离子的脱嵌与嵌入过程中结构变化的程度和可逆性决定了电池的稳定重复充放电性。本领域中常规的可逆地嵌入与脱嵌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包括LixNi1-yCoO2(其中,0.9≤x≤1.1,0≤y≤1.0)、Li1+aMbMn2-bO4(其中,-0.1≤a≤0.2,0≤b≤1.0,M为锂、硼、镁、铝、钛、铬、铁、钴、镍、铜、锌、镓、钇、氟、碘、硫元素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该正极含有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极片的表面还有一层金属和磷的非晶态合金薄膜,所述金属和磷的非晶态合金选自能防止正极极片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反应,并能提高电极导电性的非晶态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该正极含有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极片的表面还有一层金属和磷的非晶态合金薄膜,所述金属和磷的非晶态合金选自能防止正极极片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反应,并能提高电极导电性的非晶态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和磷的非晶态合金选自锰-磷、铁-磷、钴-磷、镍-磷、铜-磷非晶态合金中一种或者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和磷的非晶态合金薄膜的厚度为0.05微米-30微米;以薄膜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金属的含量为50-93重量%,磷的含量为7-50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和磷的非晶态合金薄膜的厚度为0.5微米-15微米;以薄膜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金属和磷的非晶态合金薄膜中金属的含量为60-88重量%,磷的含量为12-40重量%。5、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一种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正极极片上用化学镀的方法镀覆上一种金属和磷的非晶态合金薄膜,所述化学镀的方法包括将正极极片与含有主盐和还原剂的镀液接触,所述主盐选自其中的金属能与磷形成能防止正极极片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反应并能提高电极导电性的非晶态合金的金属的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耀华黄保宁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