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本申请人先前提出了下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具备表 面与电解液接触的一对集电用表面层、和介于该表面层之间而配置且含有锂化合物形成能力高的活性物质的粒子的活性物质层(参照US2005 / 208379A1、 US2006/ 051675A1、 US2006 / 115735Al )。该负极上的表面层 的厚度为0.3 10pm。由于在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存在表面层,所以活性物 质的粒子在负极的表面不露出。因此,即使在充放电时该粒子因膨胀收縮 而微粉化,也不易脱落。结果,如果使用此负极,则具有电池的循环寿命 延长的优点。所述表面层具有大量的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微细空隙。微细空隙可使 非水电解液流通。非水电解液与水性电解液相比,由于表面张力低,所以 即使微细空隙的尺寸小,该非水电解液也可在该微细空隙内流通而到达活 性物质层。可是,如果表面层的厚度过厚,则非水电解液难以到达活性物 质层,有初期充电时的过电压增大的倾向。结果,有可能在二次电池的充 电时锂离子在表面层的表面还原而生成其枝状晶体,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其特征在于:具备含有活性物质的粒子的活性物质层,锂化合物形成能力低的金属材料通过电镀析出在所述粒子间,所述活性物质层的表面被表面层连续或不连续地覆盖,所述表面层由与所述金属材料相同或不同的金属材料构成且平均厚度为0.25μ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手仁彦,安田清隆,百武正浩,松岛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