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组合流道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极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是一种含有组合流道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极板。技术背景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缺乏,石油等矿物能源的逐步竭尽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当今燃料电池的研制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快速发展。燃料电池是一种直接将化学能高效、环境友好地转变为电能的电化学器件,理论转化率可达80%以上,是一种绿色能源,可同时解决节能和环保两大世界难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重量轻、结构紧凑、排水容易、能量密度高、可在低温下快速启动等优点,且使用腐蚀性不强的固态电解质,特别是作为便携式电源和机动车动力源,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发展迅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主要由膜电极和极板组成。膜电极按次序由内向外由质子交换膜(PEM)、阴阳极催化层和阴阳极扩散层五个部分组成。燃料电池工作时,反应气体沿着极板流道流动,通过气体扩散层,到达催化层与质子交换膜的介面进行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中,除产生电能外,反应还生成水和热或多或少地影响PEMFC的性能。如果生成的水与进入电池内的水之和小于电池的排水量,则质子交换膜脱水,影响电池的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组合流道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其阴极极板设有由平行流道和矩阵通孔二合一组合形成组合流道,其阳极极板设有蛇行流道;其中所述平行流道是平行的散热、进排气流道,贯穿阴极极板两端,所述通孔分布于平行流道的槽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组合流道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其阴极极板设有由平行流道和矩阵通孔二合一组合形成组合流道,其阳极极板设有蛇行流道;其中所述平行流道是平行的散热、进排气流道,贯穿阴极极板两端,所述通孔分布于平行流道的槽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方形、三角形、蜂巢形、菱形或多边形通孔,通孔深度为0.1~1.5mm,通孔占平行流道面积的40%~8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深度为0.4~1.0mm,通孔占平行流道面积的50%~7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培康,曾蓉,严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